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静脉畸形的疗效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nme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VM)旧称海绵状血管瘤,是脉管系统发育异常而产生的血管结构畸形,全身任何部位均可能累及,尤其以头、颈、颌面部位多发,四肢和躯干次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脉管畸形之一。静脉畸形大多数出生时即存在,随身体发育等比例生长,不会自行退化,研究报道其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根据病变部位和范围的不同,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各有差异,主要临床表现为患处疼痛、肿胀、皮肤色泽改变和出血等,部分病变可发生血管内凝血形成静脉石。静脉畸形可导致明显的外观畸形和功能障碍,病变严重时可能致残甚至致死。目前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加压疗法、药物、硬化治疗、冷冻及射频消融、激光、电化学、铜针留置、手术切除、联合手术等。国际主流观点和国内专家共识推荐血管内硬化治疗为静脉畸形一线治疗方法,但其对回流静脉粗大且丰富的PuigⅢ、Ⅳ型静脉畸形效果欠佳。近年来,激光腔内闭合术在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中已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目前国内一些中心已将半导体激光逐步应用于静脉畸形的治疗中,通过半导体激光产生的高能热效应作用于静脉畸形血管及其回流静脉,使其收缩闭塞,从而达到闭合畸形血管、降低回流静脉流速的目的,提高硬化剂的疗效,但是目前半导体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法治疗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比较半导体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法和单纯泡沫硬化剂法治疗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法在静脉畸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回顾相关文献,进行经验总结,为临床工作者在静脉畸形的诊疗上提供更多的方案。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0年10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选取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应用半导体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的51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将单纯应用泡沫硬化剂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泡沫硬化剂均选用聚多卡醇。根据术中造影对患者进行Puig分型,其中PuigⅠ、Ⅱ型病变回流静脉较少,PuigⅢ、Ⅳ型病变回流静脉丰富。研究组中回流静脉较少者(PuigⅠ、Ⅱ型)27例,回流静脉丰富者(PuigⅢ、Ⅳ型)24例。对照组中回流静脉较少者(PuigI、Ⅱ型)25例,回流静脉丰富者(PuigⅢ、Ⅳ型)20例。分别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记录病灶的部位,根据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结果比较治疗前后病灶的最大直径,对比入院时及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观察皮肤黏膜色泽、功能等的变化。根据疗效判定标准分析以上对比结果,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基本治愈、好转和无效,其中治愈、基本治愈和好转定义为治疗有效,分别计算两组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有效率,并记录随访中的并发症,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VAS评分、发病部位、病灶最大直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VAS评分较入院时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患者疼痛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在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2%(46/51)和94.1%(48/51),对照组分别为64.4%(29/45)和75.6%(34/45),两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有效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回流静脉较少的患者(PuigⅠ、Ⅱ型)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2.6%(25/27)和96.3%(26/27),对照组分别为72.0%(18/25)和88.0%(22/25),两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有效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回流静脉丰富的患者(PuigⅢ、Ⅳ型)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87.5%(21/24)和 91.7%(22/24),对照组分别为 55.0%(11/20)和 60.0%(12/20),两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有效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有效率更高。3.治疗期间研究组发生皮肤破溃2例,局部色素沉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8%(4/51);对照组发生皮肤破溃1例,局部色素沉着1例,出现皮疹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7%(3/4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半导体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法治疗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对比单纯泡沫硬化剂法,其治疗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2.半导体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法在治疗回流静脉丰富的静脉畸形(PuigⅢ、Ⅳ型)方面较单纯泡沫硬化剂法效果更佳。
其他文献
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能够参与调节癌细胞的生物学过程。LNC-PTN-1:2被发现在甲状腺癌细胞与正常组织之间表达量存在差异,但是其对于甲状腺癌的具体临床意义以及生物学功能尚未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结合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以及基础实验来研究LNC-PTN-1:2基因在甲状腺癌中的临床意义以及生物学功能。方法1.从TCGA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EER)数据库构建甲状旁腺癌(parathyroid carcinoma,PC)患者预后的可视化模型,并结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PC队列对模型进行验证,并应用模型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方法从SEER数据库下载2000年至2018年期间诊断为PC的患者临床资料,
学位
目的比较经皮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良性囊实性与实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研究射频消融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9年9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证实为良性甲状腺结节(Benign thyroid nodules,BT
学位
学位
第一部分下调HSP27对AS-TM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目的:本实验将利用基因沉默技术来研究HSP27对砷致HaCaT恶性表型细胞(AS-TM细胞)的影响。方法:1.将HaCaT细胞培养于含砷浓度为100nM/L的完全培养基中,180天后收集制备AS-TM细胞。2.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aCaT细胞和AS-TM细胞中HSP27的mRNA表达水平。3.实验细胞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是:
学位
背景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新增癌症患者接近2000万例,每年大约有1000万人因癌症死亡。在这些癌症中,结直肠癌分别以10%和9.4%的占比,排在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三位和第二位。目前,直肠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了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阶段,治疗方案很大程度上是由患者就诊时的分期决定的。而外科治疗仍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以根治为目的的治疗方案的基石。在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中,以往以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为主,但不能保
学位
背景与目的据文献报道,全世界的癌症发病率中,肝癌位居第三,同时也具有较高死亡率,这使得人类的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布-加综合征是指肝静脉内血液瘀滞并伴有下腔静脉高压的一类疾病,多表现为腹水、高热等,后可逐渐进展为肝硬化,继而向肝癌转变。肠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利用肠-肝循环瘀滞在肝脏内,可对肝细胞造成损伤。随着肠道菌群新兴热点的提出,肠道菌群成为研究疾病的新方向,但肠道菌群对于布-加综合征合并肝癌的相
学位
背景和目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肝癌是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前列,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在过去的15年中,肝癌的全身治疗方案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联合使用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介入治疗提高了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然而,虽然接受全身性药物治疗的患者生存
学位
背景和目的:肝门胆管癌(Hilar-cholangiocarcinoma,HCCA)是外科临床实践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CCA也是最为普遍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截至目前为止依然是作为HCCA的各种治疗方案中最优先考虑的选择。根治性的手术治疗也是目前为止唯一存在根治HCCA的可能性的治疗手段。HCCA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对其根治性手术治疗的预后有着重要影响。存在淋巴结转移已被证实是影响HCCA
学位
目的通过总结191例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探索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旨在为早期预防及诊治乳腺癌骨转移作出指导,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91例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通过电话追踪、查阅住院信息及门诊检查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31日。整理患者资料:①确诊乳腺癌的年龄、确诊骨转移的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