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因子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后健侧早期神经根性疼痛相关性及氯雷他定缓解疼痛的疗效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jc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测量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后患者静脉血及伤口引流液中不同炎性介质的浓度,分析不同炎性介质浓度在发生TLIF术后早期健侧根性疼痛患者与无症状患者间是否存在差异。并通过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评价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在治疗TLIF术后早期健侧神经根性疼痛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术后早期疼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城中院区脊柱外科行TLIF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TLIF手术并同时行健侧的神经根减压。将发生术后早期(手术当日至术后1月)健侧神经根性疼痛的患者纳入症状组(n=19),同时间段接受同一术者手术操作未发生术后早期健侧根性疼痛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19),分别收集两组患者术后1-3天的静脉血与引流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其中前列腺素2(prostaglandin E2,PGE2)、组织胺(histamine,HIS)、缓激肽(bradykinin,BK)、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在静脉血与引流液中的浓度,分析不同炎性介质浓度在两组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收集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城中院区脊柱外科行TLIF手术后出现健侧神经根性疼痛的患者16名,使用随机编码后分为2组,观察组接受常规消肿、止痛等对症治疗,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每日口服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10mg。采用VA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第1-3天、1周、2周、4周健侧神经根性疼痛情况,通过分析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来进一步验证HIS在TLIF术后健侧早期神经根性疼痛发生中的作用。结果:共有137名患者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我科接受TLIF手术,其中19名患者发生术后早期健侧神经根性疼痛,经过对比手术前与手术后X线、腰椎CT及腰椎MR等检查,出现健侧神经根性疼痛的19名患者均排除因手术操作因素导致的疼痛,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操作过程中均未过度牵拉健侧神经根,另有19名无症状患者被纳入观察组。两组患者静脉血及术后引流液中不同炎性介质ELISA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无症状组,症状组患者静脉血中的PGE2浓度在术后3天均升高,引流液中PGE2浓度在术后第2天升高,术后第3天下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引流液中PGE2浓度在术后第1天无显著差异(P>0.05);症状组患者静脉血中HIS浓度在术后3天均低于无症状组,引流液中HIS浓度均高于无症状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症状组患者静脉血中BK浓度在术后第1、第2天均低于无症状组,术后第3天高于无症状组,引流液中术后第1、第3天高于无症状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症状组患者静脉血中5-HT浓度在术后3天均高于无症状组,引流液中术后第1天高于无症状组,术后第2、第3天均低于无症状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后续干预性实验共纳入患者16名,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术中操作损伤,术后复查未发现椎弓根螺钉置入错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融合节段数、手术出血量及术后伤口引流液引流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健侧下肢疼痛在术后1-2周最为严重,疼痛在术后4周内逐步缓解;实验组患者健侧下肢疼痛在术后1周内达到顶峰,后疼痛逐步缓解。实验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1-2周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TLIF术后发生健侧早期神经根性疼痛的患者手术节段局部炎性介质浓度升高,证明炎症反应在该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HIS相较其他炎性介质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对发生TLIF术后早期健侧根性疼痛的患者使用抗HIS药物氯雷他定可有效缓解症状。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为特征的代谢性骨骼疾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有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的发病因素与破骨吸收和成骨分化所维持的骨稳态失衡有关。近年来,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种类繁多,主流的药物大多从两个方向发挥作用即:抑制破骨吸收过程或促进成骨形成过程。然而,其严重的副作用和价格等问题仍使其有待寻找更优的解决方案。自噬过程对真核细胞的生理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噬是以自噬
学位
目的:尿酸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结石成分之一。既往有研究显示,尿酸结石患者的年龄、结石的CT值、尿液PH值及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等与非尿酸结石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经结石分析确定结石成分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结石部位、发作情况、结石的CT值、尿液PH值、血尿酸、血糖等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从而筛选出来独立预测因素。将经过分析确定为
学位
目的:分析评估三维可视化技术(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3DVT)在肝门恶性狭窄患者可切除性及术后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06月-2021年06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50例肝门恶性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应用方法进行分组,术前使用3DVT纳入3DVT组,术前行传统影像学检查进行手术规划纳入2D组。入组人员均行腹
学位
本文报道1例混合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诊疗,病变累及黏膜层、肌层和浆膜层,食管、小肠和结肠均受累。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糖皮质激素依赖,停药后病情反复发作。期望此病例的诊治经验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罕见类型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认识。
期刊
目的 探讨骨水泥的灌注时机和灌注量对囊袋成形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取新鲜尸体胸、腰椎椎体,置入骨填充囊袋(bone-filling mesh container, BFMC;额定容积2 mL),分别按骨水泥混合后4 min灌注3、4、5、6 mL,骨水泥混合后4、5、6、8 min灌注4 mL分组,每组随机分配3个椎体。通过椎体的X线片、CT和骨水泥重建图像等影像学表现对结果进行评估。测量调整后CT
期刊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腘绳肌腱和腓骨长肌腱进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短期疗效,同时探究应用腓骨长肌腱是否会影响供腱处踝关节的功能,为临床选用自体肌腱移植物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提供参考。方法:将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样本分为两组:对照组:腘绳肌腱组(HT组)25例和实验组:腓骨长肌腱组(PLT组)25例。患者入院后围手术期处理相同,手术分别应用腘绳肌腱和腓骨长肌腱进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随访3个
学位
背景: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长度超过200nt的RNA,不编码基因,却可通过多种方式在癌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LncRNA MALAT1被发现在多种肿瘤中存在差异表达,然而其在肠道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甚少,有待进一步探究。目的:探讨LncRNA MALAT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观察其对SW620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究
学位
背景: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一种常见的胆管恶性肿瘤,其以胆管细胞的分化为主要特征,依病变位置分为肝内、肝门部及远端胆管癌。CCA侵袭能力极强且容易经胆管、淋巴结等转移,故CCA患者预后均较差,以往常常考虑化学治疗,但因疾病高纤溶性和癌周肿瘤微环境的存在,使得CCA的化疗敏感性大大降低,目前治疗这种疾病的首选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据统计,手术治疗后患者五年生存率仍相当低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周期性机械应力,外源性BMP-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2,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复合壳聚糖微球纤维蛋白凝胶支架在构建组织工程髓核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髓核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在周期性机械应力、外源性BMP-2单独或联合使用条件下,应用CCK-8、RT-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
学位
背景随着肥胖的全球大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袖状胃切除术对于减轻肥胖患者的体重有明显的效果,近年来研究发现,袖状胃切除术还可以改善与肥胖相关的2型糖尿病及NAFLD,但具体的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目前仍较少。通常认为NAFLD的发病与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密切相关,而袖状胃切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