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属人工四倍体的合成及其性状鉴定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zhong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石油和植物蛋白生产等不同领域。二倍体草棉(G.herbaceum)和雷蒙德氏棉(G.raimondii)是四倍体棉种A组和D组的祖先供体种,然而草棉和雷蒙德氏棉的远缘杂交及远缘杂种均未见报道。草棉和陆地棉(G.hirsutum)是重要的栽培棉品种,野生雷蒙德氏棉具有抗旱、抗角斑病、抗锈病等栽培棉不具有的优良性状。本研究以草棉(AA)为材料进行染色体加倍,并以草棉为母本、雷蒙德氏棉(DD)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远缘杂种后利用秋水仙碱进行染色体加倍,最后得到同源四倍体草棉(AAAA)以及草棉和雷蒙德氏棉的二倍体杂种(AD)和草雷人工异源四倍体(AADD)。对同源四倍体草棉(AAAA)进行了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流式细胞倍性鉴定。对草雷杂种(AD)和草雷人工异源四倍体(AADD)进行了形态学、细胞遗传学、SSR分子水平鉴定。旨在为棉属四倍体物种形成、基因组互作和杂交过程中亲本基因组发生的染色体重组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棉属种质资源创新提供新材料。主要结果如下:1.以二倍体草棉为材料,采用改良初生分生组织处理法对其进行多倍体诱变,并对获得的草棉突变型进行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形态性状表明:突变型与野生型相比具有较强的生长势,植株矮壮,叶片较野生型明显增大,颜色浓绿,且叶片皱缩、增厚,茎干较野生型粗,统计分析表明突变型与野生型存在显著差异。突变型花冠颜色较野生型深,花斑较野生型小。突变型和野生型相比种子较大,纤维长度较野生型长。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突变型的峰值位于400,而野生型峰值位于200,表明突变型DNA含量为野生型的二倍。根尖细胞学结果表明:野生型染色体数为26,突变型染色体数为52,直观证明突变型为四倍体。气孔统计分析表明:突变型和野生型的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保卫细胞长度也存在显著差异,突变型气孔密度比野生型降低25.29%,突变型保卫细胞比野生型长度增加32.86%。因此本研究从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流式细胞倍性鉴定都表明获得的草棉突变型为同源四倍体。2.以草棉做母本、雷蒙德氏棉做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并成功获得杂种,对三株种间杂种植株进行形态学、细胞遗传学、SSR分子水平的鉴定。结果表明杂种的大部分形态学特征介于草棉和雷蒙德氏棉之间,然而杂种的腺体、花药、花粉和花冠的颜色以及小苞片的形态与母本草棉相似,而杂种中的雄蕊和花丝的颜色与雷蒙德氏棉相似。细胞遗传学表明,在观察到的500个多分体中,分别有104个二分体(20.80%),44个三分体(8.80%),197个四分体(39.40%)和155个其他多分体(31.00%)。在观察到的197个四分体中,120个是正常四分体(60.91%),77个是异常四分体(39.09%)。异常的四分体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粒,因此也同时观察到各种异常花粉粒,包括大椭圆形花粉粒、发育不良的花粉粒、花粉粒变形、花粉粒裂纹等。在500个选定的花粉粒中,只有292个花粉粒(58.40%)是正常的,208个(41.60%)为异常花粉粒。证实杂种中存在大量异常减数分裂行为,导致杂种无法结铃。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显示,杂种中除了遗传有两个亲本的片段外,在杂种中还扩增出了一些新的条带,表明在杂交过程中亲本基因组之间发生了互作和染色体重组,本研究为棉属人工异源四倍体(AADD)的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材料。3.对草雷二倍体杂种通过秋水仙碱诱变获得了可育的草棉与雷蒙德氏棉人工异源四倍体S1,对其后代S2的13株材料经过形态学和SSR分子水平的鉴定后发现,其中既有真正的异源四倍体植株,又存在部分染色体丢失的非整倍体植株。形态性状表明:S1花的颜色较母本浅,有深红色花斑,花的大小接近母本草棉,S2颜色更浅,呈乳白色,花的大小接近陆地棉,但有深红色花斑,花的整体形态S1更趋近于母本草棉,S2除了无花斑外更趋近于陆地棉TM-1。S1和S2叶片整体来说间于父母本之间,S1纤维颜色较杂种浅,呈淡褐色,长度比杂种长比母本短,S2颜色更浅,呈淡褐色,颜色和长度更趋近于母本。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显示,在S2中扩增出26条清晰的多态性带,其中有7条与母本草棉相同,5条与父本雷蒙德氏棉相同,14条为杂种特有的带,杂种中还扩增出了父母本没有的新条带,说明父母本染色体在杂种中进行了重组或出现了新的基因,对所获得的S2与陆地棉进行分子水平比较,发现有12条带与陆地棉相同,14条为其特有的带,说明新合成的人工异源四倍体和自然界异源四倍体陆地棉虽然基因组相同,但在分子水平还是有差异,相应性状也会随之出现差异,后期需要继续对其进行性状稳定和观察,进一步探讨伴随着杂交加倍后基因的表达变化和基因组进化趋势。
其他文献
营养剥夺可使动物发生营养应激,导致新陈代谢改变甚至紊乱。骨骼肌是动物新陈代谢的主要部位之一,其在营养应激状态下代谢调节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结合在体和离体试验,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鉴定和分析营养应激状态下骨骼肌中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为揭示骨骼肌应对营养应激的代谢调节机制和探讨动物营养应激的调控措施奠定基础。本试验将10只具有相似特征的成年健
目的:开展一项离散选择实验量化胃癌患者的术后随访需求与偏好,并确定关键属性及相应水平对胃癌患者接受术后随访策略的影响程度,来为优化胃癌患者的术后随访策略提供参考,进而提高患者的随访依从性,预防相应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应用离散选择实验的研究方法,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选取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共十二家医院调查胃癌患者的术后随访偏好。首先,基于文
目的:本试验旨在体外筛选出能够促进蛋鸡小黄卵泡颗粒细胞增殖的中药单体化合物,并探讨中药单体化合物促进颗粒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试验选取200日龄的海兰褐蛋鸡,分离培养小黄卵泡颗粒细胞,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颗粒细胞进行鉴定。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各中药单体化合物在颗粒细胞上的最大安全浓度;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各中药单体化合物对颗粒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Ost)对鸡等级卵泡颗粒细胞孕酮(Progesterone,P4)分泌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200日龄海兰褐蛋鸡的等级卵泡颗粒细胞,采用HE染色及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噻唑蓝比色法(MTT)测定Ost对颗粒细胞活力的影响。用不同浓度(5、2.5及1.25μg/m L)的Ost分别作用于颗粒细胞6、12、18及24 h后,ELISA检测颗粒细胞上清中P4含量。用
目的:为制备实验用犬补体受体单克隆抗体(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1(CR1)-like Mc Ab,CR1-L Mc Ab),本实验以犬为研究对象开展实验,以期为课题组后期“犬类补体受体分子功能研究”和“犬类补体受体杂聚抗体”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数据和技术手段。方法:本实验以健康比格犬为研究动物进行实验。实验方法如下:1)运用普通PCR技术克隆犬CR1-L基因的c DNA
现代农业生产中氮肥的过量使用,导致大气氮沉降水平不断上升。氮输入的增加会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的养分吸收,进而影响土壤氮素的利用和损失状况。氨挥发是陆地生态系统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有关草地生态系统氨挥发的研究还很匮乏。本研究以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山西省右玉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8个氮添加梯度(NH4NO3,0、1、2、4、8、16、24和32gNm-2y-
农作物土壤盐渍化日渐加剧,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改良土壤盐渍化和提高植物对盐胁迫的抗性是解决盐渍化危害的重要措施。光自养微藻的藻际存在许多共栖细菌,其中有些藻际菌群能促进藻细胞生长或提高逆境胁迫抗性。来源于高盐水体的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藻际是否共栖有促进藻细胞生长或提高耐盐性的菌群还未见报道。因此,本文以杜氏盐藻Ds-SXYC-2株系
气孔是植物同外界进行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水交换的场所,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分利用效率密切相关,乳突是植物叶表面疏水结构,也是抵抗病原菌入侵的重要屏障。关于气孔和乳突作用和发育的研究在拟南芥等物种中较多,谷子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从我国谷子核心种质中选取362份作为试验材料,于2018年4月至10月在山西大同、晋城、太谷三个地区种植,选取抽穗期植株倒三叶,对其上表皮气孔密度、大乳突密度、小乳突
目的:构建表达猪类补体受体I型(Complement receptor 1-like,CR1-like)活性片段与补体C3b的酵母双杂交细胞株,检测CR1-like与C3b的识别结合,以期为课题组后期关于“猪红细胞CR1-like功能域分子结构的解析”提供理论数据。方法:本试验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对CR1-like活性片段与补体C3b在酵母细胞Y2HGold内是否发生识别结合进行检测。技术方法如下:
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也制约着农业生产效率,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光自养微藻是一类优异的农业生物资源,应用微藻处理农林牧废弃物偶联功能性饲料和肥料以及生物农药等高附加值生物产品已成为现代农业绿色、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微藻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肥(biofertilizer),已展示多重效益的应用前景。深入研究不同藻种生物肥的作用机制、施用技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