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子文化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king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山子文化得名于石山子遗址,是一支分布于淮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由于淮河流域的考古发掘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同时淮河流域位于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处,文化面貌复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给石山子文化的相关研究增加了难度。本文通过对石山子文化的各个典型遗址分析、分期与年代、类型与源流、与周边地区同期考古学文化的关系及石山子文化时期的社会经济与精神生活等五个方面的梳理与分析。希望在整体上对石山子文化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进一步理清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序列。
  首先,梳理石山子文化中已经公布发掘简报(报告)的安徽地区、河南地区的相关遗址材料,对石山子文化各个遗址的大体情况有整体的把握。对学界目前争论较多的双墩文化、侯家寨文化的的归属问题进行辨析,进一步明确石山子文化的内涵。其次,通过利用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对石山子文化相关遗址中出土的典型器物进行分型定式,对各处遗址分别进行分期。根据各处遗址的分期结果,同时从出土器物数量多、文化特征明显的石山子遗址、侯家寨遗址、双墩遗址、武庄遗址等几处遗址中选取共有器类,从整体上观察器物的演变规律,因此可以将石山子文化分为三期。结合各个遗址的测年数据得到石山子文化各期的大致年代。再次,探讨石山子文化的类型和源流。由于相同遗址不同地层间的文化面貌差异较大,因此结合分期的结果对石山子文化进行类型划分,将石山子文化分为石山子类型和侯家寨类型。石山子文化一、二期属于石山子类型,石山子文化三期属于侯家寨类型。两种类型同属于石山子文化,两种类型的不同主要是由于时间的差异。同时根据已有的发掘材料,结合对器物特征的比较和自然环境等方面分析得出石山子文化的来源是顺山集文化,而非小山口与古台寺遗址;石山子文化的去向则是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它们构成了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序列。另外,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将石山子文化与周邻地区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在文化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海岱地区的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和同处淮河流域的青莲岗文化等在石山子文化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交流与影响。最后,从石山子文化相关遗址的遗迹、遗物等方面的分析,了解石山子文化时期的社会经济与精神生活。
  对石山子文化的研究,不仅对于详细探讨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各类文化遗存的分期、文化内涵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整个“淮系文化”的年代推断、谱系排列、相互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的深入研究,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处于内外交困的严峻局势主要表现于一方面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强势入侵,另一方面中国农村因天灾人祸的打击陷入沉重的危机之中。从而导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以及社会秩序趋于混乱,由此从政府到学者均逐渐认识到中国农村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相关农村政策引导下及知识分子自发的乡村教育活动中形成了以教育为主要手段进而实现建设乡村、复兴农村的救国运动。作为长期关注河南
学位
中世纪的英格兰,私人封建关系构成的复杂网络是统治者的管辖依据,换言之,这是一种属人的管辖权,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种统治上的低效;人与人之间的认同也十分混乱,包括等级的、地方的、血缘的、行业的等等,不存在一个拥有绝对地位的认同形式,由此造成社会凝聚力十分薄弱;统治者可以利用的政治机构基本上公私不分,王室成员即政府官员,职能分工不明确。  从这样一种状态走向近代是个漫长的过程。玫瑰战争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阶
学位
近代早期英格兰女性写作日益普遍,留下了体裁丰富多样的文字作品,并带有自身鲜明的女性特色。从创作体裁来看,女性作家的写作总体上可分为:翻译他人作品、写作自传、公开发声三个阶段。从创作群体来看,近代早期英国的女性写作具有阶层性,主要来自社会中上阶层,贵族女性占大多数。从写作策略来看,近代早期英格兰的女性作家通常声称是上帝的喉舌,即使表明自己的女性身份,也往往自我贬抑。  近代早期英格兰越来越多的女性开
学位
本-古里安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以色列第一任总理,现代以色列的缔造者。本-古里安于1906年移居巴勒斯坦,对阿犹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形成了具体的对阿拉伯人政策。  本-古里安的对阿态度及政策是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中形成和调整的。欧洲的反犹浪潮、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巴勒斯坦阿犹关系的恶化,形成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的“阿拉伯人问题”,而巴勒斯坦地区秩序的变动为本-古里安对阿态度及政策
学位
《广校雠略》是张舜徽学术生涯的首部着作,也是其对传统文献学系统总结的经典之作。民国时期东西文化激烈碰撞,中西学术呈现交流融合的趋势,传统的校雠学逐渐向现代文献学转变,在这期间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献学作品,张舜徽的《广校雠略》就是其中之一。研究《广校雠略》既有利于探究张舜徽文献学思想的发展,又能为现代文献学提供借鉴。  张舜徽《广校雠略》的编纂既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也有家庭因素的影响。民国时期,西学东
学位
《少仪外传》是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为了教育子孙,摘录汇编前人的嘉言懿行编撰而成的一本童蒙读物。该书初名《帅初》,后更名为《辨志录》,最终定名为《少仪外传》。之所以借用《礼记·少仪》之名来命名之,就是希望能以此来促使家族子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更好地传承吕氏家族的优良家风。  详细梳理《少仪外传》的编撰情况、书名演变及版本流传,深入探析《少仪外传》与《辨志录》二者之间的差异,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少仪
学位
20世纪前期,中国救亡图存的大局势与历史学范围内的逐步更新换代,使得1900-1940年间秦汉历史的书写呈现丰富多变的景象。史事书写包括史料、史事撰述、历史认识等方面,《国史大纲》出版于1940年,在这些方面既展现出对前人的一脉相承,同时也体现出钱穆对历史的独立思考。相较于之前的著作,《国史大纲》在史料方面更加注重传世文献材料,通过考量他人研究成果、旁征博引、补充史料以及实事求是,对史料的考辩更加
清朝军队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各种军用牲畜。对清军来说,草料供应与清朝的军事实力有着密切联系。从清军入关到鸦片战争前,清军的草料供应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呈现出动态发展的过程。  入关之前,清军主要通过放牧的方式喂养军用役畜。但入关之后,这样的草料供应方式存在局限。因此,清政府逐渐采取其它方式获取草料。但清军获取草料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且筹备草料的过程中存在横征暴敛、以权谋私的现象。入关初期,针对
学位
蜡烛在古代社会扮演重要角色,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明代是中国古代蜡烛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蜡烛种类丰富、制烛工艺精湛、用烛群体扩展,并与经济、社会活动、科技文化等方面关联甚密。  明代烛种繁多,按制作材质可划分为动物油脂烛、植物油脂烛,混合油脂烛。动物油脂烛主要是蜜烛、虫白蜡烛、牛脂烛、羊脂烛、鱼脂烛。植物油脂烛主要是桕油烛。明代民间使用最多的烛种是混合油脂烛。明代有两种主要的制烛法,一为用模灌脂法,二
学位
晚清,由于外族入侵、西方文化的冲击、有识之士的推动以及人们对新学知识的需求,新学在中国社会得以迅速传播,大量西方书籍被译介到中国。新学书籍的输入,促使晚清出现了一股编纂新学书目的高潮。这些新学书目中包含了众多历史类书目,这些书目作者对西方历史著作的介绍和评价,折射出晚清新学及新史学发展的一些特征。  由于新史学的倡导者们长期经受传统经史之学的熏陶和训练,所以他们经常以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的理论与方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