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梦”与“实”中碰撞的诗性——鲁迅与朱光潜对古典诗歌解读的矛盾探析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a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多种不同的思想文化同时涌现,每一种文化都代表着各自鲜明的文化价值取向,同时也造成不同程度的社会影响,各类文化阵营由此而形成,这些壁垒森严的文化阵营代表着当时学界各类不同生命体验与社会来源所形成的文化,也充满了各种命名以及归属属性,充分体现着动荡年代所特有的抗争性。   当时的左翼领袖鲁迅与京派文人朱光潜围绕古典诗歌解读引发了一场争论,在《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文中,朱光潜引出了“佳句”的欣赏概念,这引起了鲁迅的批评,认为“若要论文,须顾及全篇、顾及全人”,并反对朱光潜的“摘句”式解读。而朱光潜则排斥考据之学,认为“只就欣赏说,版本、本源以及作者的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本身,注意到这些问题,就是离开欣赏本身”。他更注重文学欣赏的主观性,反对将实证学术作为文学欣赏与研究的唯一方法。鲁迅主张在诗中必须读出真实的人生,认为真实的牢骚比假意的赞美更加可贵。而朱光潜则注重在诗中读出超越生命个体的永恒的美,并认为“静穆”为美的最高形式,鲁迅反对这一美学定义,同时也反对朱光潜所认为的“陶渊明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认为朱光潜忽略了陶渊明“金刚怒目”式的诗歌。在鲁迅看来,“陶渊明恰恰因为他并非浑身都是和平静穆,所以他才伟大。”   本文拟就鲁迅与朱光潜之间关于古典诗歌解读的矛盾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他们的诗歌文艺观矛盾及其深刻原因。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鲁迅与朱光潜矛盾的产生、经过的概述。第二部分就他们争议的重点-陶渊明其人进行具体的分析,展开讨论了鲁迅与朱光潜各自对于陶渊明的研究。第三部分通过对鲁迅与朱光潜进行对比,发现了他们在诗歌文艺观上的巨大的差异与矛盾。根据此矛盾,笔者在论文第四部分就其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几方面的探讨、分析与追溯,试图将两位文学巨人的文艺思想给予还原和清晰地勾勒。
其他文献
开展“创争”活动提升职工素质贾德中在甘肃省总工会《五月花》2004年第5期上撰文指出,“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形成全民学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科技日新月异.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手段,也在快速的发展.高速公路有着非常多的优点,例如便捷灵活等,在提高我国交通水平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湖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是挂靠在省文联、于2006年9月经湖南省民政厅正式注册成立的独立法人社会团体。协会在主席崔国强先生率领下,精诚团结、积极开拓、努力进取、勇于创新,
众所周知,当前一场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变革正在进行.“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时代正在到来.制造业作为重要的基石也不例外.自20世纪80年代本团队一直从事制造业信息化研
期刊
近些年来关于怀化市境内的声调研究出过很多成果,但是部分县县城所在地的方言声调还没有人调查过;对于已经调查过的方言,调查者主要采用是传统的“口说耳辨”的调查方式,存在一定
反训是一个历来就颇受学者们重视的古汉语现象。关于反训的研究,如果从东晋郭璞算起,已经有近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了。自郭璞后,唐有孔颖达,宋有刑昺、贾昌朝,明有杨慎、焦竑,清有王念
道教诗歌,广义上讲,指的是所有与道教有关的诗歌,狭义上讲,指的是道教典籍中所收集的诗歌。中国道教的产生由来已久,从先秦的方仙之道到汉代早期道教的产生,经历了一段很长的过程,这
范晔《後汉书》所载历史起於刘秀起兵推翻王莽政权,终於汉献帝让位於曹氏家族,详细记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体系完备,记录详实,辞藻华丽,受到学术界的推崇。与《史记》、《
汾阳市地方税务局组建于1994年,内设五股两室、三个职能局、下设九个税务所,全局现有干部职工124人,担负着2200户纳税人、22种税费的征收管理任务。组建以来,该局坚持“地税
《珠玉抄》是敦煌写本中一种带有类书性质的蒙书,是研究唐宋之际类书发展和蒙童教育的重要参考文献。有不少学者曾经对《珠玉抄》作过相应的叙录、迻录和研究,但是这些工作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