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细根的空间变化与季节动态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shqcd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森林环境中根系的生理生态过程直接影响着树木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分配,对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有决定性的作用。但人们对它的了解较少,特别是对同一地区不同海拔的细根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状况了解更少。本文研究了中亚热带武夷山不同海拔的四种不同植物群落(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矮林,高山草甸)细根生物量、细根比根长、细根根长度、细根表面积密度、细根体积密度等的时间与空间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的关系,并对细根的各指标与土壤呼吸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1)不同林分0~25cm总细根(活细根+死细根)现存生物量为高山草甸12.08K/m3>针叶林9.74Kg/m3>矮林4.41 Kg/m3>常绿阔叶林4.01Kg/m3。高山草甸两土层内活细根和死细根的比根长、根长密度、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都高于其他三种林分。在两土层内各林分活细根比根长、根长密度、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都高于死细根比根长、根长密度、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p<0.01)。 (2)各林分活细根与死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在0~10cm土层内均高于10~25cm土层内。各林分0~10cm土层内活细根生物量占0~25cm土层内活细根生物量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矮林84.8%,草甸83.0%,常绿阔叶林80.8%,针叶林77.8%。各林分0~10cm土层内死细根生物量占O~25cm土层内死细根生物量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草甸69.1%,矮林68.7%,常绿阔叶林64.9%,针叶林60.1%。活细根生物量、总细根生物量(活细根+死细根)在0~10cm与10~25cm土层内都成极显著差异(p<0.01)。 (3)各林分在0~10cm、10~25cm两土层中的活细根、死细根0-2.0 mm径级的细根对细根总长度、总表面积、总体积的贡献最大。其中0-1.0 mm径级的细根占的比例比1.0-2.0mm径级的细根高。大于2.0 mm径级的细根长度只占细根总长度的很小一部分。 (4)各林分0~10cm土层的活细根生物量都是在秋季最高。常绿阔叶林峰值为3.48 Kg/m3,针叶林峰值为9.19 Kg/m3,矮林峰值为4.40 Kg/m3,草甸峰值为14.86Kg/m3。本次研究的四种林分细根生物量、比根长、根长密度、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定的季节动态,有些林分的一些指标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大部分林分指标没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各林分两土层内的细根各指标表现出不完全相同的季节规律。 (5)各林分土壤呼吸速率与活细根或死细根生物量、比根长、根长密度、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都无显著相关性(p>0.05)。
其他文献
  城市交通与城市形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阿勒泰山地、带状河谷城市地理特征,本文提出在阿勒泰中心城区构建"公共交通+步行交通"为主导的交通结构,采用"四重轴
  山地城市的居民出行特征受特有地形地貌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的影响,与平原、微丘城市有较大的差别。本文首先从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和城市尺度三个方面分析了西南山地中
会议
  本文通过探讨国内外城市综合管沟规划的理论研究、实践经验和政策措施,以促进城市工程管线可持续规划建设为前提,进行相关综合管沟规划标准的经验总结;针对山地城市环境特点
  本文针对山地城镇地震灾害的特点,结合Arcgis技术应用,着重考虑次生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避难场所的交通可达性,提高了避难场所选址的安全性及其布局的合理性,从避难场所的角度为
大型海上人工岛的沉降计算与分析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成败,开展人工岛的长期沉降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意义。本文针对某在建大型人工岛地基的长期沉降特性进行了大量试
  探索并实施高效的土地管理方法与政策,协调优化人地关系,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我们分别从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等土地管理的四个方
会议
  城市水文效应是指城市化所引起的水文变化,以及它对水文环境的干扰或影响。城市建设对水文环境的扰动具体包括隔断降雨入渗下垫面、改变天然汇水方式、打破水文环境地景格
会议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虽然只有五十多年,但其发展速度非常快,正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厂房、高层和超高层、桥梁和地下等结构中。目前,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理论
边坡稳定性分析在岩土力学学科中是重要的理论课题,同时也是工程中重要的实践课题。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常用极限平衡条分法,并通过算例对常用极限平衡条分法
随着绿色建筑和低碳节能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光伏屋面一体化工程的发展已逐步成为一种趋势。目前,对安装于屋面上的光伏组件的计算多以静力计算为主,动力分析研究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