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生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实证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稳定的强劲动力。而民生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休戚相关: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通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健全的医疗保健体系等等,能够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稳定居民消费预期、增强居民消费意愿。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以此作为实证研究的理论依据。其次,对我国财政支出的民生化进程和居民消费需求变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民生财政支出各重点领域(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三农”)普遍存在支出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而我国居民消费增长慢于经济增长,居民消费率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下降,且存在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然后,利用我国从1998-2011年十四年来民生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实际运行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别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定量分析我国民生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民生财政支出对我国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具体而言,我国民生财政支出每增加1%,会带动我国居民消费增加0.264%。但从系数上来看,我国民生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明显超过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我国民生财政支出每增加1%,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别增加0.268%和0.033%。而就我国民生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民生财政支出各项目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及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均存在着显著的挤入效应,并且各项目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普遍大于其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其中对居民消费作用最为显著的是社会保障支出,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每增加1%,会分别带动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及居民消费总额增加0.717%、0.406%和0.630%;其次是教育支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每增长1%,会带动我国城镇、农村居民及居民消费总额分别增长0.649%、0.353%和0.572%;然后是“三农”支出,我国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每增长1%,会带动我国城镇、农村及居民消费总额分别增长0.564、0.295和0.499个百分点;而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作用最为微弱的是医疗卫生支出,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增长1%,仅能带动我国城镇、农村及居民消费总额增长0.561、0.274及0.475个百分点。  最后,针对我国民生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上述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以改善民生为导向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并以此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找到一条既能够有效改善民生、又能够有力扩大内需的良性发展道路。
其他文献
20年来,我校一直坚持开展文学社活动,办好文学社社刊,是因为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作文不仅仅是知识或者能力,单凭讲授或者机械训练,都无益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
期刊
林业是农业的基础产业,更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苗木是林业发展的生产资料和物质基础,优质的苗木则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农业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征化的事实现已广泛存在于
新科电子集团公司新近推出DVD-780PS超级数字逐行扫描DVD。这种新的高画质逐行扫描DVD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也只是时尚产品,国际DVD市场依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图像的数字逐
本文着重研究了对传统的K-means算法它在银行客户分类方向的应用与实现.首先介绍了数据挖掘的基础理论,然后介绍了聚类分析算法的基础理论,详细介绍了K-means聚类算法,分析了
温室气体排放是地球上最大的公共产品。从总体上看,一国碳排放的减少对地球产生的是正的外部效应,反之就是负的外部性。但是,具体到一国经济来说,碳排放的减少并不一定就是福利。
在当今这个时代,“IP”产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其在社会中影响力也愈来愈深.而其蓬勃发展背后,必然会有一些问题流露出来,譬如之前电影 《叶问3》 的票
在西南地区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时,为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需要考虑解决的重大技术课题就是降低地下水位.管井降水因具有井距大,易布置、 排水量大、 降水深、 抽水设备简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机械加工工业的技术水准要求也越来越高,机械加工水准的高低又是由机械加工工艺水平的高低来决定的.机械加工工艺水平对加工产品的精度有重
现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这样的成绩与外资大量流入密不可分,自1987年的改革开放,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讲话,至2001年中国加入WTO,到如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