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广告语中反映出的中美文化差异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xiao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某种意义上,广告与语言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受文化影响,反过来也反映着文化,因此广告语言成了不同国家的人们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工具。大多数情况下,广告是借助语言在特定的文化环境里运作的,广告效果的实现也主要靠语言来实现。如今,广告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消费观念。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各国广告市场正面临着更加开放,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及广告人共同关注的问题,并在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尤其对中美两国来说更是如此。本文首先回顾了以往国内外学者和研究人员关于广告和中美文化研究的成果,继而总结了国际广告策略,为之后的广告样本分析提供了依据。其次,以短语、句子或段落文本形式的商业广告语为样本,着重从人与自然关系、表达和思维方式、集体与个人、传统与创新、不同的法律以及政治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析和比较了商业广告语言中反映出的中美文化差异。这是论文的重点之一。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作为东西文化的典型代表虽然存在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多差异。这些差异归根到底源于中美核心文化的差异。接下来,介绍了中国商业广告语在当下发展中体现出的一些新的文化倾向,这些都是受中美经济频繁交流及中美文化相互冲击和渗透作用的结果。最后,根据本研究的前期分析得出,中国广告要进入美国市场,必须从美国文化入手,着意了解和研究美国文化基础,文化心理和文化背景。因此作者从中美文化差异的视角对中国商业广告创作提出了四点建设性的意见,供中国企业家及广告设计者启示及参考,若忽视消费者潜在的文化背景,就达不到广告的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的销售和利润。与此同时,作者还想通过本次研究达到如下期望:一方面,希望让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国内广告从业人员在充分意识到中美文化差异之后,应注意在创作广告时考虑到文化因素,树立全球观念,积极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促进中国广告语言的国际化的同时,保持广告语言的本土风格,从而走出跨文化理解的误区,以便于他们在以广告语言为媒介的国内外市场中找准各自的位置。另一方面,帮助中国消费者能够更好理解中美文化,提高对商业广告语的欣赏水平,以便促进国际交流。
其他文献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 ,论述了宽带A/D变换、数字中频处理和高速DSP等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在软件无线电中的应用 ,并根据器件的技术水平给出了基于软件无线电
非真实性话语或“说假”(deception)是一种复杂的交际行为。各领域学者从不同理论视角,如伦理学(Roger&Wimal,1996)、心理学(Ekman,1969)等对非真实性话语开展研究。这些研究大
文章简述了GPRS技术要点 ,并提出了一种将GPRS技术应用于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系统中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分析了该技术广泛的应用前景。 The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
期刊
The variation of visibility at Great Wall Station(GWS)was analyzed using manual observational data for the period of1986 to 2012.Results show that the frequencies of occurrence of high(≥10 km)and low
当地时间2015年7月23日,乌克兰基辅,乌克兰艺术家D asha Marchenko使用在乌克兰东部前线收集回来的约5000枚不同种类、不同口径大小的弹药壳在自己的工作室内创作出了巨幅普
文章介绍了目前IEEE 80 2 .16工作组提出的非视距环境中基于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的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olution of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林语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林语堂创作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行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对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在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世界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写
张庆民,1960年出生,河北晋州市人。现为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政协书画家联谊会会员、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近年来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大赛并获奖。2011
文章根据国外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情况 ,结合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现状 ,利用现有的GP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GIS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一系列逐渐成熟的技术初步构建了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
期刊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先驱凯特·肖邦于1899年出版了她的传世之作也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觉醒》。小说自诞生之日起便引起了新闻界和文学评论界的广泛争论,分歧不断。由于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