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黄河地涵上游河道防淤积措施试验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废黄河为天然游荡性多泥沙河道,河道弯曲,中泓不稳,沿线冲刷严重。地涵工程自1998年7月运行以来,管理单位严格按确定的控制运行方案调度运行。但是废黄河地涵工程上游河道呈S形,河床摆动,河势不稳,南冲北淤现象严重,地涵工程上游河道左岸发生大范围淤积,以致于若不进行相关的河道疏浚或者其它工程措施,则无法满足设计行洪500m3/s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废黄河地涵工程的行洪能力,必须对该工程上游河道进行治理。  论文通过物理模型对废黄河地涵工程上游侧弧形翼墙末端往上游方向1010m,下游侧弧形翼墙末端往下游方向150m的范围全长1330m进行正态模拟。模型试验首先在定床清水条件下,进行闸门调度试验以确定闸门控制运用方案;进行原状工况下的流态试验和流速分布测定以初步确定废黄河地涵工程上游左岸淤积的原因;针对废黄河地涵工程上游左岸淤积成因进行优化工程试验以整治河道防止淤积并初步提出最优优化工程措施;为进一步论证最优优化工程措施进行定床浑水试验、局部动床试验,通过对比、研究和分析,以最终确定废黄河地涵工程的调度运行方案以及优化工程措施。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原状工况试验发现,地涵工程上游左岸出现回流区及低速区,泥沙容易沉积;而在河道中央及河道右岸区域流速大,容易在右岸产生冲刷现象。  (2)正常运用期,仅需对称开两孔闸门,闸门开度为47%左右,即可满足过流要求。通过对多组两孔不同控制运用方案的试验结果对比发现:仅打开1、6号闸门,将2、3、4、5号闸门关闭;仅打开2、5号闸门,将1、3、4、6号闸门关闭和打开3、4号闸门,将1、2、5、6号闸门关闭,三种方案各有优劣,每种方案长期执行均将会导致河道不同位置不同程度的淤积,因此采用前三种方案交替运用的方式来进行工程的实际控制将有利于工程防止淤积现象的产生。  (3)通过定床清水试验发现:废黄河地涵工程上游河道防淤积的的整治工程措施中,在右侧河岸边11号断面下游侧设置与断面线夹角32°长7.5m高3m的顺流斜向丁字潜坝,和15号断面下游侧设置与断面线夹角20°长7.5m高3m的顺流斜向丁字潜坝整改方案,使得回旋面积减小,水流方向顺直,改善了流态并使河道断面流速分布得到重新调整;通过定床浑水试验,确定了泥沙淤积范围,由局部动床试验得出了废黄河地涵的上游冲刷区域并结合工程实际多角度考虑最终确定了上述整治措施作为论文的最优优化工程措施。
其他文献
岸滩防护工程是河道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效防止岸滩冲刷和控导河势有重要作用。透水框架是一种集生态保护、防洪固岸于一体的“亲水”式防护结构,结合鱼礁理念和透水框架应
会议
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量及其溶质交换,是流域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淮河流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及粮食增产核心区,化肥的大量施用造成了该流域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严重,并通过地下水向地表水排泄,加重了地表水体的污染。本文以淮河流域水污染严重的沙颍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流域地表-地下水相互补排的水文循环特征,耦合地表-地下水水量及其溶质运移模型,构建了大尺度地表-地下水氮污染运移模拟技术系统,识
学位
会议
会议
该文对结构—岩基—库水系统的动力反应从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计算两方面进行分析.在模型试验中对模型试验理论、模型材料设计、空间模型制作及试验程序设计作了一些探讨;在
感潮河口的盐水入侵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密切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工农业高度发展引起的用水量急增,更加剧了盐水进一步入侵,使盐水入侵的机理
会议
本论文以一株由自然界筛选获得的能够利用糖质原料产L-丝氨酸的菌株SYPS-062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性状分析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细菌SYPS-062的分类地位进行了
水稻(Oryza sativa)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也是东北地区三大主要农作物之一。我国有65%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米的生产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现今虫害对稻米的生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