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频分析和多通道卷积神经网络的有载分接开关故障诊断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er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载调压变压器中的有载分接开关(On-load Tap Changer,OLTC)在电力系统中起到了稳定电压水平、调节无功潮流、改善电能质量等关键作用,其正常运行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息息相关。然而,由于OLTC长期处于频繁切换状态,其内部的机械部件极易出现劣化而引发故障,导致OLTC无法正常切换,甚至使有载调压变压器发生事故,进而造成电力系统的电力传输中断。因此,通过准确高效的手段对OLTC存在的故障进行判断,对于保障OLTC正常切换,从而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振动信号分析是实现OLTC故障诊断的主流方法,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多为针对故障类型的诊断,缺乏对故障程度诊断的探讨,而实现故障程度诊断可大幅提高检修效率、减少故障误判。同时,由于振动信号的复杂特性和故障程度的难以识别,振动信号的特征提取和故障诊断方法是影响故障诊断效果的研究难点。本文立足于OLTC故障诊断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以实现OLTC故障程度的诊断为目标,以时频分析和多通道信息融合技术作为主要分析手段,开展了系统性地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根据OLTC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搭建了故障模拟平台,并开展了正常状态及紧固件松动、触头磨损、弹簧疲软三种常见故障的模拟试验,且每种故障下分别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模拟试验。为实现模拟试验中多路通道振动信号的同步测量,搭建了多通道振动信号测量系统,其中,软件部分基于Labview软件进行搭建,可实现振动信号的截取,提高了测量效率。从非线性、混沌特性和非平稳性三个方面分析了所测量振动信号的振动特性,确定了其属于具备混沌特性的非线性非平稳信号,为针对性地研究合适的特征提取方法提供了基础。通过计算不同通道的振动信号的自功率谱密度和互功率谱密度,验证了各通道振动信号属于同一振源,并通过计算自功率熵和互功率熵分析了各通道振动信号的差异,说明了不同通道包含不同的特征信息,为开展多通道信息融合研究提供了支撑。其次,由于时频分析可同时反映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的信息,有利于特征提取,因而对OLTC振动信号开展时频分析。比较了多种时频分析方法对OLTC振动信号的适用性,确定了伪平滑Wigner-Ville分布(Smooth Pseudo Wigner-Ville Distribution,SPWVD)能更好地描述信号的时频分布。为最大程度抑制SPWVD的交叉项干扰,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最优SPWVD时频分析方法,其所计算出的最优时频谱具备更好的时频聚集性,能更好地反映不同程度故障在时频分布上的差异。引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从最优时频谱中提取关键特征,通过计算不同程度故障的特征值之间的相关系数,验证了CNN所提取的特征值的表征能力,符合高质量特征值的标准,并通过最大相关系数法对CNN各层的特征值进行分类,验证了全连接层的特征序列优于卷积层的特征图像,可进一步用于故障程度诊断中。最后,鉴于单通道振动信号的时频谱包含的信息有限,提出了可对多个通道的时频谱进行特征提取和特征融合的多通道CNN,相较于单通道CNN,多通道CNN的训练效率和识别率均大幅提升,验证了多通道信息融合的有效性。进一步,采用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对多通道CNN提取的特征序列进行分类,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CNN-连续HMM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故障诊断方法能精准识别正常状态以及包括不同类型故障和不同程度故障的9种故障状态,对这10种状态的平均识别率为100%,实现了故障程度的有效诊断,切实满足了OLTC故障诊断的实际需求。
其他文献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是用于输变电设备过电压保护的重要电器。基于ZnO压敏电阻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广泛应用于交/直流电力系统,实现输变电设备对雷电、操作过电压的防护。随着国内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和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各种电气设备对过电压绝缘保护设备的有效性及可靠性需求不断提升。ZnO压敏电阻性能的优化,不仅可以减小避雷器自身的体积和重量,也有助于绝缘配合的优化,已成为电力系统发展
学位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对新能源发电并网作用显著,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并得到了飞速发展。近年来,直流电网的电压等级迅速提升,对故障隔离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故障隔离功能的直流断路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并逐渐形成了机械式、固态式和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方案。现有的机械式直流断路器故障隔离时间长,避雷器吸能大;固态式直流断路器的通态阻抗较大,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时,通态损耗过高;混合式直流断路器通态损耗小,
学位
正极性先导发展过程是长空气间隙击穿与雷电接闪放电机理研究所关注的关键物理过程。先导放电本质是一种非平衡态热等离子体,其通道温度与电子密度及其电场等关键参数紧密相关,是决定先导通道等离子特性的基础参数。囿于测量方法不完善,已有研究主要针对m级以下间隙中正先导放电起始过程的温度特性,而对于m级以上间隙尺度中连续正先导放电通道温度的实测数据十分匮乏,致使对连续正先导通道等离子体参数的估计仅能基于局部热力
学位
目前,行波测距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的输电线路当中,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为线路的可靠、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但对于运行部门来说,还需要进一步地确定故障的具体原因,以不断提升线路的防护水平,其中雷击故障的识别已经十分成熟,而非雷击故障原因的识别仍是目前的一个难点。目前与此相关的研究还较少,大多是以人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数据驱动类方法,存在着数据样本少、可解释性还不足,难以推广应用等缺点。因此,本
学位
为深入贯彻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战略部署,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南方电网公司正在启动以云贵新能源基地为中心的大规模特高压清洁能源输送主网架构建工作。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外绝缘主要应用复合绝缘子,复合绝缘子长期运行于特殊复杂环境容易出现异常老化问题,而云贵地区喀斯特地形分布广泛,其地表千沟万壑,地势起伏不定,气候复杂多变,如此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当地复合绝缘子长期运行性能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
学位
沿面闪络现象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低气压下闪络电压阈值更低,临近空间飞行器内部的高压供电系统电路板易发生放电故障。另一方面,地面的闭合开关尺寸较大,无法放入狭窄空间。而真空闪络开关因其结构薄、绝缘恢复速度快,而成为小体积高功率开关的新兴研究方向。目前,关于低气压环境中电路板上的闪络,缺乏0.5~1 mm间距、除圆形外其它焊盘形状的相关研究。本文利用COMSOL MULTIPHYSI
学位
为构建“全面可观、精确可测、高度可控”的新型电力系统,响应电网数字化与智慧化转型升级需求,国家电网正大力推进自主可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建设,继电保护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正不断加深,其运行数据呈现海量、高速更新与多源异构等特征,这为继电保护状态准确监测提出了难题。目前,保护运检数据缺乏统一规划,数据挖掘深度不够,不满足设备精益管理要求;而变电站传统运维检修方法无法针对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精准评价,
学位
场反位形(FRC)是一种紧凑的环形磁约束系统,具有很好的研究前景和意义。磁阱型磁压缩聚变装置HUST Field-Reversed Configuration(HFRC)采用θ-箍缩(θ-pinch)的形成方式产生这种磁场结构的等离子体。在该装置的形成区,各种等离子体诊断系统的配合可以获取等离子体的物理参数和运动状态等,用于研究场反位形等离子体的形成过程。其中,基于磁诊断系统,可以获得等离子体的磁
学位
直流电晕放电是高压直流输电领域中常见的一种气体放电类型,其电场特性对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评估和运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成为决定输电线路结构设计和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作为正极性直流电晕放电中较为均匀稳定的一种放电形式,本文重点针对正辉光电晕放电的电场特性展开实测和仿真研究。首先,基于电场诱导二次谐波法(Electric field induced second harmonic generat
学位
为了进一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和构建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我国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概念,其重要特征在于提高新能源的接入比例以及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由于我国能源分布与能源需求不平衡,且新能源大多位于“三北”地区,所以需要长距离架空输电线路进行电能输送以解决此问题,而架空输电线路由于直接暴露在野外、沿途环境复杂,很容易受到覆冰、台风和雷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线路损伤、金具疲劳,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