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黄化矮小基因GmYLD1克隆及在抗疫霉菌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o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诱变育种是农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方式之一,本实验室前期建立了大豆EMS诱变突变体库,获得了大量的用于重要功能基因挖掘和分子育种的突变体。在突变体库中筛选得到一个黄化弱小的突变体Gmyld1。前期已经对Gmyld1进行了遗传分析,确定它们是单基因控制的隐性纯合突变,并初步定位了该突变位点。在此基础上,对Gmyld1进行突变基因精细定位、等位系构建、基因功能鉴定研究及RNA-seq分析,为进一步揭示该基因功能的调控机制,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高产、抗病新品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过程及实验结果包括:1、大豆黄化突变体Gmyld1的表型鉴定农艺性状及考种数据分析表明,与野生型大豆荷豆12(H12)相比,突变体Gmyld1表现出叶片黄化的表型。其幼叶呈金黄色,随着叶片成熟,叶色逐渐转为浅绿色叶。Gmyld1株高较矮,节数、单株结荚数、单株粒数均减少,但种子大小以及百粒重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Gmyld1叶片色素含量减少,叶绿体类囊体排列紊乱,基粒片层数较少。石蜡切片比较发现,Gmyld1茎顶端生长点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折时间要晚于野生型。2、Gmyld1突变基因精细定位及克隆实验室前期遗传分析确定该突变性状受单个隐性核基因控制,并利用Gmyld1与Williams82杂交的F2代群体粗定位确定突变基因位于20号染色体0.90Mb区间内,并利用Gmyld1回交F2群体进行了 BSA测序。本研究进一步经过扩大F2:3代群体,利用1564个突变单株,将突变基因精细定位在20号染色体的68kb区间内,该区间内包含6个注释基因。对Gmyld1及野生型中6个候选基因测序比对发现,其中一个候选基因GmYLD1基因CDS的+1629碱基位点发生碱基C-T的替换,导致其编码氨基酸由P(脯氨酸)-S(丝氨酸)。BSA-seq数据分析获得1个候选区间,总长度为2.27Mb,发生非同义突变的SNP位点有3个,其中Gm YLD1基因CDS的+1629碱基位点正是三个非同义SNP位点之一。推测该位点突变是引起了大豆叶色黄化的原因,该基因为调控叶色的候选基因。序列分析发现,GmYLD1属于R家族的抗病基因GmNB-ARC-LRR1。亚细胞定位发现,GmYLD1编码的蛋白质位于细胞质中,且Gm YLD1的同源基因主要位于大豆、菜豆和蒺藜苜蓿类豆科植物中。3、候选基因GmYLD1的功能验证Gmyld1等位系的筛选及分子鉴定:为进一步验证通过图位克隆分离的Gm YLD1的准确性,本研究从EMS诱变突变体库的M3代(黄叶:绿叶=1:3)株系中筛选了 8株黄化弱小的突变体,并对这些突变体进行GmYLD1序列比对,发现除1株与GmYLD1突变位点相同外,其他7株分别在GmYLD1 CDS序列不同位点发生不同核苷酸突变:666位T-C、816位 T-A、906 位 T-C、930 位 A-T、1164 位 A-T、1209 位 G-A、1288 位 C-T、1392 位 C-T,表明它们是Gmyld1等位系。GmYLD1编辑植株的构建及分子鉴定:将GmYLD1的CRISPR-Cas9载体pGmYLD1-Psc1通过农杆菌转化法转入大豆荷豆12中,经Basta筛选及基因片段测序,获得4个转基因T1代株系,共24株编辑植株,其中6株叶色呈黄色,表明GmYLD1-Psc1编辑植株出现了 Gmyld1的叶黄化突变表型。Gmyld1恢复系的构建及分子鉴定:将过表达载体p35S::GmYLD1通过农杆菌转化法转入大豆突变体Gmyld1中,经Basta筛选和PCR鉴定,获得4个p35S::GmYLD1 in Gmyld1的T1代大豆株系,共36株,其中8株叶色呈绿色,其GmYLD1片段序列出现双峰,GmYLD1基因整合进Gmyld1基因组,表明GmYLD1过表达恢复了Gmyld1的叶黄化表型。4、GmYLD1基因在抗疫霉菌的作用GmYLD1是R家族的抗病基因,为此对Gmyld1及野生型进行了疫霉菌侵染实验。使用疫霉菌孢子悬液注射H12和Gmyld1的叶片,发现与野生型H12相比,Gmyld1子叶水渍状病斑面积较小,且白色疫霉菌丝分布少。台盼蓝染色发现,与H12相比,Gmyld1染色区域明显减小,死亡率小于对照,表明突变体Gmyld1对疫霉菌具有较强的抗性。为了揭示该基因调控抗疫霉菌的分子机制,对突变体Gmyld1和H12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Gmyld1中上调表达基因511个,下调表达基因265个。其中抗病相关基因有39个,上调表达31个,下调表达8个。另外,在α-亚麻酸合成代谢途径、MAPK信号通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植物-病原菌互作通路中多个基因出现表达差异,上述结果为进一步解析Gmyld1调控抗疫霉菌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折衷效应作为情景效应的一种,它描述的是在只有两个选项的二元选择集当中引入第三个选项(诱饵),其会影响决策者的选择偏好。其中引入的第三个选项会使二元选择集的其中一个选项成为中间(折衷)选项,并且使中间(折衷)选项的份额显著增加。因此,学者将折衷效应定义为消费者在面对至少包含三个选项的选择集时,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中间或折衷选项的情况。由于折衷效应在解释消费者选择行为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因
学位
CIB3属于CIB家族蛋白,该家族包括四个成员,CIB1、CIB2、CIB3、CIB4,除CIB4外其余三种蛋白均在内耳中有较高表达。其中关于CIB1研究较多,其参与有丝分裂、细胞凋亡、血管生成等过程。CIB2是一个重要的耳聋基因,在小鼠中敲除其同源基因会导致小鼠听力严重受损。而关于CIB3则尚无系统的功能研究。本文正是围绕CIB3在小鼠听觉和平衡觉中的生物学功能进行的初步探讨。我们首先利用CRI
学位
诱变育种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遗传改良技术,使用EMS诱变技术可获得大量大豆突变体,为研究大豆基因功能和分子育种提供良好遗传材料。株型与农作物产量密切相关,矮生大豆可用于提高种植密度。利用矮化突变体分离大豆株高调控基因,深入解析其调控的遗传规律和分子机制,可以为作物育种提供标记基因和参考。本论文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山东省高产优质品种“菏豆12号”(Hedou 12,H12),获得矮化突变
学位
目的 分析武义县农村女性宫颈癌筛查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21年参加农村两癌筛查的68 799例妇女的筛查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武义县农村女性宫颈癌的影响因素。结果68 799例筛查对象中,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阳性者8 900例,占12.94%。接受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者861例,占比1.25%;宫
期刊
目前,我国正处于进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时期,实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双轮驱动”战略已成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而高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经济的新增长点,是实施创新驱动的重要支撑产业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源。产业关联性强、带动作用显著的生产性服务业为高技术产业提供多方面服务,提高产业分工协作效率,促使高技术产业向高端价值链转移,反过来,知识技术密集、创新性的高技术产业要求生产性服务业更专业化。两
学位
随着夜经济的不断发展,景观照明通过灯光与环境的高度结合正在逐渐满足人们对于感官和视觉的需求,夜间旅游也正逐渐演变为一种新型游览方式,而这也促进了众多景观照明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但是由于近年来,国内国际的复杂环境导致经济压力不断增加,给众多中小型景观照明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景观照明企业要想在政策改变下脱颖而出,就需要及时改变企业的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发展趋势和竞争环境的改变。上海XL光电公司就是一家专
学位
1998年,全国区域内全面开展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Y市于2000年设立了医疗保险经办服务中心,并开始实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由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属于基本社会保障体制的主要部分之一,因此医疗保险基金的风险管理直接关乎着整个国家基本医疗保障体制的顺利运行,以及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及居民百姓的切身利益。随着医保惠民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医疗待遇支出逐年增长等因素,强化医疗保险基金
学位
我国生猪一年消费量为5—6亿头,占所有肉类消费量的80%,随着我国居民对肉类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生猪产业发展对缓解需求有积极作用,同时能稳定民生水平。由于散养户退出明显,使得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有所提高,未来规模化养殖会成为主要趋势,随着规模化提高、生产成本增加、耕地资源稀缺、居民肉产品需求增加,机会成本增加和环保鉴证等因素影响,等现象的表现,对我国生猪生产布局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优化生
学位
LOXL3属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家族成员之一,该家族共有LOX,LOXL(1-4)五个成员,每个成员都有高度保守的C端序列以及变化的N端。主要功能是催化氧化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发生交联并组成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除此之外,变化的N端序列可能也赋予他们独特的新的生物学功能。有研究表明LOXL3基因的错义突变会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Stickler综合征家族中两兄妹患病,并且
学位
土壤酸化是全球范围内限制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铝(Al)作为酸性土壤限制作物生长的一个最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抑制根系的生长。植物在长期驯化过程中演绎出不同的耐铝毒机制,主要包括外部排斥和内部耐受机制,其中前者占据主导。研究表明,拟南芥中ALMT1介导的根系苹果酸分泌在植物耐铝调控中起到关键作用。一些参与ALMT1上游调控的转录因子例如STOP1、CAMTA2和WRKY46等具有重要作用。此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