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在PSA值灰区预测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yuw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首次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且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直肠指诊阴性的患者中,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初次接受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90例(PSA灰区,直肠指诊阴性),分别比较前列腺癌组与非前列腺癌组中t PSA、%f PSA、p2PSA、PHI、PHID的数值差异及诊断表现。以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绘制t PSA、%f PSA、p2PSA、PHI、PHI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t PSA、%f PSA、p2PSA、PHI、PHID曲线下面积差异。设置89.5%诊断敏感性,评估不同肿瘤标志物的诊断特异性差异。在确诊前列腺癌的患者中,进一步评估各参数对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90例研究对象中,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前列腺癌患者共19例(21.1%)。前列腺癌组t PSA、%f PSA、p2PSA、PHI、PHID中位数分别为6.42ng/ml、16.38%、17.05ng/L、39.67、1.03,非前列腺癌组t PSA、%f PSA、p2PSA、PHI、PHID中位数分别为6.30ng/ml、19.80%、11.20ng/L、26.23、0.59。比较前列腺癌组与非前列腺癌组各参数数值,结果显示p2PSA、PHI、PHID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 PSA、%f PSA、p2PSA、PHI、PHID诊断前列腺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23、0.593、0.697、0.809、0.807,提示PHI值在PSA灰区范围内诊断前列腺癌的能力与PHID相似,且优于其余肿瘤标志物。设置89.5%诊断敏感性时,PHI诊断特异性为57.7%,优于传统肿瘤标志物。适当牺牲敏感性,提高特异性,PHI值最佳临界点为31.09,可避免52例不必要的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组中,Gleason Score≥7分11例,PHI均值49.16;Gleason Score=6分8例,PHI值32.39,两组PH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PHI值对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存在明显价值。在PSA灰区范围内,PHI值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能力与PHID相似,优于传统肿瘤标志物。当PHI值取31.09时,其诊断效果最佳,可避免52例不必要的额外穿刺。此外,PHI值与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存在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前列腺癌的危险程度。
其他文献
目的:肝癌是全球第四大癌症相关死因,肝细胞癌是肝癌的主要形式,约占75%-85%。手术切除是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大都数肝癌恶性度高、容易复发等特点导致其预后较差。目前对于以上导致不良预后的确切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肝癌发生发展的深入探索,可以增强我们对肿瘤相关机制的理解,有助于发现有效的HCC治疗策略。大量研究证明DNA拓扑异构酶II-alpha(TOP2A)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在肿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1.明确miR-6883-5p可否在乳腺癌中调控CDK4的表达;2.细胞层面探究miR-6883-5p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作用机制通路;3.从组织层面研究miR-6883-5p的表达水平,评估其与临床病例相关性。方法:1.用miRBase、Targetscan、Pic Tar三个预测软件进行靶点预测,预测出来的靶基因取其交集,最终将miR-6883-5p作为后续实验
目的:研究免疫检查点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TIGIT)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排纳标准,获取2018年10月到2020年10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首次行手术治疗且病理诊断明确的54位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和18例行开颅手术治疗的非肿瘤患者的脑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TIGIT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目的:通过分析前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prealbumin-to-fibrinogen ratio,PFR)、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albumin-to-fibrinogen ratio,AFR)与结直肠癌患者一般临床特征的关系、与CEA、CA19-9的相关性以及对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探索PFR、AFR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底期间就诊于山西医科
目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一种常见的侵袭性恶性肿瘤。虽然利妥昔单抗联合标准化学治疗的临床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但仍有30%-50%的病人出现耐药或在病情缓解后复发并最终死亡。此外,受疾病分期、肿瘤分型、治疗方案等因素的影响,病人的预后存在明显差异。现有研究大多关注的是DLBCL群体水平,如
目的:为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碳水化合物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单独或联合检测在早期胃癌(gastric cancer,G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50例胃癌患者和38例胃溃疡病变患者,获取外周血清NLR、PLR、CEA和CA199水平,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
目的:通过检测HR-HPV、HPV E6/E7 mRNA以及MMP-9在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转移阴性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上述三项指标在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是否发生转移情况、不同年龄阶段、宫颈癌不同临床期别组间的表达情况,探讨HR-HPV、HPV E6/E7 mRNA及MMP-9与宫颈鳞癌淋巴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分析三项指标共同表达情况与患者术后1年复发情况之间的关系,为宫颈鳞癌患者临床诊断以及个体
目的:检测并分析子宫内膜样腺癌及癌旁组织中Yes相关蛋白(Yes associated protein,YAP)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探究癌组织中YAP的表达与相关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确诊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病例共计56例(均已行全面分期手术)。术前已行肿瘤放射治疗、化疗或者合并其他系统肿瘤的病例被排除。对病理组织库中已行取材
目的:探索自噬相关lncRN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预后意义,筛选出有预后价值的lncRNA构建风险评分系统和列线图以预测病人生存率,并通过构建ce RNA调控网络以初步预测自噬相关lncRNA在肝细胞癌和自噬中可能发挥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TCGA数据库获得了肝细胞癌病人的RNA表达数据、生存信息、临床特征等信息,从HADb网站下载自噬相关基因列表。通过差异表达分析和共表达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影像学评估晚期乳腺癌患者肌肉/脂肪含量的变化与肿瘤进展的相关性研究,为临床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筛选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22例晚期乳腺癌并椎体转移患者,收集相关的病史资料、影像学资料。根据影像资料选取第1至第3腰椎平面测量椎体肿瘤负荷、椎旁肌、腹肌、皮下脂肪、内脏脂肪的面积,用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