单U型埋管和管群换热及其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a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可替代化石能源进行建筑供暖、供冷以及提供生活热水,多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其中,浅层地埋管换热器及其热泵系统集蓄能和供能为一体,是实现近零能耗建筑,促进碳达峰与碳中和的一种有效途径。地埋管换热器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关键部件。影响其换热能力的因素众多,关系复杂;由于土壤的热量传递能力和比热容有限,在地埋管换热器与土壤换热过程中,其周围土壤温度是随时间变化的。因此,确定影响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关键因素,阐明关键影响因素与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的关系,结合热量在土壤中转移规律优化其运行模式,是合理高效利用地埋管换热器的前提。本文首先基于相似理论构建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砂箱实验装置,突破现有砂箱空间及研究部位限制,体现U型管两支管温差,使其能够模拟不同埋深的地埋管换热器,并据其实验结果建立和验证单U型地埋管换热器三维动态数值模型,用于数值实验研究。其次,通过砂箱实验装置对短期运行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及其周围土壤温度场变化特征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入口流速和入口温度是影响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的重要因素。当入口温度从25?C提高到45?C时(土壤初始温度为18.5?C),4小时内单位管长换热量平均值提高了2.6倍;当入口温度为35?C时,流速由0.12 m/s增加到0.61 m/s时(Re=1338~6752),地埋管换热器单位管长平均换热能力增加48.0%。然后,通过短期蓄热-取热实验研究发现,蓄热强化了取热效果。单根地埋管换热器的蓄、取、蓄取蓄取、蓄停取停、蓄停蓄停、取停取停以及取蓄取蓄7种运行模式的对比研究表明,地埋管换热器最佳运行模式是蓄取交替的连续运行模式。实际运行中,优先推荐蓄取蓄取模式,其次是蓄停取停模式。再次,通过数值实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从15个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影响因素中甄选出9个关键因素,按相关系数大小排序为:入口温度>入口雷诺数>土壤导热系数>钻孔深度>土壤密度>土壤比热>U型管两支管管壁间距>回填填料导热系数>管内径。通过Kriging响应面数据模型得到回填材料导热系数与土壤导热系数的定量关系,以及最优雷诺数的计算方法。最后,基于影响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的关键因素和土壤能量运移规律,借鉴仿生思维,提出了树根状和锯齿状仿生结构管群,建立了三维管群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长期动态负荷计算模型,对承担独栋建筑供暖、供冷及生活热水系统的地埋管地源热泵供能系统进行了连续10年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优先选择浅埋深管群布置,在土壤换热和水泵功耗的共同作用下,20m埋深管群排热和取热运行热泵系统性能系数COPsys分别为4.9和3.1,而93.4m管群系统该值分别为4.0和2.5。在季节“蓄取蓄取”模式下(先制冷,即管群先排热运行),钻孔间距越小,管群排热和取热运行前期热泵性能系数COP越高,管群排热和取热运行后期热泵性能系数COP越低。与6m钻孔间距管群相比,2m钻孔间距管群热泵性能系数COP在排热和取热运行前期可提高10.0%;而在排热和取热运行的后期,2m钻孔间距管群热泵性能系数COP分别可降低14.5%和6.8%。使用优化入口雷诺数可提高系统性能系数,当流速为0.27m/s~0.56 m/s,排热运行热泵系统性能系数COPsys为4.7~5.6,取热运行热泵系统性能系数COPsys为2.9~3.4;而当流速为1.0 m/s时,热泵系统性能系数COPsys降低至3.6和2.2。与等深管群相比,仿生结构管群将等深管群周围土壤温度的方形分布改变为锥形分布,具备更强的应对负荷突变能力,热泵性能系数COP可提高0.7%~4.0%。综上,本文基于地埋管换热器及其管群的物理实验、数值实验和理论分析,阐明了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能量运移规律,明确了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的优化方向,指出了地埋管换热器最佳运行模式,为优化地埋管换热器及其管群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理论指导。本论文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开发”(2017YFC0702600)的部分内容。
其他文献
伴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CO2的排放量亦迅速增加,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通过化学反应将CO2转变为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被视为该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之一。其中,化学固定CO2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反应,因其100%的原子经济性而成为热点研究领域之一。然而CO2的化学惰性使得该反应往往需要在高温、高压、添加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在诸多催化剂中,离子液体作为一种高效
学位
生物标志物是疾病诊断的可信指标,建立简单、高特异性、高通量、通用性的生物传感平台对于检测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核酸探针(DNA或适配体)作为一种分子识别元件,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易修饰、设计灵活、性质稳定等优点,已经在疾病诊断、监测和治疗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基于探针构象改变的电化学DNA/适配体传感器通常构建在金基底表面,在非金电极表面固定核酸探针往往存在稳定性差、连接效率低以及不可控
学位
为应对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我国提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目标,这对能源应用领域的系统研发与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喷射式大温差热电联产系统具有两换热介质、可用热源形式多样、热电同时输出且比例可调节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余热、废热回收和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场景。本文围绕喷射式大温差热电联产系统所涉及的能量转换机理和高效化构建的科学问题,构建了两介质热功转换系统热力学模型,分析其热功转换特
学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具有能量转化率高、燃料多样、全固态、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在碳中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实用价值。然而,长期工作过程中阴极性能的衰减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商业化应用。ABO3型钙钛矿氧化物La1-xSrxCo1-yFeyO3-δ(LSCF)因在中低温范围内具有离子电子混合传导性、优异的催化活性、与其他元件匹配的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等优点而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学位
在水环境持续好转的大背景下,使用最简化的、最适宜的工艺实现饮用水的安全处理是净水技术发展的目标。由历史悠久的河岸过滤(BF)与新兴的膜滤技术组成的岸滤/膜滤组合过滤技术,耦合了BF的自然生物降解和膜滤的高效截留,是一种重视饮用水天然属性、不使用化学预处理、低碳低耗的绿色净水工艺。因此,本课题以BF和纳滤(NF)工艺构建岸滤/膜滤组合过滤技术,系统考察了岸滤/膜滤组合过滤技术在净水过程中的效能与机制
学位
强力霉素(Doxycycline,DC)作为抗生素中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及养殖领域。该药物可以通过污废水排放等途径进入水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和生物个体产生威胁,需要研发从水中去除该药物的方法。钒酸铋(BiVO4)具有利用太阳光降解污染物的优势,将其作为可见光催化剂降解水中DC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但传统方法制备的BiVO4在光催化过程中产生的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容易复合,光生载流子很难得到有效利用,污染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环境逐年恶化,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节约与绿色耗能的挑战。我国供暖面积大、耗能量大,进一步降低供暖用能已然成为当务之急。建筑供暖末端设备释放的热量在室内分配和传递情况对室内供暖热环境、供暖耗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房间中的热源,散热器释放的热量主要以对流换热向室内传递,散热器附近的气流流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散热器向室内释放热量的情况。此外,由于散热器通常被安装
学位
乳脂肪冷却和贮藏会导致脂肪球内三酰基甘油(TAG)的结晶,结晶TAG主要是由长链饱和脂肪酸组成,低温下结晶的TAG趋于形成稳定的β晶型,这部分固态脂的熔点高于人体温度(>37℃)。牛乳脂肪中高熔点固态脂在人体胃肠道环境中溶解、乳化、脂解、消化和吸收是一个需要探究的科学问题。本文研究了高熔点固态脂的形成及形成机理、体外体内的消化吸收特征以及高熔点固态脂代谢机制及对大鼠餐后血脂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天然乳
学位
癌症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近年来,由癌症导致的死亡率显著且不断增长,在两性死亡率中均排第二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现阶段,癌症的临床治疗方法仍然以手术切除和放、化疗为主,其中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只适用于局部病灶,对于多数转移性病灶只能采用化疗药物进行治疗。临床应用的化疗药物普遍存在毒副作用大、耐药性强等缺点,因而研发更为安全高效的抗癌药物仍然是癌症治疗的重点之一。本论文以红松萜烯挥发油(terp
学位
发展电催化析氢和脱氯技术的关键之一在于如何构建能够稳定高效产生吸附活性氢的催化剂。本文以实现非贵金属基催化剂高效电催化析氢和脱氯为目标,通过元素掺杂等多种调节策略,制备了O-Ni Co P/Ni2P、N-Ni Co-LDH和I-Ni Co P-LDH三种新型镍钴基过渡金属催化剂。论文重点考察了催化剂的析氢催化活性。同时,以2,4-二氯酚(2,4-DCP)作为典型污染物,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催化剂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