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色山雀婚外配发生原因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ood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鸟类在繁殖过程中会形成某种形式的配对关系,不同的鸟类配偶关系有很大的差别。而单配制是鸟类中最普遍的一种婚配方式,现存鸟类中有92%的种类为单配制。近年来研究发现,单配制鸟类的婚外配现象非常普遍,尤其在一些社会性单配制的小型雀形目鸟类中。杂色山雀(Parusvarius)作为一种小型的森林洞巢鸟类,通过野外观察判断其婚配制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早期通过野外的观察记录,认为杂色山雀是社会性单配制鸟类,但是这种观点明显缺乏分子水平上证据的支持。本实验室前期使用微卫星(microsatellite,又称STRs或SSRs)进行杂色山雀亲权鉴定时发现,杂色山雀的婚配制度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单配制,而且其婚外配的比例相当高。单配制鸟类的婚外配发生原因目前广泛被认可的假说有4种,分别是:“致育保险”假说、“优秀基因”假说、“遗传相容性”假说、“遗传多样性”假说。本研究就“优秀基因”假说在杂色山雀婚外配的发生原因中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研究,试图初步阐明其婚外配的发生原因。于2009-2011年3-7月连续3年时间,通过对40巢251个杂色山雀子代个体的性别鉴定及父权鉴定,对杂色山雀子代性比、亲鸟和雏鸟的体征指标、婚内子代(Within-Pair Offspring,WPO)与婚外子代(Extra-Pair Offsprings,EPO)间的生存竞争力及巢内的相关繁殖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40个繁殖巢中,22巢(55%)内疑似父本失去了父权,存在婚外交配(Extra-Pair Copulations,EPC)现象,婚外子代有77只,占所有子代的30.68%;存在婚外交配的22巢中有53.85%的雏鸟是婚外子代;(2)所有251只子代的性比为1.09:1(131:120),174只婚内子代的性比为0.93:1(84:90),均没有显著偏离1:1(p>0.05),而77只婚外子代的性比为1.57:1(47:30),存在一定程度的性比偏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 = 0.068);2011年婚外子代的性比为2.08:1(25:12),性比显著偏雄(p<0.05);(3)对有婚外配巢与无婚外配巢中的亲本进行了体长、翅长、尾长、嘴长、嘴宽、跗蹠长、中趾长、后趾长和体重9项体征指标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雄性亲本间中趾长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雌性亲本间所有9项体征指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4)对婚外子代与婚内子代的体征指标(12日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数据嘴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余8项体征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5)有、无婚外配巢中的卵长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卵重存在显著差异(p<0.05),卵短径、卵受精率、出雏率及出飞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杂色山雀婚外配巢比例高达55%,婚外子代比例为30.68%,婚外配比例较高。有婚外配巢中雄性亲鸟的中趾长度显著长于无婚外配巢中的雄性亲鸟;而两组雌性亲鸟间9项外部体征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见在杂色山雀的婚外配中,雌性亲鸟可能处于主导地位,可能是婚外配的发起者。婚外子代的嘴宽极显著大于婚内子代;有婚外配巢中卵的平均大小、卵重显著大于无婚外配巢中的,而且婚外子代呈现一定程度的性比偏雄。也就是说,从子代的角度考虑,婚外子代比婚内子代的竞争力强,初步支持“优秀基因”假说;但从亲代的角度考虑,支持“优秀基因”假说的证据还不充分,原因:(1)样本量相对较少,不能充分证明婚外子代是否偏雄;(2)没有相关雀形目鸟类中趾作用的明确报道,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发生婚外配是因为婚内雄鸟的质量低。
其他文献
在工业时代,石油、天然气资源是世界各国重要的战略资源。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对于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消耗量与日俱增,这些资源逐渐减少,为了能够保
本文对新立油田沉积微相、主力小层油砂体进行研究,并对新立油田V区块进行重点解剖,完成了测井资料二次数字处理、储层综合评价的研究。在详细进行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取心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相对于普通雷达具有全天候、全天时、远距离的优点。近年来,由于动目标检测和成像在军事、民事应用领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SAR有
传统的二氧化钛(TiO2)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绿色、无毒、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光催化领域上有着显著的作用。然而其比表面积小,且3.2 eV的禁带宽度,只能被紫外光激发,对可见光的利用率非常低。其次光生电子与空穴的高复合速率,降低了其光催化活性。Ti基纳米氧化物是以TiO2为基础进行改性的一维纳米材料,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层间离子交换可改性等优势,从而拥有其特有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活性。本论文首先采用强碱水
本文立足于导师承担的“延长油矿延223井单井评价分析”项目,通过对该井晚古生代孢粉组合研究以及古植被的恢复,探讨该区晚古生代孢粉植物化石组合的地层学和古气候意义,具有
纳米复合结构和纳米多层结构不仅具有超硬特性,而且还能够改善韧性、提高耐摩擦性和耐腐蚀性,是耐磨和防腐领域中综合性能优异的理想材料结构。射频磁控溅射沉积的Al203薄膜
耐热蛋白是能在高温下保持其高级结构稳定性和其生物活性的一类蛋白质。为了解析这类蛋白稳定性,经常通过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手段来开展相关研究,其主要目
镁合金因其密度低、强度高、耐热性优良等优势,大范围应用在航天、汽车等行业,人们对于改善镁合金综合性能的研究也已越来越深入。通常采用改良合金成分、优化铸造及热处理工艺等方式来提升镁合金的性能,其中,微合金化改善效果较为显著。目前关于Ce对压铸态镁合金的影响及规律研究不完善。本文主要研究添加稀土元素Ce对铸态AZ91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作用,并选择最优压铸工艺参数,对合金压铸性能等进行测试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其形成机制复杂,目前认为是由于一些危险因素导致内皮损伤和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流中的单核细胞被招募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这些募集的单核细胞将分化成成熟的巨噬细胞,这些巨噬细胞大量摄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并造成脂质积累,然后形成充满脂滴的泡沫细胞,泡沫细胞的形成和在血管内皮下的进一步积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的再入段起始于高度120km,终止于高度25Km,RLV先后经过低动压、中动压和高动压区。在整个飞行阶段,速度马赫数大,高度跨度范围宽,条件恶劣,系统非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