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幼虫蜕皮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来源 :王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old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表皮是由上皮细胞分泌的几丁质和表皮蛋白质等成分交联形成,对昆虫虫体起着支撑、保护内部组织和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延展性,表皮又会限制昆虫的生长。为了摆脱旧表皮对生长的束缚,昆虫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多次蜕皮。昆虫蜕皮是由一系列高度程序化事件推进的,包括旧表皮的降解,新表皮的形成,蜕皮和新表皮着色等。前人研究表明这些蜕皮进程与蜕皮激素“脉冲”的分泌模式直接相关。在蜕皮前期,血液内激素浓度快速增加,到达高峰后又迅速恢复正常水平。目前,已有一些蜕皮激素相关调控因子被证实能参与昆虫的蜕皮过程。然而,从全基因组层面探究各蜕皮进程的分子调控机制还少有报道。在蜕皮激素脉冲分泌模式下,响应不同激素浓度的调控网络也还有待鉴定,尤其是当蜕皮激素滴度由峰值开始降低时,有哪些激素响应因子参与新表皮的形成需要进一步地研究。为此,本研究首先针对不同家蚕幼虫蜕皮时期进行时序性转录组,分析不同发育时期的基因调控网络。进一步,通过染色质可及性测序鉴定出蜕皮前期和后期的关键转录因子,并对其在幼虫蜕皮激素过程中的功能进行验证。所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时序性RNA-seq鉴定蜕皮相关基因通过研究家蚕四龄蜕皮期表皮的组织学变化,我们发现旧表皮的降解发生在蜕皮激素滴度上升过程(B和C1期);而新表皮形成则发生在蜕皮激素滴度下降的过程(E1和E2期)。基于时序性转录组数据,我们鉴定了与旧表皮降解和新表皮形成相关的基因。在旧表皮降解过程(B-D期),蛋白酶和几丁质降解相关酶显著高表达。而参与新表皮形成相关的表皮蛋白,几丁质合成酶,氨基酸转运蛋白和色素合成基因等,大多在E1和E2时期高表达。若人为增加E1和E2时期蜕皮激素滴度,则会显著抑制表皮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此外,做为最主要的表皮结构组成单元,基因组上成簇排列的表皮蛋白基因呈现典型的共表达现象。进一步,通过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本研究发现Bmftz-f1(Nuclear hormone receptor ftz-f1)及另一个新转录因子Bm CEBP(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与新表皮合成相关基因共表达的转录因子,暗示它们可能参与新表皮的形成。2,ATAC-seq鉴定新表皮形成关键调控因子为了阐明蜕皮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变化的调控机制,我们通过ATAC-seq技术来鉴定家蚕蜕皮前期(C1时期)和后期(E2时期)的关键调控因子。通过差异开放分析,我们发现C1时期开放peak邻近基因主要为蛋白和几丁质降解基因,而E2时期开放peak邻近基因主要为表皮蛋白基因。Motif富集分析表明,C1时期开放peak最富集的motif对应为Bm ECR-USP和Bm GRH两个转录因子,而E2时期开放peak最富集的motif对应Bmftz-f1和Bm CEBP两个转录因子。结合第一部分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结果,新表皮形成过程的基因主要由Bmftz-f1和Bm CEBP来调控,旧表皮降解过程的基因主要由Bm ECR-USP和Bm GRH来调控。3,敲除Bm CEBP与Bmftz-f1导致家蚕蜕皮缺陷为了验证Bm CEBP和Bmftz-f1对家蚕新表皮形成的影响,我们分别通过完全敲除(nosp-Cas9驱动)和表皮特异性敲除系统(G25p-Cas9)来对两者进行功能研究。两种敲除方法都证实了Bm CEBP和Bmftz-f1是家蚕蜕皮所必需的。Bmftz-f1KO和Bm CEBPKO都表现出严重的蜕皮缺陷,绝大部分敲除个体在蜕皮期死亡。与对照个体相比,Bmftz-f1KO和Bm CEBPKO_G25p表现出体型减小的表型。我们猜测,在敲除个体中,表皮蛋白和几丁质合成基因的表达下调,从而导致家蚕出现新形成的表皮延展性变小和蜕皮缺陷的表型。Bmftz-f1KO和Bm CEBPKO_G25p也表现出体色的变化,可能是由于色素合成基因表达受到影响。通过突变体与对照个体的RNA-seq比较,我们验证上述结论。通过多种数据整合,我们发现,Bm CEBP和Bmftz-f1共同调控了新表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综合以上实验结果,通过RNA-seq和ATAC-seq等多组学数据联合分析,我们刻画了家蚕幼虫蜕皮过程中,旧表皮降解和新表皮形成等进程的分子调控网络,并从中鉴定了两个调控新表皮形成的关键因子,最终利用基因敲除方法证实它们在幼虫蜕皮过程中的重要功能。本文的研究结果将拓展我们对昆虫由蜕皮激素脉冲所介导的幼虫蜕皮分子调控网络的认知,有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另外,对幼虫蜕皮调控机制的研究,也将有助于探寻农林害虫的防治新靶标,有重要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三倍体虹鳟为对象,研究三倍体虹鳟肌肉中挥发性气味物质组成及含量,分析种质、饲料脂肪水平、季节和贮藏因素对三倍体虹鳟肌肉挥发性气味物质的影响,探究其形成原因。主要结果如下:(1)为研究鱼种对三倍体虹鳟肌肉挥发性气味物质的影响,对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137g二、三倍体虹鳟在同一条件下开展养殖实验并取样,分析其肌肉中脂肪酸和挥发性气味物质的组成及含量。二、三倍体虹鳟肌肉挥发性气味物质均由77种化合
学位
目的:通过检测ERdj5和XBP1在不同海拔PSS患者唾液腺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量是否和唾液腺的损伤程度以及口腔症状相关,初步探究ERdj5和XBP1在PSS中的病理生理作用,为PSS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选取来自不同海拔的PSS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20例,收集他们的新鲜唾液腺组织及一般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等。使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唾液腺组织中ERdj
学位
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玻璃工作室运动诞生以来,史蒂芬·温伯格在铸造工艺技术表现上独特的个人理解与研究使他成为美国玻璃艺术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之一。本文将温伯格的玻璃艺术创作作为研究对象,从他的创作来探析他的玻璃内空间所表现出的艺术特征。本文主要以美国玻璃工作室运动诞生为背景,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并通过对温伯格的玻璃创作系列进行梳理和分析,着重从社会背景、工艺技术和生活经历等方面来分析
学位
目的:基于肺结节患者日益增加,为进一步明确影响肺部结节大小,数量的因素,以及肺结节大小,数量和各因素之间有无相关性,本研究对肺结节患者的一般情况,危险因素情况,中医体质以及中医症状群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为中医药干预治疗肺结节提供临床调查数据基础,以提高随访期间内中医药治疗疗效。材料及方法:成立专家审议小组和问卷核心小组,初步构建问卷框架,拟定问卷条目池。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问卷条目进行轮番筛
学位
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TEM)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广泛应用于地下水勘探、油气勘探、矿产资源勘查及浅层地质调查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迅猛发展,基于梯度学习的传统神经网络算法在电法资料反演解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收敛速度缓慢、易陷入局部极值以及计算时间长等缺陷。因此,本文提出了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学位
目的:带蒂大网膜包埋术是防止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渗漏(anastomotic leakage,AL)的一项重要的自体组织移植技术,但是其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证据尚且不足,故本研究对带蒂大网膜包埋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疗效评估。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2016年09月01日至2021年09月1日就诊青海省人民医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所有食管癌患者进行筛选。根据胃食管吻合部位、是否接受带蒂大网膜包
学位
本文在社会语言学视域下探讨当代称谓语的泛化现象。本研究重点考察称谓语泛化的表现、过程、机制、原因及公众的知晓度、使用度和态度,目的是探寻称谓语的发展和使用与社会发展变化的互动关系,从一个侧面理解当代汉语称谓语发展的特点。全文共六章。第一章简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对象、方法,语料来源,以及研究意义;界定了相关术语;回顾了称谓语泛化的研究状况。第二章描述称谓语泛化的表现、分布、过程与程度。称谓语的泛化包
学位
岩体受复杂构造应力等作用,产生众多天然节理与裂隙,这些内部缺陷往往是影响岩土工程稳定的重要因素,受到岩土工程界的高度关注。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数值模拟方法-场富集有限元方法,将断裂力学与连续损伤力学相联系模拟裂隙岩体的扩展演化过程和破坏机理。更具体地说,采用损伤变量区分岩体的破裂和完整状态,建立了损伤材料的力平衡方程。除位移场外,引入一个损伤场,通过退化函数衰减本构模型中的刚度,以此等效离散裂
学位
地下水水流与污染物迁移数值模型是研究地下水污染物迁移的重要手段,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和污染防治具有指导作用。然而,在地下水模型应用中,由于含水层空间的复杂性,以及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的需要,地下水模型的适用性遇到了更大的挑战。发展空间适应性更强、耦合应用性更高的地下水数值模型对推动地下水、地下水-地表水资源和环境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含水层在水平与垂向上空间尺度的差异性以及地表水-地
学位
随着化石能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极端气候频发,氢能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洁净能源。将电解水制氢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相耦合,可实现对废弃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然而,电解水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不理想,是制约电解水制氢技术大规模发展的瓶颈之一。这主要是由催化剂本征活性较低、活性位点暴露不充分、电子、电解液和气泡传输不畅通等原因造成。基于此,本论文提出通过掺杂、界面构筑等策略,设计和制备具有高本征活性的一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