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环礁珊瑚礁地貌及其对海面变化的响应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rra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珊瑚礁支持了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其地貌演化是海面变化记录的重要载体。研究珊瑚礁的地貌形态与演变,能够揭示过去的海面变化,加深对地球构造运动与海洋动力及珊瑚礁生物作用过程的理解,还能为当前南海珊瑚礁的岛礁建设提供理论基础。目前,无论是对珊瑚礁现代地貌还是埋藏古地貌的研究都以定性为主,定量研究相对匮乏,有关珊瑚礁地貌演化对海面变化响应的研究,大多系概念性认识,缺乏典型的实例与准确的时间标尺。南沙群岛北部,发育了一系列NE-SW向雁形式排列的椭圆形环礁,是研究珊瑚礁地貌形态及其对海面变化响应的理想地区。本文选取其中面积最大的郑和环礁为研究对象,基于2017年8~9月采集的浅层地震剖面数据,并进一步收集遥感影像,对郑和环礁现代和埋藏古地貌进行定量分析,探究末次冰期以来几个重要时段内其地貌对海面变化的响应。郑和环礁整体形状率为0.253,紧凑度为0.66,礁盘形态规则,大致呈椭圆形;延伸率较高,约为2.75,西侧礁盘宽大,东侧狭窄;礁坪发育指数为0.3,正处于环礁发育的早期阶段,为半开放型-准封闭型环礁,远未台礁化。郑和环礁自SE至NW发育了完整的向海坡、外礁坪、内礁坪、潟湖坡与潟湖盆等水下地貌单元带。其中,SE侧向海坡坡折线水深约30~35 m,上坡带坡度为19.29°,宽约50 m;礁坪水深范围为10~25 m,SE侧礁坪宽约890 m;SE侧潟湖坡礁原坡坡度为15°,宽约60 m,无点礁发育,坡折线水深约40~45m,沙坡坡度和缓,有点礁发育,宽约90 m;潟湖盆东南部至西北部水深逐渐变深,水深范围为50~80 m。郑和环礁的礁体结构遵循“上截锥型”理论。郑和环礁礁坪与潟湖基底内的侵蚀面和多种典型地震相揭示了一系列特征埋藏古地貌。埋藏点礁广泛分布于潟湖基底内,顶部相对水深约为65 m,底部约为75 m,顶部埋深约15 m;受限潟湖相和开放潟湖相埋藏于潟湖基底内,前者相对水深约70~75 m,上部埋深约10~15 m,后者相对水深约65~70 m,上部埋深约5~10 m;浪蚀阶地发育于礁前向海坡,宽度约为200 m,高约10 m,水深约为50~60 m和80~90 m;侵蚀面A发育于潟湖基底内,相对水深约为70~80 m,侵蚀面B发育于礁坪基底内,相对水深约30~40 m。基于对现代和埋藏古地貌的定量研究,结合前人所建立的晚更新世以来南沙海区的海面变化理论曲线,进一步分析表明:末次冰期盛冰期,海面下降,郑和环礁原生礁体暴露为岛,礁缘坡在原生礁体的基础上向海侧发育了沉积建造,原生礁死亡的原因为海面快速下降导致的礁体出露;冰后期以来,海面快速上升,郑和环礁经历了四次主要地貌演化阶段,每一次的沉积旋回事件都有与之伴生的沉积体发育,四个礁体沉积阶段的方向均为向陆侧,礁体死亡的原因为海面快速上升导致的礁体沉没。郑和环礁现代珊瑚礁开始发育于全新世早期。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景观组成与空间格局变得日益复杂,导致城市中表面辐射平衡、建筑储热量、感热潜热能量分配发生改变,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并引发了系列城市环境问题,降低城市热环境舒适度,影响城市的人居环境。因而挖掘城市景观格局与城市热环境的耦合关系,对指导城市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改善城市热环境和实现宜居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除在水平方向扩展外,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学位
高温热异常(如生物质燃烧、工业热源和活火山等)在地球系统中广泛存在,它们对自然界的生物进程、物质循环以及能量交换有着深远的影响。与低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相比,中等分辨率的光学传感器(如Sentinel-2 MSI)提供了重要的空间细节信息,这对于精确识别大型火灾的燃烧范围和火势大小、以及探测小规模的热异常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从MSI影像中稳健地提取热异常仍然具有挑战性,部分原因在于短波红外波段在
学位
<正>在开展航空伽马能谱测量过程中,获取的参数量包括钾、钍、铀等放射性元素,在以往数据处理过程中,仅分别对钾、钍、铀网格进行单可视化,没有进行联合成像显示。为了丰富数据可视化手段,提高数据解释精度,本文针对三元放射性元素成像技术及应用展开研究,利用插件技术,通过多个网格组合成像、区域数据可视化不失真等技术,
期刊
城市商业服务设施的可达性评估和服务区分析是评测其空间区位的两类有效方法,可达性测度从城市居民的角度出发,能够有效反映出各区域居民获取服务的难易程度,并识别出获取服务匮乏的城市区域;服务区测度从商服设施的角度出发,通过测算设施的服务范围,进而洞察设施的消费者潜力和设施之间的竞争格局。因此,合理、准确的评估商业服务设施的空间区位对于企业战略发展和城市规划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可达性测
学位
本论文利用1979-2017年的CPC陆地格点逐日降水资料,以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等,首先比较了中国东部不同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Persistent Heavy Rainfall,PHR)发生的基本特征差异。接着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探讨了该地区夏季PHR发生频率在年代际、年际时间尺度上的特征,以及不同年代际、年际背景信号下,当长江中下游发生区域持续强降水事件时,中低纬地区环流的准
学位
据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展望》报告,预计到2050年将有68%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区。对此,建设智慧城市、挖掘城市地理大数据信息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其中,城市几何空间是基础地理实体表达的载体,其基本信息表达是地表覆盖分类。此外,自然资源部将启动“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意在将城市基础地理表达载体由二维推向三维。因此,城市地表覆盖亟需从二维走向三维,以提升地理空间数
学位
学位
动物群落内多个物种的分布模式体现出的规律性构成了动物类群的空间格局。这种空间格局是类群中动物与生境环境之间及类群之间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既反映了动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适应能力,也反映了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及竞争、捕食、共生等物种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动物分区是类群分布格局在地理空间大尺度范围上的一个重要总结,而动物类群间相互作用关系也是类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本文根据我国陆栖哺乳动物分布的空间关
学位
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是水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保障区域水安全的重要理论支撑。气候变化改变降水、气温、蒸发等自然要素,从而影响陆地水文循环系统。与此同时,城市化引发的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下垫面的水文水力学属性,使得流域产汇流机制发生改变。本文以城市化水平高的秦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RS与GIS技术解译历史遥感影像数据,分析流域1986-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同时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分析1986-2
学位
改革开放40年多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7个,城镇化率从19.4%上升到59.58%,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预计2020年我国即将完成城镇化中期成长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地区,城市群逐渐成为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在城市群层面,如何协调好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优化城市群空间发展格局,是新型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