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磁共振诊断及其风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dsc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剖宫产瘢痕妊娠的MRI影像学特点目的1、探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的MRI表现。2、探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的分型及其MRI影像表现。方法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收集南方医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3月-2012年1月期间,经手术证实的28例CSP病例的MRI及经阴道超声资料,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9岁。临床表现:28例患者停经时间14-90天,尿HCG均阳性,下腹痛伴阴道流血21例;下腹痛5例;其余2例无不适。所有患者有1-3次剖宫产史。距离前次剖宫产时间为3-96个月。主要仪器与设备24例患者采用荷兰PILLIPS公司的ARCHIVA1.5超导磁共振机,4例患者采用GE EXCITE3.0超导磁共振进行检查。体部相控阵线圈。2、扫描方法28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病人仰卧位,平静呼吸,扫描范围包括整个盆腔,先进行MRI平扫,扫描序列包括:T1WI TSE序列,横断位,矢状位;T2W TSE序列横断位、矢状位;横断SPIR压脂序列,然后进行增强扫描,使用(喷替酸葡甲胺)Gd-DTPA,按0.1mmol/kg体重,流率2.0ml/s由肘静脉注射,3-10分钟后进行T1WI SPIR压脂增强横断位,矢状位扫描。视野(FOV)200-300,层厚5mm,层间隔lmm。采集矩阵300-512,重建矩阵:320-512。2、图像分析由至少两位MRI室高级医师用双盲法单独阅读首次MRI片,细致观察1)、孕囊着床位于子宫的位置。2)、观察前次手术瘢痕位置。3)、判断孕囊植子宫肌层的情况及其与瘢痕的关系。4)、判断测量孕囊与膀胱之间肌层厚度。意见不一致时,协商后得出结果。术中观察孕囊位置及其孕囊植入子宫肌层情况。术后将清除之胚囊组织及瘢痕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1、子宫下段切口瘢痕的影像表现:28例CSP中手术瘢痕位于子宫下段-子宫峡部前壁者27例,1例瘢痕位于子宫体部前壁,MRI表现为局部子宫肌层连续性中断,局部向内凹陷或变薄,T1WI、及T2WI瘢痕均表现为低信号。2、孕囊的分型及影像学表现:1)、囊状孕囊:28例CSP均清楚显示孕囊,孕囊大小10x6x7mm-30x20x16mm不等。其中23例呈囊状信号特征,孕囊在T1WI上表现为边界不清圆形、椭圆形低信号影,在T2WI上表现为一边界清楚囊状高信号,增强后孕囊壁可见环形薄壁强化,23例囊性孕囊中9例孕囊位于子宫肌层,余14例孕囊向子宫肌层浸润同时向宫腔内生长,局部子宫峡部前壁明显变薄。2)、包块型孕囊:28例中5例孕囊表现为不规则包块影,T1W呈等信号中夹杂局限性高信号,在T2WI上呈等、高混杂信号,5例包块型者宫腔内均见积血。包块向宫腔内生长并向子宫前壁肌层浸润生长,增强后表现为包块内突起状明显强化。3、孕囊与膀胱的关系23例囊性孕囊中9例孕囊位于瘢痕周围肌层内,9例中5例孕囊向前方膀胱方向突出生长,14例位于瘢痕处及宫腔内,即:孕囊大部位于瘢痕上方的下段宫腔内,小部分深入瘢痕处;5例包块型者孕囊均位于瘢痕处,2例孕囊向膀胱方向突出生长,突出于子宫轮廓外。3例见子宫前壁肌层浸润,增强后表现为包块内突起状明显强化。孕囊着床的瘢痕处肌层明显变薄,肌层厚度1.1-4Imm。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具有一定的MRI特征,正确掌握其影像特征可以对临床治疗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第二部分MRI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超声的对照研究目的1、探讨MRI对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优势。2、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优势。3、MRI、经阴道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比较。方法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收集南方医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3月-2012年1月期间,经手术证实的28例CSP病例的MRI及经阴道超声资料,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9岁。临床表现:28例患者停经时间14-90天,尿HCG均阳性,下腹痛伴阴道流血21例;下腹痛5例;其余2例无不适。所有患者有1-3次剖宫产史。距离前次剖宫产时间为3-96个月。2、仪器设备MRI仪器:24例患者使用荷兰PILLIPS公司的ARCHIVA1.5超导磁共振机,体部相控阵线圈进行扫描。4例患者采用GE EXCITE3.0超导磁共振、体部相控阵线圈进行扫描。经阴道超声仪器:28例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采用东芝Xario型超声诊断仪,经阴道探头,频率为5-7MHz。19例患者同时还进行了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采用阿洛卡SSD-ALPHAS超声诊断仪,经阴道探头,频率7.5Hz。3、检查方法MRI扫描方法:28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病人仰卧位,平静呼吸,扫描范围包括整个盆腔。先进行MRI平扫,扫描序列包括:T1WI TSE序列,横断位,矢状位;T2W TSE序列横断位、矢状位;横断SPIR压脂序列,然后进行增强扫描,使用(喷替酸葡甲胺)Gd-DTPA,按0.1mmol/kg体重,流率2.0ml/s由肘静脉注射,后进行T1WI SPIR压脂增强横断位,矢状位扫描。视野(FOV)200-300,层厚5mm,层间隔1mm。采集矩阵300-512,重建矩阵:320-512。28例均于经阴道超声检查1—2天内进行MRI检查。超声检查方法:患者检查前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将阴道探头套上安全套,再缓慢将探头放置于阴道内。4、MRI、经阴道超声图像分析由至少两位MRI室、经阴道超声高级医师用双盲法单独阅读首次MRI片,及操作经阴道超声检查,细致观察1)、孕囊大小、性质、着床位于子宫的位置。2)、观察前次手术瘢痕位置。3)、瘢痕厚度、孕囊植入子宫肌层的情况及其与瘢痕的关系。4)、判断测量孕囊与膀胱之间肌层厚度。5)、宫腔出血及孕囊内出血情况。6)、阴道超声孕囊卵黄囊是否存在、胚芽搏动情况。意见不一致时,协商后得出结果。5、手术方式28例中19例行经阴道剖宫产瘢痕妊娠切除术,4例经腹孕囊清除及瘢痕切除术;阴式剖宫产瘢痕妊娠切除术采取环形切开阴道前穹窿,分离膀胱与阴道前壁间隙,暴露宫颈峡部瘢痕组织,横行切开瘢痕,观察孕囊位置及其孕囊植入子宫肌层情况,负压吸出孕囊,用中号刮匙搔刮宫腔至粗糙,切除瘢痕组织。内见绒毛;3例无完整孕囊,28例中1例于宫颈下段瘢痕处见蓝紫色突出,约8x8x7cm,阴式剖宫产瘢痕妊娠切除术术中宫腔大量出血,随行全子宫切除术。结果1、MRI对孕囊的诊断:28例中23例孕囊表现为囊性信号,在T1WI上表现为边界不清圆形、椭圆形低信号影。在T2WI上表现为一边界清楚囊状影,可见薄层囊壁,增强后囊壁呈环形均匀强化,其中合并孕囊内出血6例,表现为囊内点状、线状短T1W信号,9例孕囊位于瘢痕周围肌层内,其中5例向前方突出生长,14例位于瘢痕处及宫腔内,即:孕囊大部位于瘢痕上方的下段宫腔内,小部分深入瘢痕处。宫腔内积血13例。28例中5例表现为包块型,T1W、T2W呈等、高混杂信号,包块型孕囊均位于瘢痕处,增强后可见孕囊向子宫前壁肌层植入,合并宫腔内积血5例。2、经阴道超声对孕囊的诊断:28例中经阴道超声诊断23例为囊状回声,内为液性暗区,其中2例囊内见絮状不均质出血回声,12例可见卵黄囊,其中10例见脉管搏动,23例中合并宫腔内积血3例,表现为宫腔分离,并见絮状回声。8例位于子宫瘢痕处肌层内,15例位于瘢痕处及宫腔内。14例同时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为孕囊周边环形血流信号,可测及低阻血流频谱;28例中5例表现为包块型,包膜皱缩,内为不均质杂乱、中、低回声,合并宫腔内积血5例。5例均同时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表现为混合包块内部及包块周边肌层丰富血流信号,2例尚可测及动静脉瘘血流频谱及低阻型血流频谱。3、经阴道超声、MRI对子宫切口瘢痕的诊断28例中27例子宫瘢痕位于子宫下段峡部前壁,1例位于子宫体部前壁。经阴道超声表现为子宫肌层连续性中断,局部呈楔形凹陷或变薄,MRI信号T1W、T2W均为低信号,子宫前壁明显变薄,孕囊与膀胱之间子宫肌层的厚度超声为1.3-4mm、MRI判断孕囊与膀胱之间子宫肌层的厚度为1.1—4mm。4、经阴道超声、MRI对子宫切口瘢痕诊断价值的比较:MRI及经阴道超声显示囊性孕囊23例,其中MRI诊断孕囊内合并出血6例,经阴道超声发现囊内出血2例,经阴道超声发现卵黄囊12例,其中胚胎存活10例;MRI无法显示卵黄囊及判断胚胎是否存活,MRI显示位于瘢痕处肌层内孕囊9例,其中5例同时向前方突出生长;位于瘢痕处向宫腔方向延伸14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位于肌层8例,瘢痕及宫腔内15例;包块型孕囊5例,经阴道超声诊断包块内出血3例,MRI诊断5例,MRI诊断包块对子宫肌层浸润5例,经阴道超声无法判断孕囊对子宫肌层的浸润。MRI诊断宫腔内积血18例,经阴道超声诊断6例。结论1、经阴道超声在判断卵黄囊着床位置及其胚囊是否存活有优势。2、MRI在判断孕囊与瘢痕关系、宫腔及孕囊内少量出血方面较经阴道超声有优势。3、在判断孕囊孕囊大小、瘢痕位置、瘢痕厚度方面无明显差别。第三部分剖宫产瘢痕妊娠的风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指标:年龄、剖宫产次数、人工流产次数、末次剖宫产时间、末次人流时间与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的相关性。研究对象:一、搜集收集南方医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3月-2012年1月期间,经手术证实的CSP病例2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1、年龄2、剖宫产次数、3、人工流产次数。4、最后一次剖宫产或流产距诊断为CSP的时间(末次剖宫/人流时间)。二、随机抽取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2年有剖宫产病史,此次顺利生产的住院病人34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1、年龄2、剖宫产次数、3、人工流产次数。5、最后一次剖宫/流产距此次妊娠的时间(末次剖宫/人流时间)。统计学方法:1、采用病例-病例对照研究,将手术证实的CSP病例28例与随机抽取的有剖宫产病史,此次再次顺利生产的病例34例做对照,2、分析的风险因素包括1、年龄2、剖宫产次数、3、人工流产次数。4、末次剖宫产时间。3、纳入标准:CSP的纳入标准:①、手术证实为瘢痕妊娠。②、有完整临床病史:年龄、剖宫产次数、人工流产次数、末次剖宫/人流时间)对照组的纳入标准:①、曾有至少一次剖宫产病史。②、再次妊娠为宫内妊娠并顺利生产。③、有本次妊娠产前超声检查资料:④临床资料:剖宫产次数、具体时间、人流次数,具体时间。对照组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欠完整。②、本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未能顺利生产。4、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CSP组与对照组之间风险因素的分析采用两组资料独立样本t检验,以观察两组风险因素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以年龄,人流次数,剖宫次数,末次剖宫/人流时间四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CSP为应变量,作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CSP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5、结果:1、应用t检验对两组的年龄,人流次数,剖宫次数,末次剖宫/人流时间作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年龄没有差别(t=-1.067,P=0.291,P>0.05),人流次数(t=4.643,P=0.000,P<0.05),剖宫次数(t=4.036,P=0.000,P<0.05),末次剖宫/人流时间有差别(t=-4.181,P=0.000,P<0.05)。2、以年龄,人流次数,剖宫次数,末次剖宫/人流时间四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CSP为应变量,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流次数(p=0.003,OR=0.295),末次剖宫产/人流时间(p=0.040,OR=1.042)对瘢痕有影响。3、结论:多次人流、末次剖宫产/人流时间是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生风险因素,应该尽量避免。
其他文献
南江霞石矿位于米仓山南缘,赋存于吕梁期第二期坪河超基性—碱性杂岩中,是钛铁霞辉岩一霓霞岩一磷霞岩系列的浅色单元。形成过程为偏铁质基性岩浆,在深部同化基底碳酸盐岩,使之脱
当拱桥施工采用大节段提升方案时,提升支架的强度和稳定承载性能非常关键.广州新光大桥为3跨连续刚架钢桁拱桥,施工方法采用大节段提升安装,主要对该桥提升架的强度承载性能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加快系统中信息的交流和反馈。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特别是人口密集,车流
植物病原物的侵染循环包括越冬或越夏、传播、初次侵染及再次侵染3个环节,线虫作为病原物的一类,侵染循环也离不开这3个环节。
研究背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预计2030年我国将达1.297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稳将导致一系列多器官如眼、肾、心、骨骼肌、周围和中枢神经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信息技术时代教育的一部分受到教育界的极大重视。特别是新课改以来,教育者们把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对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需求,他们迫切地需要一种融合现代创新科技的智能化产品来改善身边的家居环境
目的:研究黄瓜籽多肽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方法:利用噻唑蓝(MTT)法、碱性磷酸酶(ALK)比活性测定、茜素红染色矿化骨结节,研究黄瓜籽多肽对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目的:建立苦木注射液中4-甲氧基-5-羟基-铁屎米酮、4,5-二甲氧基-铁屎米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用Agilent Hypersil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35∶65)为流动相,
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三农”问题则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