柄叶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来源 :贵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柄叶香茶菜的化学成分,寻找结构新颖的活性成分及先导化合物,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干燥的柄叶香茶菜茎叶粗粉,用95%甲醇提取,经硅胶柱层析、C18反相柱层析、凝胶柱层析、MCI、半制备型HPLC和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借助UV、IR、MS、1H-NMR、13C-NMR、2D-NMR等相关波谱数据以及X-ray晶体衍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从柄叶香茶菜中分离到23个化合物,鉴定了20个化合物,2个新化合物,18个已知化合物,分别是:11,12,20α-trihydroxyl-7β-methoxyicetexa-8,11,13-triene-19,10-lactone(1)、7β,20-epoxy-3β,17-acetoxy-abieta-8,11,13-teriene-11,12-diol(2)、β,β-胡萝卜素(β,β-Carotene,3)、大根香叶烯B(Germacrene B,4)、1-月桂醇(1-Dodecanol,5)、(Z)-1,1’-biindenyliden(6)、β-谷甾醇(β-sitosteol,7)、25-四十九酮(25-tetramethyl ketone,8)、阿魏酸二十八烷酯(ferulic acid octacosyl ester,9)、过氧化麦角甾醇(ergosterol peroxide,10)、熊果酸(ursolic acid,11)、2-羟基二十四烷酸乙酯(2-hydroxytetracosanoic acid ethyl ester,12)、α-香树脂酸乙酸酯(α-amyrin acetate,13)、obtusalin(14)、叶黄素(1utein,15)、桦木酸(betulinic acid,16)、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2α,3α,19α-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17)、十七烷酸(heptadecanoic acid,18)、2α,3α-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2α,3α-dihydroxyl-12-ene-oleanolic acid,19)、2a-羟基乌苏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20)。
  结论:从柄叶香茶菜中分离到2个新化合物,18个已知化合物,2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
其他文献
目的:
  医院制剂是药品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补充,它具有普通药品无法替代的特点,首先,大多医院制剂都是临床医疗需要但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品种较多,剂型较全。第二,因为医院制剂室同是医院的一部分,所以和临床联系密切。能及时解决临床需求。针对一些临床不多见的病症,医院制剂往往能在小微处见实效。第三,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医院制剂在保障临床用药,提高药学科研水平和降低患者医疗经济负担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医药工业技术的快速革新,近年来医院制剂存在着生产规模逐渐缩小和制剂室逐渐减少的现象,
清明菜为我国药食同源的民间常用药,在医药与食品领域应用广泛。然而,清明菜质量控制研究薄弱,有效成分的筛选与质量控制指标研究缺乏。为保证清明菜的合理规范化使用,本研究拟对清明菜质量标准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清明菜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研究结果如下:
  1.鉴别研究:从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及DNA鉴别五个方面建立了清明菜鉴别方法体系。经过分析,所建立的性状、显微、TLC鉴别方法重现性及专属性好;建立的清明菜HPLC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良好,可有效地鉴别清
目的:通过对丹参破壁前后水溶性成分变化及对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进行研究,最后通过相关谱效分析探究丹参水溶性成分改善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药效物质基础。
  方法:1.利用UPLC法建立丹参冷冻破壁饮片、普通破壁饮片和传统饮片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并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比较丹参药材三种粉碎方式后丹参水溶性成分的变化;2.以CCK-8法测细胞存活率和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确定缺血缺氧的造模时间;同时以CCK-8法测细胞增殖率确定丹参传统饮片
目的:石韦属植物中的多种植物在我国各地广泛的作为民族药物使用,其主要用于治疗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肺热喘咳、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等症川。现代研究表明石韦属植物提取物具有镇咳祛痰、抑菌、抗病毒、抗炎利尿、抗氧化、增强免疫和护肾等药理活性。本实验研究黔产石韦属植物石Pryrrosia Lingua(Thunb.)Farwell]和庐山石[Prrosia Sheareri(Bak.)Ching]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从中寻找活性较好的单体化合物,希望能为在该属植物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以便研发
目的:为了弥补目前民间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具有较好疗效的芙蓉乳腺宁方剂型(搽剂)透皮吸收差,施药不便,药液易于流淌的缺陷,本课题在筛选处方组成药物(木芙蓉叶、穿心莲)最佳配比的基础上,将其制成凝胶膏剂,并对其进行初步药效学研究,为芙蓉乳腺宁凝胶膏剂治疗急性乳腺炎提供实验数据。
  方法:1.以木芙蓉叶的总黄酮、芦丁、异槲皮苷含量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木芙蓉叶回流提取工艺参数,单因素联合星点设计优化木芙蓉叶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2.参照文献的方法,以穿心莲内酯含量为指标,确定穿心莲的提取纯化工艺
目的:探讨益母草碱(Leonurine,Leo)抗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肥大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abdominal aortic constriction,AAC)的方法建立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肥大模型。经益母草碱高、低剂量组(30mg·kg-1、15mg·kg-1)及阳性对照药氯沙坦钾片组(Losartan,5mg·kg-1)干预27d后,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检测左心室肥厚指
目的:通过本实验,建立左金及单味药材体外UPLC-MS/MS化学指纹图谱和体内UPLC-MS/MS血清药物化学指纹图谱,进行体内药效学实验,获得左金抗胃溃疡的药效学数据,建立“谱-效关系”数学模型,明确与药效作用密切相关的指纹峰族即“有效组分”,确定各组分对整个复方药效作用的贡献系数,为后期制剂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1.通过正交实验,优选黄连及吴茱萸的提取方法。2.通过对样品处理方法、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的筛选,建立黄连、吴茱萸及左金的UPLC-MS/MS体内外指纹图谱,通过体内外指纹图谱的比较,
甘草是我国大宗药材之一,其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 L.)和胀果甘草(Glycyrl-hiza.infiata Batal.)的根和根茎。但甘草属植物物种较多,全球约有20个物种,我国就有8种,但并非所有的甘草属植物都适合作为药用;另外,早年间甘草自然资源丰富且分布较广,由于各地甘草生态条件复杂,不同产地问的种质资源在数千年流转中又交流频繁,导致甘草属植物的遗传差异较大,药用物种变种较多;此外,建国后
目的:
  以三七总皂苷白蛋白微球(PNS-BSA-MS)为研究对象,探讨将其制成注射齐的介质和附加剂的筛选、质量标准、体外稳定性、体外释放度以及体内药动学,并对其治疗家兔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进行初步考查。以期为OA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1.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球粒径的大小与分布、用漏斗法测定休止角(θ)来表征其流动性、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微球粒径大小,采用细准焦螺旋测定微球的形变率来评价其机械强度,并采用星点设计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沉降体积比为考察指标,选
人字果为《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修订研究新增补品种,来源于毛莨科Ranunculaceae人字果属Dichocarpum植物蕨叶入字果Dichocarpum比如dalzielii(J.R.Drummond&Hutchinson)W.T.Wang&P.K.Hsiao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用于跌打肿痛、无名肿毒等病症。目前,对人字果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现代研究几乎没有文献报道。在人字果药材质量标准研究项目的资助下,本文运用LC-MS/MS技术,结合文献分析发现人字果药材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