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与积淀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nspisee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书论的梳理,来论证中国书论中的美学思想发展的历程。随着书法艺术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于书法的批评,对于书本身个性的认识也不断的深化,就形成了书论。中国书论自诞生起已有着两千年的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书论伴随着当时的学问、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等文化而发展,和文论、诗论、画论、乐论共同组成了中国人对于本民族艺术认识的宏构,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体现了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书论作为每个时代书法艺术的总结和概括,来源于实践,足创作实践的理论升华,反过来又对创作实践起到指导作用。根据汉代书论的实际,我认为中国书论在汉代已经从原来的自发状态走向自觉的状态,可以说中国书论的美学思想从萌芽孕育,到了东晋就初步确立了。 中国书论的美学思想自觉确立是从东汉时代开始,其标志是有书法论著的集中出现。汉代是中国书法艺术逐渐包含着实用而走向审美的阶段,据史籍记载,汉代人的书写实践呈现出“争工笔札,彬彬乎极一时之盛”的局面,这种实践风气为书论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于是在东汉末年,终于出现了成批的书论著作。汉代又是文字学所谓“隶变”的时期,汉字在汉代转向了今文时代,隶书是解散篆书而成,章草是解散隶书而成,书体众多,但具发展却又同一性,汉代人对于众多的书体的研究,同样也是其书论内容的一个方面。 如果东汉书论家的出现,标志了中国书论中美学思想的自觉形成,那么魏晋六朝时期的书论家的书写批评,则标志着中国书论中美学思想的进一步确立和发展。此时的书论在沿着传统的方向前进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方向,那就是书史和法度的初步建构。隋唐初期的书论,就是承前启后,为美学体系的成熟和繁荣起到了销垫作用。盛府以后,书论的发展全面进入繁盛,出现大批的有分量的书论家和书论著作,这些书论家在吸收了前人的成就后,全面开创了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批评,在继承了前人的批评范畴后,又建立了新的批评话语。晚唐时代,书的批评逐渐衰落,但是晚府五代人的创作出现了新的转向,昭示着宋代创作的方向。这种创作实践上的成就,反过来又为书法的批评提供了基础,说明中国书论又进入了另一个新时代。元明的书论是在复古的旗帜下的进步,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文人重视自我个性,加上以帖为根据的创作实践的没落,昭示着书论的转型,这种转型不仅是批评对象、方法、范畴和标准的变化,更是中国书论中的美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 基于对于中国书论发展的这种认识,我把中国书论中的美学思想整个发展过程分为:书论中美学思想的自觉与形式确立,美学思想的走向成热与发展和美学思想的通变与深入三个阶段,力图从书论发展的内部来论证美学思想走向体系化的历程。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农耕地为对照,对三倍体毛白杨、杉木、杂交竹三种还林地的土壤氮素特征、变化规律、剖面特征和时间变化等时空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①农耕地与还林地间有机
现代城市幼儿家长教子观初探卢承业,祁晓蓉,江秀菊,张秀汝为了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提出的“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质量,促进我国儿童健康成长”的要求,我们就家长对子女的
对比文化学是二十世纪中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既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又是一门具有浓厚实用价值的应用性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外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国内出现
为优化变速变桨距风电系统的高风速区风电系统的风能捕获,基于奇异摄动理论和逆系统方法提出一种非线性的桨距角控制器。该方法将风电系统模型简化为一阶动态系统,并设计其逆
对阅读文本开展情感维度的解读,实质上就是从情感上着眼,处处留意文本细节,对文本进行发掘、加工、组织与创造,深刻挖掘文本背后渗透的情感内容,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感受成功,增强
为满足低成本、高性能的要求,提出在拟人机器人控制器的设计中引入基于ARM处理器和RTOS(Real-timeOS)的嵌入式系统。使用ARM9处理器S3C2410和RT-Linux构建小型拟人机器人控制
仲裁作为ADR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在世界各国司法改革的浪潮中,逐渐被推到历史的前台。仲裁当事人是仲裁机制中的基本要素。在仲裁制度中,当事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仲裁
建国初期,针对民众的思想状况,新政权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民众的结合,新政权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上,整肃与重构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大
目的总结目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微创治疗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OVCF微创治疗的文献,归纳总结最新研究
本课题属于“十五”国防基础预研项目——微型飞行器关键技术研究,具有极强的工程应用背景。主要探讨了微型飞行器控制系统的一般性规律及系统结构与实现技术。针对某微型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