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素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反应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m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银屑病是一种以鳞屑性红斑或斑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复发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病理表现主要为:炎细胞浸润和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从而使得表皮增生异常,约占全球人口的2%-5%,且患者的心理和生活均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APK信号通路在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因子的调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MAPK家族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 N末端激酶(JNK)和p38,其中p38 MAPK信号通路与炎症的发生发展及维持最为密切。据报道,MAPK信号通路被激活后,下游促炎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量增多,进一步增加银屑病患者皮损的严重程度。紫草素,中国传统中药“紫草”的有效成分,有抗炎、抗氧化以及抗肿瘤等特性。据报道,紫草素可能通过作用于MAPK信号通路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D-半乳糖诱导的神经炎症。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紫草素可以通过逆转JAK/STAT3通路活化,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以此来治疗银屑病。但目前尚无研究证明紫草素是否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治疗银屑病。因此,我们通过咪喹莫特建立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从p38 MAPK信号通路角度探索紫草素对银屑病的可能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将6~8周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咪喹莫特模型组、紫草素低、中、高剂量组。剃除面积约2×3cm的背部毛发,处理组外用咪喹莫特乳膏,对照组予凡士林。将各组药物溶于食用油,对照组和模型组予基质油(含5%DMSO的食用油1mg/kg/d),灌胃给药。连续7天,记录小鼠体重变化,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观察并记录小鼠背部皮损动态变化。治疗第8天取材,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及炎细胞浸润程度。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皮损中p38和p38磷酸化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各组小鼠IL-6、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对照组小鼠体重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和紫草素治疗组小鼠体重明显减轻,且紫草素治疗组小鼠体重下降幅度低于模型组(P<0.05或0.01)。2、紫草素明显改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表现,且表现出剂量依赖关系;紫草素治疗组小鼠表皮厚度及炎细胞浸润程度均大于空白组,小于模型组(P<0.01),但紫草素中、高剂量组小鼠表皮厚度和炎细胞浸润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3、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均证明紫草素治疗组小鼠皮损中p-p38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或0.001)。4、q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IL-6、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紫草素治疗组明显下降,且紫草素低、中、高剂量组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1或0.001)。结论:紫草素在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表现出较好的抗银屑病样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减少下游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释放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使用DeepCAGE-seq分析HCMV Han-BAC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不同时间后转录起始位点(TSS)的特点及差异。研究方法:HCMV Han-BAC株以MOI=5感染HELF细胞,分别在感染后12h和72h收集总RNA,进行RNA帽子结构捕获和深度测序为基础的转录组分析(Cap-Trapper and Deep Sequencing Based Transcriptome
民生问题一直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从人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出发,着眼于教育、医疗、住房及养老四个方面,致力于以税收助民生,以改革助发展。然而从公平性角度分析,专项附加扣除制度仍然存在一定不足。对此,可考虑以扩大专项附加扣除覆盖范围、细化费用扣除标准及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个税征收模式等方式,确保按照量能课税原则提升税制公平,最大程度发挥专项附加扣除的制度功能。
目的:锰(Manganese,Mn)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细胞内环境稳态所必需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微量元素,是体内许多重要酶和稳态路径的关键辅助因子。长期和过度的锰暴露会引起大脑的病理改变,尤其是纹状体、苍白球和黑质,且会伴随着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我们称之为锰中毒。已有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也是锰神经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线粒体作为细胞质内重要的细胞器之一,可以调控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同
目的: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湿疹样皮炎,伴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是该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副作用大,不能长期使用,亟待寻找新的治疗药物。本研究用2,4-二硝基氯苯刺激小鼠皮肤诱导形成特应性皮炎样皮损,并给予青蒿琥酯干预,来探索青蒿琥酯对该病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20g左右的BALB/c雌鼠,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DNCB)、Art低剂量
目的:通过建立缺氧胰岛移植模型,探讨人羊膜提取物对胰岛活性和分泌功能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建立小鼠原代胰岛缺氧模型,分为缺氧培养组、缺氧+人羊膜提取物处理组和正常氧气培养组,移植前体外培养12小时后,用吖啶橙(AO)和溴化乙锭(EB)染色评估胰岛的活性;用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试验监测胰岛胰岛素分泌功能;探索人羊膜提取物保护胰岛的机制,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Nrf2、H
目的:苯并芘(Benzo(a)pyrene,BaP)是一种广为人知的致癌物,其长期慢性暴露也可通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得到累积,进而对神经系统产生严重的损伤作用。研究发现苯并芘的神经毒性和其对线粒体稳态的破坏有着密切关联,因此,线粒体是苯并芘神经毒性的重要靶点。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是一种存在于植物和水果中的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其在抗癌、抗氧化的同时还发挥着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且近期
目的:胶质瘤是由颅内和脊髓胶质细胞衍化而来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具有低治愈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胶质瘤的发生与进展过程中,以瘤体为中心的周围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包括一部分免疫细胞,他们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影响着肿瘤及其他组分的生物活性,被称为胶质瘤免疫微环境。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巨噬细胞具有两种亚型,分别是促炎亚型M1和免疫抑制亚型M2,后者被发现在胶质瘤组织中呈现高度浸润。多项研究表明,胶质瘤
目的: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缺少可以用于AD诊断的标志物和临床上可以长期使用且副作用小的药物。中药复方甘麦大枣汤(Gan Mai Da Zao Decoction,GMDZ)临床上应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但其关于治疗AD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甘麦大枣汤的成分组成,建立AD大鼠模型,基于代谢组学和脂质组
目的:山药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块茎,富含淀粉、多糖、蛋白质等成分,在中国是一种常用的食材及药材。在山药的加工处理过程中,当新鲜山药汁液接触到人体皮肤时,山药汁液会引发人体产生明显的瘙痒。瘙痒是一种引发搔抓的不愉快的感觉,是皮肤原发性疾病和系统性疾病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痒觉形成相关物质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致痒物,目前已发现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致痒物。山药中何种成分引发瘙痒尚不明确。本研究从新鲜山药中提
专业群建设是“双高计划”的核心内容,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轨专业群被列为北京市教委第一批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建设项目。基于首都轨道交通行业优势,城市轨道专业群明确了以培养安全意识、团队协作、服务意识、专业能力和智慧地铁导向的“STSPS”建设内涵,确立了专业群长远发展目标,深耕校企合作平台,重塑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践基地,践行“三教改革”,创办系列职业素养活动平台等,迈向了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