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俊译本《喧哗与骚动》中原作风格特点的再现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de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SoundandtheFury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大家威廉·福克纳最为成熟的代表作品之一。198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首次出版李文俊译本《喧哗与骚动》,在中国读者中造成深远影响,成为该小说最受欢迎的经典译本。  福克纳独具匠心,运用纷繁巧妙的写作技巧和语言形式,传递出小说鲜明的风格特征。福克纳采用多角度叙述模式,将全书分为四部分,除第四部分为作者全能视角叙述以外,前三部分均由书中不同人物叙述。由于人物性格特点差别巨大,福克纳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刻画人物形象,形成每部分迥异鲜明的风格特征,进一步传递小说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本文旨在探讨,李文俊是否捕捉到原著中多种多样的风格特点,并成功在译文中表现;对于保留语言形式特点与传递文本完整意义,非常规写作风格与读者可接受性之间的矛盾,李文俊采取了何种翻译策略;以及对李文俊译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采用了与以往宏观研究方法不同的分析模式。本文利用刘宓庆提出的风格标记理论,对小说前三部分鲜明迥异的风格特点,分别进行总结。福克纳为了刻画不同部分叙述者的形象:智商仅三岁的班吉;敏感脆弱,压抑绝望的昆丁;冷酷残忍,唯利是图的杰生,每部分刻意采用不同的语言特点,在词,句,章法,修辞手段的选择和创作上均有体现。笔者认为以上背离常规语言使用模式的风格特点,均是作者别具匠心,刻意为之,对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题具有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比分析李文俊译本,细致探讨译文是否将不同风格特点相应传递。探讨过程中,笔者引入富强的中译本作为对比研究,从而更加准确清晰地分析译本优劣。从而得出结论,李文俊译本有效传递出原著风格特点,同时保证了译本可读性,读者可接受性。最后,笔者探讨了李文俊译本获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即个人因素,社会环境,读者心理对译本的影响。  笔者希望通过对李文俊译本的研究,使读者,文学及翻译批评者对该小说及其译本有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使译者在从事文学翻译过程中有所借鉴。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广告已成为城市的重要宣传媒介。各城市也都将对旅游广告的文化内涵挖掘和艺术创造作为了打造城市品牌的主要工程。旅游广告也因此具有更加广泛和深刻的文化艺术范畴。本文从旅游广告中传统文化艺术的写意性表达和旅游广告中现代文化艺术的时尚性表达两个方面对中国旅游广告的文化艺术进行论述。  关键词:旅游广告 旅游文化 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本文采用历时和共时的研究方法,借助图尔里、切斯特曼、卡米萨罗夫、赫曼斯和皮姆等学者的规范理论,认为影视字幕翻译不但是受规范制约的语际交际活动,也是确立规范的活动;并借助
中国上海-道康宁公司日前在其性能卓越的硅类添加剂全球产品系列中,又新增了三种用于水溶型、溶剂型和辐射固化型涂料及油墨的创新产品. 道康宁的三种新产品是新型消泡添加剂
低频词在英语中的数量众多,但是对于低频词习得方法的研究却相对比较少。本文对于外语环境下听力输入法对于低频词习得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对比研究。该实验在贵州大学大学一年
《采矿技术》杂志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公开发行的全国性采矿科技期刊,是全国有色金属行业优秀期刊、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会刊和中国有色金
传统语言学将语言看成是可供客观分析的固定体系。然而近年来兴起的批判语言学却揭示出语言的社会、文化、以及政治属性,开始从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多重关系来审查语言造成的社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自西方世界了解梵语以来,就不断有欧洲学者对印度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印度的思想和文化译介到欧洲。许多西方哲人如德国哲学冢叔本华等都对印度思想文化产生了浓
介绍了利用生产乙二醇时的副产二甘醇经催化环合生成1,4-二氧六环粗品,再经除过氧化物、除醛类杂质、除水等操作,生成含量99.5%以上高纯度产品的方法.
用固体酸代替硫酸作酯化反应催化剂,制备酯基碳数为12~16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固体酸用量为0.2%,酯产率高达95.1%。产物不必碱洗、水洗等后处理过程,后处理简单,环境污染小,对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