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间质性肺炎患者自评临床症状,比较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气分析和胸部影像学检查等变化水平,探索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间质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风湿免疫科等科室住院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例数相同(均为30例)。根据间质性肺炎患者的病情情况,常规组给予如吸氧、止咳祛痰、解痉平喘及抗炎等治疗,疗程约为3个月;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乙酰半胱氨酸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疗程与常规组相同,然后对间质性肺炎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检测(PFT)指标、动脉血气(ABG)分析指标、胸部HRCT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1、基本资料及临床表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表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常规组临床表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部Velcro啰音)的自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临床表现自评分显著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表现自评分经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的自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肺功能指标:治疗后,常规组的PFT指标较前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PFT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以FVC%pred和DLCO/VA%pred更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FT指标相比,发现观察组的PFT指标提高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O2均上升,常规组治疗前后的PO2、PCO2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PO2上升明显,PCO2下降显著,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O2、PCO2相比,观察组均有所改善,以PCO2下降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胸部高分辨率CT: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胸部HRCT表现中蜂窝影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余三种胸部HRCT表现在联合治疗后均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组中的胸部HRCT四种表现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有效率:治疗后,观察组中临床治疗有效人数达28例,占该组的93.33%,而常规组中治疗总有效率仅占70.00%,两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经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观察组中有1例出现血小板数量减少,2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出现腹泻;而常规组3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1例出现腹泻,经对症处理后缓解,余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间质性肺炎患者,可减轻咳嗽、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等临床表现,提高运动耐量,改善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好,且未见明显不良药物反应,具有较高临床推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