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吸入疗法在新生儿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kylong5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 PPHN)是由于生后胎儿肺血管压力的持续性升高,使胎儿循环无法正常过渡到新生儿循环,当肺血管压力超过体循环压力时,体内大量未氧合血经动脉导管及卵圆孔水平右向左分流,而导致新生儿青紫,持续性低氧血症,吸入高浓度氧进行治疗,患儿紫绀仍不能缓解。PPHN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里较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在活产儿中的发病率为0.1%-0.2%,病死率高达25%-50%,也是目前医疗问题的研究热点之一。吸入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降低肺动脉高压疗法,因其无创,效果佳,而成为目前国内外治疗PPHN最常用的主要手段。尽管如此,仍有近40%的患者对该法无效,因此,寻找一种新型治疗方案迫在眉睫。20世纪中叶以来,国内外研究发现,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这种双原子可燃气体,可由体内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 HO)氧化分解血红素产生,由此,展开了对内源性CO产生机理及作用的研究。近年来,研究发现CO具有抗炎症、氧化、增殖、细胞凋亡等细胞保护功能,其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舒张血管的功能或对PPHN治疗有效,内源性HO/CO系统可能参与了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但众所周知,CO亦是一种化学窒息剂,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远远强于氧气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从而阻止血红蛋白将氧气运输到各组织器官,进而导致机体缺氧窒息。权衡CO对新生儿危重病的重要的潜在效用和其毒性,研究有必要对CO应用于新生儿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探索。本实验即是基于此目的,研究CO吸入疗法在新生儿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同时探讨CO对机体的抗炎和抗氧化效益,为进一步研究CO吸入疗法作为新生儿危重病的新型治疗方案提供先决条件。考虑到新生儿危重病诸如PPHN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以及CO中毒者都或需上呼吸机,研究同时进行了对呼吸机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和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在呼吸支持中的疗效比较。方法:第一部分:CO吸入疗法对足月肺炎新生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1.24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盲法随机分成4组,分别予以50、60、70、100ppmCO吸入2h,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碳氧血红蛋白(carboxyhaemoglobin, COHb)浓度,以评估吸入性CO的可行性和安全性;2.测定炎症和氧化参数,研究CO吸入疗法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第二部分:不同经鼻正压通气模式用于拔管后呼吸支持的临床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按照拔管后的呼吸支持模式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196例患儿分为两组,分别是nIPPV组(102例);nCPAP组(94例)。比较两种不同的经鼻呼吸支持模式治疗后,患儿需再次行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的比例。结果:第一部分:CO吸入疗法对足月肺炎新生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1.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终止吸入CO;2.50、60和70ppm浓度的CO吸入组,COHb浓度无显著变化;3.随着CO吸入浓度增加,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 AOPPs)、丙二醛(Malondialdedyde, MDA)、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2, MIP-2)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但在不同时间点以及不同组间无显著差别。第二部分:不同经鼻正压通气模式用于拔管后呼吸支持的临床研究1.nIPPV组:使用天数(6.3±2.8)d,拔管后成功率88.2%(90/102);nCPAP组:使用天数(7.1±2.4)d,拔管后成功率为75.5%(71/94);2.nIPPV组拔管后呼吸支持所需时间较短,且其拔管后成功率高(p<0.05)。结论:第一部分:CO吸入疗法对足月肺炎新生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1.吸入CO疗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是可行和安全的;2.CO可能具有抗炎和改善氧化应激状态的作用;3.吸入CO疗法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开展研究。第二部分:不同经鼻正压通气模式用于拔管后呼吸支持的临床研究1. nIPPV不仅可作为呼吸支持的初始模式,同时可应用于患儿拔管后的呼吸支持治疗;2.拔管后nIPPV组较nCPAP组需要呼吸支持治疗的时间短;3. nIPPV组较nCPAP组拔管的成功率高。
其他文献
上海交大机器人高科技网点实验室 ,经过 1 0多年攻关 ,继研制了装配机器人、焊接机器人之后 ,又开发了缆索机器人、爬壁式石油金属油罐容积检测机器人等 ,填补了我国机器人应
WebQuest 简介:WebQuest 是一个以调查研究为导向的学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部分或所有能够让学习者进行相互作用的信息都是来自因特网的资源,有些甚至还提供了录像参考资料。每一
目的 观察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对象 观察组21例病脑患儿来自我院儿内科病房和儿童医院儿内科病房,正常对照组为健康查体并且
各种遥控器、计算器、便携式游戏机和BP机等电器的操作面板都使用导电橡胶按键,它是操作和接通电路的部件。导电橡胶按键有一层很薄的导电膜,当按键动作时导电膜与其下方的
目的:探索ITP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与调节性T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找出可以预测ITP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的指标;观察ITP患者治疗前后调节性T细胞亚群及常规淋巴细胞亚群
目的:探讨与评价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1998年10月至2001年6月间收治的20例脑脊液鼻漏病人的诊断方法与手术疗效,并根据术中所见漏口情况与
目的 克隆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中S100钙结合蛋白A2 cDNA,构建pSMPUW-Neo-S100A2重组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后,研究S100A2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徙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重组技术构建pSMPUW-Neo-S100A2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质粒经测序正确后,western-blot检测S100A2蛋白表达水平变化,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徙能力的改变.结果 构建的pSMPUW-Neo-S100A2表
培养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在上海市卫生局科技教育处资助下,该课题前期已做了部分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组织了社区护理专业课程计划的研究,
采用以基团间距离、边数为基准的分子距边矢量作为二(口恶)(口英)类化合物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的分子结构描述符,结合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PCDFs的正辛醇/水分
为了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网状支架治疗中的价值,探讨前列腺网状支架治疗前后支架及后尿道形态变化的规律,进一步提高支架治疗的准确性。选择35例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潴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