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南地区农田生物量及碳截获能力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s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全球温室气体不断增加,给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为了控制温室气体、应对全球变化、减少灾害发生,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碳汇、碳循环研究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在碳汇、碳循环研究中,人们对森林碳汇的研究较多,而对农田的研究较少。然而,农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类粮食安全的保障,而且在碳汇、碳循环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一些研究表明农田已经由碳源转变为碳汇。为此,对农田碳汇、碳循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分析农田碳截获能力的时空分异特征,可以为气候变化和农田系统碳循环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持。冀中南地区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它由西部的太行山和东部的广阔平原组成。它作为河北省乃至中国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区,下垫面比较均一,农田特征明显。本文选取冀中南地区的农田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更好的对农田系统碳汇、碳循环进行研究。文中以4期(1980、1990、2000和2008年)土地利用数据和1984-2008年的粮食产量数据为基础,对农田生物生物生产力和碳截获能力进行了估算,并对其时空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上世纪80年以来,农田生物量和碳截获量即生物生产力表现为增强趋势,地区内总生物量和碳截获总量分别达到0.065 Pg和0.025 Pg。农田地上生物量从1985年的600 g·m-2·a-1左右,增加到2008年的1200 g·m-2·a-1。尽管在2003-2005年间农田地上生物量受粮食产量影响有所下降,但总体上实现了高速增长。同时,冀中南地区农田生物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时间变化趋势,空间上呈现低平原地区增加而山前平原及西部山区出现减少的现象。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农作物的碳截获能力最大,碳截获量为700 g C /m21000 g C·m-2·a-1;而低平原地区较小,且相差约400 g C·m-2·a-1;山区和滨海地区的农作物碳截获能力更低,仅为150 g C·m-2·a-1左右。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山区农田和山前平原的碳截获能力均有下降的趋势,而低平原地区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农业技术和投入的提高增加了低平原地区农田的生物产量,致使低平原地区农田生物生产能力增强,而山前平原农业相对发达,多受人类经济活动的驱使,导致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进而造成农田生物生产能力减弱。农田碳截获能力的增加或减少反映了其碳转换率的状况,所以冀中南地区农田碳截获能力的增加,加速了碳循环和碳汇的过程。另一方面,农田碳截获总量很大,虽然只是动态的碳库,但是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必将增加农田的实际固碳能力。
其他文献
MBTI的四个维度型及其人格评估工具对于教学的实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相关研究成果表明,特定专业群体中存在"优势"人格类型,即该类型学生的学业表现较好,而对于"非优势"学
画家从观察物体对象起,其视觉就开始产生了线的创造,并借助绘画媒介将视觉中抽象的线表现出来进行再创造。因此说,线条可以脱离具体物象而独立存在。线条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
油画传统技法材料作为西方绘画发展的最为高峰的历史成果,对现当代油画创作研究有深远的意义。现当代油画创作的问题是强调作品的社会化宣传审美属性及观念性而忽略对油画本
针对传统的PID控制器参数固定而导致在控制中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RBF神经网络智能P1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结合了模糊控制的推理能力强与神经网络学习能力强的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承运人责任制度,因此,国际海运的承运人过失免责制度的存废难题也成了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立法上一个不可回避的焦点。海运业的发展对我国
油田注水以注入水的水质处理和水质稳定为手段,以保护油层为基础,达到保持油层压力,实现油田稳产增产的目的。水压驱动方式是各种驱动方式中采收率较高的一种驱动方式,为了高
中国共产党的情报工作出色而有成效,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上海是中国情报工作的重镇,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情报工作的隐蔽性,档案资料少,使相关研究十分困难;抗战时期
有限元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建筑、冶金、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在材料学领域,有限元法可以对材料的变形、应变硬化和断裂过程进行详尽的分析与模拟,并且可以较好地反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3%。近年来,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尤其在沪、京、津及沿海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己高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
《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以下简称《记忆的纹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是一本关于一段不能忘却历史的记忆之书,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李红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