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塑料与生物质典型组分等离子体气化氯的释放特性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引发高度关注,废塑料是其主要成分,包括25%的聚氯乙烯(PVC)和11%的聚乙烯(PE)等。等离子体气化作为新型危废处理手段,近几年逐渐走进人们视野。处理废塑料时添加生物质成分,有望提高燃气品质,且降低环境风险。但由于原料含有氯,难以避免氯腐蚀问题,对设备运行造成威胁。本文以废塑料PVC和PE模拟医疗垃圾、木屑为原料开展等离子体气化试验研究,结合单因素影响评价和冗余分析(RDA),探索功率(16~24 k W)、混合比(PVC/PE占比0~100%)、水碳比(0.2~1.8)等不同气化参数对氯迁移转化的影响机制,并用Factsage对氯产物进行机理探究,旨在研究氯的迁移转化规律,以期揭示等离子体气化氯释放特性。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1)在PVC气化过程中,功率由16 k W增至24 k W时(水碳比为1.0),气态氯含量由63.29 mg/m~3降至46.57 mg/m~3,水碳比由0.2增至1.8时(功率为20 k W),气态氯含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并在1.0时达到最大值48.84 mg/m~3,液态氯赋存形态为氯苯、邻二氯苯、1,2,4-三氯苯、1,2,4,5-四氯苯、苄基氯、五氯苯以及六氯苯;在木屑气化过程中,功率由16 k W增至24 k W时(水碳比为1.0),气态氯含量由25.38 mg/m~3增至37.65 mg/m~3,水碳比由0.2增至1.8时(功率为20 k W),气态氯含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并在1.0时达到最大值27.66 mg/m~3,液态氯赋存形态为甲基氯、间氯苯甲醚、9,12-十八碳二烯酰氯。(2)在PVC与木屑混合气化过程中,PVC占比从0%增至80%,发现PVC与木屑存在协同作用,气态氯含量均值为46.79 mg/m~3,高于单质气化线性加权的均值41.58 mg/m~3,归因于PVC析出的HCl充当酸催化剂促进纤维素分解,增大HCl排放量;在PE与木屑混合气化过程中,PE占比从0%增至80%,PE与木屑仍存在协同作用,气态氯含量均值为35.88 mg/m~3,高于单质气化线性加权的均值30.19 mg/m~3,可能是生物炭的存在促进了PE自由基降解过程中的氢转移过程,增大了HCl的排放量。(3)PVC与木屑共气化的Factsage模拟结果显示:主要含氯化合物为:HCl(g)、KCl(g)、(KCl)2(g)和KCl(s)。在特定范围内,增大PVC占比,会促进KCl(s)的分解和HCl(g)的生成,并降低产物中(KCl)2(g)的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KCl(s)逐渐降低,主要形成产物有KCl(g)和(KCl)2(g),HCl(g)含量先增大后减小。
其他文献
污泥的高效处理处置一直是环境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高温热解方法将污泥制备成生物炭是一种废物资源化利用途径。污泥生物炭具有作为催化材料的潜质,但将其开发为新型电极材料应用于电催化领域亟待研究。本研究利用市政脱水污泥作为原材料,通过高温碳化热解法制备污泥生物炭(SAC)电极材料,考察了其在电催化还原过程中的应用。本研究首先通过热解固化方法制备出自支撑杂原子掺杂污泥生物炭电极材料。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得到
学位
<正>1.文中注释全文连续注码,样式为[1][2][3],主要参考文献列于正文之后;引用同一文献在首次出现后样式为“同注[×]”,非直接引用为“参见注[×]”,并根据需要标注页码。2.引注符号对全句的引用,引注符号置于句号、问号等标点之后。对句子部分内容的引用,引注符号置于该部分之后;对句中字词的直接引用,引注符号应当紧接引号,置于其他标点之前。
期刊
<正>近年来,历史学科的重要教学价值已逐渐显露,并成为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采取科学的历史学科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高效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与价值取向。但就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来看,部分教师存在没有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情况。鉴于此,本文将主要围绕分层教学法展开论述,首先分析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继而
期刊
目前,财务管理信息化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应用,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也认识到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积极应用这一管理手段。文章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够推动国有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推动企业的发展。
期刊
在碳中和背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针对有机胺溶液在碳捕集过程中存在的高能耗和降解问题,电化学介导胺再生(EMAR)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碳捕集技术,原理是利用Cu(Ⅱ)和吸收剂之间的络合实现二氧化碳(CO2)的释放。使用吸收解吸实验装置,测量了9种吸收剂的CO2吸收解吸性能。发现伯、仲胺溶液相对叔胺拥有更好的吸收性能,但在传统热解吸方法下再生效率不高,具有很大的
期刊
柔性生物膜载体常作为填料悬挂于生态浮床等构筑物下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附着表面。目前柔性生物膜载体对水质净化效果影响研究集中在载体类型和悬挂密度等方面。本论文在柔性载体优选基础上,通过改变载体悬挂方式(如螺旋式悬挂)提高载体上与水质净化相关的微生物数量,达到提升水质净化效果的目的。此外,水生植物根系对载体表面附着的生物数量和菌群结构的影响是调控水质净化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本论文研究柔性载体的悬挂方式
学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典型的化学污染物。当前,生产、生活中VOCs的大量排放给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成为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关注的热点。众多VOCs控制技术中,吸附法由于节能、高效、工艺成熟已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吸附剂的类型和性质是吸附技术的关键。近年来新兴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丰富且易于功能化,是一种有潜力的VOCs吸附剂。然而,多数MOFs含有重金属
学位
生物质资源是目前最有应用价值的可再生碳源,具有储量丰富和价格低廉等优势。γ-戊内酯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被研究者广泛研究。γ-戊内酯可以作为溶剂、燃料、合成精细化工产品的中间产物等等。根据文献报道,高效的催化剂需要具有酸性和加氢活性。因此,我们利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硫化物催化剂用于乙酰丙酸乙酯催化转移加氢制备γ-戊内酯的研究。论文首先制备了负载在不同载体上钼基硫化物催化剂,结果表明MoS2/AC
学位
随着人们对于自身健康问题的逐渐重视,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成为了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热点,目前我国的自来水厂采用的消毒工艺多为氯化消毒和氯胺消毒等,在这类消毒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经过研究发现,使用氯化消毒通常会产生氯化消毒副产物,氯胺消毒则会产生含氮类消毒副产物,其中以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最为典型,为了有效的降低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D
学位
为解决厌氧消化污泥的处置问题,将污泥热解制备成生物炭,将其作为吸附材料用于地表水农药污染治理。在500、600、700℃下热解制备污泥生物炭,解析热解温度对生物炭性质的影响;揭示污泥生物炭吸附单溶质三环唑和二氯苯氧基乙酸(2,4-D)的影响因素和吸附机理;探究污泥生物炭同步吸附三环唑和2,4-D的影响因素,并讨论其竞争吸附机制。研究成果对解决地表水农药污染问题与污泥资源化利用有重要意义。在500、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