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浮田和民的国际认识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z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田和民(1860~1946)是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学者。他在早稻田大学执教长达五十余年,主要教授欧洲史、政治学和国家学;同时在言论界也十分活跃,时常发表公开演讲、参与各类政局研讨会,涉及领域十分广泛。1909年至1917年间,他还担任日本当时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杂志《太阳》的主编,在言论界、思想界占据了主导地位。他曾提出区别于以往通过武力获取资源的“伦理的帝国主义”,宣传对内实行立宪政治、对外实行经济扩张,给当时的知识分子带来很大影响,也因此被誉为大正民主运动初期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同时,正因于此,迄今为止对于浮田和民的思想研究多侧重于其明治末年到大正初期的言论,很少涉及其后期思想的演变。然而,众所周知,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当时的国际秩序以及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是日本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之一。战争爆发时,浮田已形成以“伦理的帝国主义”为中心的国际认识1。考察这样的认识经历世界大战如何发展、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近代日本的国际秩序构想。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将全面考察浮田和民至1926年2为止的国际认识。本文主要使用浮田发表于各类杂志报刊上的文章,按照时间顺序、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具体内容,试图理清其国际认识的发展变化过程、阐明其认识框架,进而梳理出他所描绘的国际新秩序以及日本政府应采取的外交方针。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在阐明浮田和民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基础上,分析其涉足论坛起、至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的国际认识;第二章着重考察了浮田在一战前后的言论,分析其国际认识随着战争进行如何发生变化,以及他是怎样理解战后国际新形势的;第三章则考察了巴黎和会后,国际形势巨变下,浮田如何围绕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构建他理想的国际秩序,并为何提出“东洋门罗主义”、转向该思想象征的地域主义。在第四章,结合前面的分析,通过与日本同时代知识分子的对比研究,考察了浮田的思想框架和理论特点。本文将研究视点投向浮田思想中,“道德”这一核心理念在他思考对外问题时的具体体现,通过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考察其国际认识,并最终得出如下结论: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浮田思想中“道德”理念的应用范围由个人扩大至国家。浮田认为“道德”是世界史必然的发展方向,这一概念一直暗藏于他思想的深处。在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浮田看来,“道德”只是衡量个人行为的标准,国际关系不应由此来维系。但是,一战使他发生了思想上的转变。浮田认为,正是由于此前国际社会上默认强国为实现自身发展,拥有压迫弱国的权利,战争才会爆发;并且随着战争的进行,战后维系国际关系的准则势必从根本上发生变化。为维护和平,他将“国际道德”视作不可或缺的要素,并将自由、平等、博爱所代表的、欧美的普遍价值观同日本人自古以来对和平的向往相结合,阐述世界和平注定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基于这般理念,他对国际协调极为重视,主张各国应在维系世界和平的基础上实现本国的发展。同时,浮田认为,以个人为主体的“道德”和以国家为主体的“道德”的标准因世界大战而不断靠拢。他所说的“国际道德”具体是指,于国际社会上尊重并保护各国家、各民族的独立权与自治权,于国内则通过提高国民道德、实现真正的“国民外交”,间接解决对外问题。当面对具体的国际问题时,他提倡在政府实施外交手段的同时、国民也间接参与其中;政府应采取基于民意的现代外交方式,国民则应抛弃落后的思想、提升个人修养,加强同他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同情并尊重其他民族。在这里,外交不仅仅停留在国家层面,国民和政府一同成为外交的主体。此外,浮田还将内政和外交联系在一起,对内主张推进宪政改革、发展国民教育、完善社会制度、振兴经济,对外则期待日本能肩负作为强国的义务,尊重他国的独立与自治,对世界文明做出贡献;在他的言论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通过和平、经济手段,实现国际协调的重视。虽然浮田将“道德”视作社会进化发展的大方向,但是他并不主张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各国的相互平等。他自始至终都认为,国际事务应通过与各国实力相匹配的方式来决定。因此,他认为国际联盟实质上并非有效的世界组织,对国际社会中平等主义这一普遍性原则也持有疑问;为维护日本在亚洲的特殊性,他逐渐转向“东洋门罗主义”所代表的地域主义,试图对抗其中的闭塞性原理,通过文明及经济手段实现亚洲各国家、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但是,在1920年代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浮田难免被本国利益所束缚,并最终将日本民族的发展置于思考的出发点,没有摆脱其思想的局限性。但是,从他对母国中心主义的反省,以及坚持各国应从彼此间的共同利益出发、实现自身发展这一点来看,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日益强调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今天,探讨其国际认识依旧有着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山崎闇斋是日本江户时期重要朱子学者,也是崎门学派与垂加神道的创始人。闇斋的理论对日本思想产生深远影响。闇斋极力主张尊朱,将朱子之言奉为“真理”。他学习朱子的理论,
目标信号识别技术是新一代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重要的技术研究课题。在近距离探测中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拥有比传统脉冲雷达独特的优点,使其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线性
武亿,字虚谷,号小石,又号半石山人,河南偃师人,是乾嘉时期的著名经学家、金石学家。经学、金石研究之外,武亿于晚年涉足方志编纂之事,自乾隆六十年始,他先后主持编纂了(嘉庆)
光学成像系统是人民生产生活中信息获取手段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遥感、图像处理等多个领域内蓬勃发展。光学系统是光学成像仪器的核心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决定成像质量。其中像差是光学系统仪器的内在特性,因此精确的像差测量是光学成像系统的重要环节。相位差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像差测量方法,其光路简单易于搭建。采集数据较少,仅通过采集光学系统的一幅焦平面图像和一幅已知离焦距离的离焦面图像,来重建系统像差,和恢复目
伴随着互联网的流行,在线教育网站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欢迎,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教育数据。自适应教学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与在线教育结合的产物,通过挖掘教育数据来为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提倡“以本为本”,并强调高校要把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置于核心地位。而认证制度是国际通行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我国高等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价值在金融和法律层面都已得到广泛认同。金融消费者是指非出于贸易、职业或商业的目的,从金融机构购买金融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自
本文针对SCARA机器人模型,建立了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轨迹规划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指数变增益PD型迭代学习算法,实现了对SCARA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D-H参数法对SCARA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建模,推导得到正运动学、逆运动学方程,通过Matlab仿真验证所得方程的正确性;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对SCARA机器人进行动力学建模,在结合实际情况下,对SCARA
随着移动通信、互联网以及汽车电子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联网(Vehicular Networks)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被广泛研究。但TCP/IP网络基于主机的寻址与面向连接的通信
点云数据的表面重建是在已有点云数据的基础上还原空间点的几何拓扑结构,恢复物体模型的表面形状,是逆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使用激光扫描仪采集点云数据的过程中,由于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