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式大温差热电联产系统热功转换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32365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应对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我国提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目标,这对能源应用领域的系统研发与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喷射式大温差热电联产系统具有两换热介质、可用热源形式多样、热电同时输出且比例可调节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余热、废热回收和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场景。本文围绕喷射式大温差热电联产系统所涉及的能量转换机理和高效化构建的科学问题,构建了两介质热功转换系统热力学模型,分析其热功转换特性与不可逆因素影响规律,并对高性能喷射器结构设计与仿真、喷射式大温差热电联产系统构建与实验验证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针对具有两换热介质特征的复杂热力循环,构建了两介质热功转换系统热力学模型。根据热机循环和热泵循环之间的功量平衡关系,对两介质理想热功转换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类,并建立了连续顺流型和连续逆流型两介质理想热功转换系统数学模型。热功转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连续顺流型两介质理想热功转换系统中放热介质与吸热介质间的温度交叉现象更为明显,可以获取更大的无量纲过程功量;吸热介质等效温升可以用于判断理想热功转换系统类型,其最大值表征了输出功量极限。分析了半理想模型中不可逆耗散等因素的影响规律,存在最优热机循环区间高位热源温度使系统热力性能最优,较低的热力循环内不可逆系数会导致半理想模型热力过程无法实现。以两介质理想热功转换系统为评价基准,提出了换热完善度、吸热介质等效温升比、净输出功量效率比等评价指标,为两介质实际热功转换系统的构建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高性能喷射器是减小系统不可逆耗散、提高热泵热力系数、实现大温差热力过程的关键部件。本文将改进的等动量混合模型与CFD仿真方法相结合,对喷射器结构型线进行优化设计。研究了不同喷射器结构中的激波位置与激波强度,并对比分析三类喷射器的失稳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等动量混合模型喷射器在双壅塞区性能最优,而传统等压混合模型喷射器的工况适用范围更广。设计工况下,改进的等动量混合模型喷射器的推荐扩散段出口角度为5°,推荐喷嘴出口位置为1.25D4。失稳工况下,喷射器吸入室与混合室内的激波影响显著增强,临界截面处的激波影响降低甚至消失。考虑不可逆耗散影响,推导了喷射器性能的无量纲半经验集总参数模型,为两介质实际热功转换系统的高效化设计与运行特性研究提供研究基础。在两介质热功转换系统热力学模型和喷射器高效化设计的基础上,本文将喷射式热泵系统与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相结合,构建了串联型和并联型的喷射式大温差热电联产系统,建立状态参数数学模型和(火用)分析模型,制定有机工质优选原则。不同系统结构热力性能对比研究表明,并联型系统的热源利用效率更高,热电输出比例可调,适用于输出较高温度辐射供暖水的应用场景。参数分析结果指出,存在最优发生温度使系统净发电效率最高,改变蒸发温度对热泵子系统热力性能影响显著,并联型系统可通过改变工质流量比对热电输出比例进行调节。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设计并搭建了总换热量为15k W的并联型喷射式大温差热电联产实验平台。为验证喷射式大温差热电联产系统数学模型和主要部件设计方法的正确性,本文开展了实验验证与运行特性研究工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平台启机与停机响应迅速,启停时长均小于12min。喷射器1和喷射器2的实测喷射系数分别为0.571和0.645,验证了高性能喷射器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喷射器性能的无量纲半经验集总参数模型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0.68%,具有较高可信度。实测涡旋式膨胀机等熵效率变化范围为20.95%~38.54%。热力输出模式时,喷射器2可以实现大温差辐射供暖,比喷射器1的热泵热力系数提高3.03%、换热完善度提高2.44%、(火用)效率提高3.41%,且蒸发温度适用范围更广。电力输出模式时,实测发电机最大输出功率382.81W,净发电效率2.60%,膨胀机等熵效率为34.11%,发电机综合发电效率为57.37%,换热完善度为26.77%,与设计工况吻合程度良好。通过实验实测数据对系统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并对变工况条件下的系统运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减小冷源质量流量有利于扩大工质流量比可调范围;提高冷源出口温度有利于实现大温差热力过程,系统(火用)效率显著提高;当有机工质流量由0.023kg/s增加至0.04kg/s时,工质流量比可调范围由0~0.30扩大到0.05~0.60,有机朗肯循环内的最大净发电效率为6.03%,最大(火用)效率为33.72%。运行特性研究为实际系统提供了控制调节依据。本文对喷射式大温差热电联产系统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应用展开了深入研究,对推动我国能源高效化利用与工业节能减排,落实“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先进汽车制造业、航空工业的发展与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可回收、可修补、快速成型、韧性好和损伤容限高等优点的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CFRTP)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上浆剂作为碳纤维重要的组成部分,对CFRTP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用于热固性树脂的传统上浆剂热稳定性不足,这限制了CFRTP性能的发挥。为此,针对聚醚酰亚胺(PEI)和聚醚醚酮(PEEK)等高性能热
学位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迫切需要开发高比能量的负极材料。硅基材料具有极高的比容量,是理想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硅基负极的体积效应直接导致了其结构与界面的不稳定性,这严重限制了其循环寿命。此外,在实用中硅负极材料面临高成本、低面容量等技术挑战。为提升硅负极的结构和界面稳定性,本文系统研究了硅碳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构筑,聚合物界面的构筑,分析了材料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探究了聚合物
学位
导电自修复水凝胶近年来在人造皮肤及组织、可穿戴电子设备、个体医疗监控等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应用。导电填料与水凝胶聚合物基体相容性差、常温快速自修复效率低、机械性能不足是制约导电自修复水凝胶应用的重要问题。如何在保证水凝胶优良导电性及常温快速自修复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水凝胶的机械性能成为一个迫切问题。本论文主要针对传统水凝胶无法兼顾优异的导电性、常温快速自修复性、高机械性能的现状,对丙烯酸(AA)
学位
近年来,受猪笼草启发的超润滑表面凭借其优异的排斥液体能力、低接触角迟滞、良好的稳定性等性能,在抗结冰、防腐蚀、水滴收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各向异性超润滑表面在液滴定向运输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各向异性超润滑表面通常是由具有固定不对称物理结构的基底材料构筑而成的,其只能维持在一个恒定的各向异性程度和各向异性方向,限制了其在一些复杂智能设备中的应用。因此,本论文基于形状记忆聚合
学位
锂离子电池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储能设备,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商用电池的负极材料基本以石墨为主,然而石墨的理论容量仅为372 mAh/g,目前的研究已经基本达到其电化学性能的理论极限。因此,急需开发新一代的高容量负极来满足当前高速革新用电设备对电池各项指标的要求。过渡金属氧化物基(TMOs)负极具有高于石墨2倍以上的理论容量,有望成为未来的商用负极材料。然而,TMOs负极为半导体材料,
学位
硫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具有1675 m Ah·g-1的质量比容量。由于硫的低电导率及多硫化物穿梭效应,硫电极在电化学反应中的放电深度,反应动力学及循环寿命方面均受到限制。以过渡金属化合物和碳材料构建的多孔复合材料同时具有丰富极性/非极性界面,使其具有较高的硫储空间及电化学反应活性的同时,通过极性界面的静电吸附作用使得材料的循环寿命得到提升。受限于硫电极复杂的多相多步电化学反应,弱电导率的极性宿
学位
K2FeO4是一种高价态铁含氧酸盐,具有氧化、消毒、助凝、吸附等多重水处理功能,其反应产物无毒无害,近年来已成为水处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K2FeO4分子中的Fe为正六价铁,其在还原到最终产物Fe(Ⅲ)的过程中,历经Fe(Ⅴ)、Fe(IV)等不稳定中间态。有报道称,中间态铁的反应活性比Fe(VI)高几个数量级,但其稳定性差,在水中易分解,导致其氧化能力无法有效利用。由于中间态铁存续时间短且含量低,
学位
大规模储能系统具有存储电能、对电网进行“削峰填谷”等作用,对构建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和推动“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钠离子电池具备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等优势,被普遍认为是规模储能的理想选择。但是传统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不适用于钠离子存储,因为钠离子的半径和质量都要比锂离子大。缺乏高性能的负极材料是目前制约钠离子电池商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钒基化合物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具有热稳定性好、多
学位
伴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CO2的排放量亦迅速增加,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通过化学反应将CO2转变为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被视为该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之一。其中,化学固定CO2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反应,因其100%的原子经济性而成为热点研究领域之一。然而CO2的化学惰性使得该反应往往需要在高温、高压、添加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在诸多催化剂中,离子液体作为一种高效
学位
生物标志物是疾病诊断的可信指标,建立简单、高特异性、高通量、通用性的生物传感平台对于检测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核酸探针(DNA或适配体)作为一种分子识别元件,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易修饰、设计灵活、性质稳定等优点,已经在疾病诊断、监测和治疗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基于探针构象改变的电化学DNA/适配体传感器通常构建在金基底表面,在非金电极表面固定核酸探针往往存在稳定性差、连接效率低以及不可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