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现象对砖块电化学除盐的影响机理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砖石结构文物建筑常因为可溶盐随水分迁移、结晶而产生病害,多种离子在文物本体中并存。已有的水盐迁移机理研究往往是把可溶盐作为一个整体,而未考虑到界面现象会导致不同离子的迁移运动具有差异性。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界面双电层会导致文物内部离子迁移速度不均,产生自然电位。当施加直流电场时,该界面现象对离子迁移的影响更为显著。本课题尝试研究界面现象对电化学法去除砖内部硫酸盐的效率和电渗的影响机理。通电体系中,所有阴离子都会通过改变砖孔隙壁和孔隙液间固-液两相界面的双电层厚度和离子分布改变硫酸根离子的迁移速度。硫酸根离子在电场方向的迁移速度与体系内额外引入的电解质阴离子带电荷量正相关,电渗体积也与体系内额外引入的电解质离子带电荷量正相关。本课题比较磷酸钠、EDTA二钠、四丁基氟化铵三种阴离子带不同电荷量的电解质溶液在恒流和恒压条件下的除盐效率和电渗速度,与机理研究的结果互相印证,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并为除盐实践中电解质溶液的选择提供参考。本课题探索电化学除盐在工程现场的操作方法,提出以石墨毡作为电极材料,以质量比木质纤维素:碳酸钙粉末:羟乙基纤维素:高吸水树脂:去离子水=10:5:1:1:100的膏体作为缓冲材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程实践中发现一些问题,砖墙通电阳极盐分富集,含盐率偏高,需要进一步排盐。缓冲材料清洗后仍会在砖墙表面有少量残留,一定程度上影响外观,需要改进。
其他文献
学校人员密集,学生逃生避险能力弱,强烈地震易造成群死群伤。多次震害显示,学校建筑尤其是教学楼,易损性明显高于一般民居。探讨学校建筑震害机理,改进其抗震能力,保证师生安全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实际震害调查、模型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到了关于学校建筑震害机理的新认识,期望为学校建筑的抗震设计及加固提供借鉴。论文主要工作包括:1、整理和总结汶川地震以来历次地震中有关学校建筑震害的资料,分析不同结构形式的学校建筑
学位
2018年2月2日中国在酒泉卫星中心发射了一颗专用于地震监测的电磁卫星(China Seismo-Electromagnetic Satellite,CSES),命名为“张衡一号”,简称ZH-1,主要用于开展全球7级以上、中国6级以上震害电磁监测分析与研究。来自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利用ZH-1卫星提取并识别地震前后的电离层异常现象,为地震监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首先介绍了张衡一号卫星的载荷
学位
高精度的土地覆盖产品可以客观真实地描绘全球及区域陆表生态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基于时序NDVI方法和基于地形因子方法能有效提高土地覆盖分类精度。本文针对这两种方法将做进一步探讨,将土地覆盖产品分类精度做进一步提高。本文选择土地覆盖产品MCD12Q1为目标产品,以京津冀地区为应用示范区,进行分类精度提高和评价,以1:10万土地利用矢量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利用地形因子和时序NDVI,对目标产品MCD
学位
地震信号在采集和传播过程中,容易受到来自地质条件、周边环境以及采集仪器产生的各种随机噪声的污染,其中,同频带噪声由于具有非平稳、高能且频带与地震信号相同的特点,给地震信号降噪带来了挑战。传统的地震同频带噪声降噪方法存在自适应能力差、需要人工选取参数以及降噪能力有限等问题,使得降噪的信噪比较低。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其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高效性、准确性以及较高的自适应性等优点,有利于处理地
学位
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是推动建筑工程和岩土工程抗震技术发展的巨大动力。21世纪初,土木工程领域兴起了以韧性思想为核心的建筑抗震韧性设计理念,这一新的理念代表着建筑抗震领域未来新的发展方向,国内外学者对建筑抗震韧性的评估进行了探索,初步形成了建筑抗震韧性评估体系和方法。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在建筑抗震韧性评价中,对建筑场地的抗震韧性评价鲜有涉及,只是提出了应对地震次生灾害对建筑不利影响的措施,尚未对建
学位
框架柱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要承受竖向荷载,还要抵抗地震引起的侧向力。框架柱受到填充墙的影响,其抗震性能有所折减。震害调查表明,当柱间砌筑半高填充墙时,由于墙体对框架柱的约束作用,会缩短框架柱的自由高度,增大柱的抗侧刚度,使未约束部分形成薄弱短柱,易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从而影响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因此对此类“短柱”进行加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学位
当江断裂既是巴颜喀拉块体南边界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强震发震构造,又被认为是继2010年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之后巴颜喀拉块体南边界带潜在强震危险区;同时也是甘孜-玉树断裂最西端与风火山断裂的转换连接构造。其强烈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在调节和吸收青藏高原内部变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工作条件所限,目前对当江断裂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的研究基础较差,致使我们无法合理评估其未来的强震危险性,以及对巴颜喀拉块体
学位
建筑为什么会震倒,这是一个百年难题。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假说或理论,但都难以经得起震害实践的检验。实际上,人们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时忽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比邻而居的那些建筑为什么不倒。本文从汶川地震震害现场选取代表性建筑—底商多层砌体,进行震害机理探讨。通过实际震害对比、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得到部分新的认识。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详细调查了极震区一栋五层底商砌体建筑(以下简称目标建筑),测绘了结构构
学位
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产生的地表形变、质量迁移等变化可以由重力场反映出来,超导重力仪作为性能优秀的重力测量仪器,在地震监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作为超导原理完美应用的重力测量仪器,超导重力仪使用超导悬浮系统代替传统弹簧式重力仪中的机械弹簧,使其工作稳定性远超其他类型仪器,也正是由于此优点,超导重力仪在固体潮监测、水文水质地壳形变等方面广泛应用。本文旨在通过对超导重力仪中球形电容传感器的分析,了解其结构参
学位
行书起于日常书写,本是一种记录文字,在西晋时作为誊抄文件副本的专用书体,后来也用于尺牍书信,然而到了唐代它却作为一种纪念文字加入了书碑的行列,其始作俑者便是唐太宗。然而将太宗的传世碑刻《晋祠铭》、《温泉铭》与其手札《两度帖》相比不难看出太宗的手扎与碑刻采用的是同一种书写方式,即二王体系手札行书的书写方式。太宗虽然是第一个用行书书碑的书家,但是显然他并没有找到一种与石碑材质和形制相契合的书写方式,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