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例外阴癌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xiao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外阴癌在临床特征及预后方面的差异,探讨影响外阴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统计并分别记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自2008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65例外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根据患者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与是否合并外阴硬化性苔藓(VLS)将患者分为4组,对四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年龄、产次、是否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绝经状态、临床症状(外阴肿物、瘙痒疼痛、溃疡糜烂、无特殊症状)、肿瘤部位(中线型、侧位型)、术后病理(肿瘤大小、分期、浸润深度、脉管浸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研究病因、年龄、肿瘤类型、肿瘤部位、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脉管浸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对外阴癌预后的影响。通过Kaplan-Meier法来计算不同分组的外阴癌患者的生存率,对HPV(+)组与VLS(+)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两两比较时,采用Bonferroni校正和卡方检验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外阴癌的预后多因素时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1.VLS(+)组与HPV(+)组在年龄、肿瘤部位、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浸润深度、临床症状、预后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VLS(+)组患者≥50岁占65.67%,其中68.66%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62.69%为侧位型病灶,58.21%浸润深度>1mm,5年生存率55.20%,预后较差;HPV(+)组患者38.20%无明显自觉症状,<50岁的患者占该组患者的57.14%,40.82%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63.27%为中线型病灶,65.31%浸润深度≤1mm,5年生存率为67.30%,预后较好。2.本研究165例患者死亡19例,复发或远处转移43例,截至随访终止总共存活患者146例。3.单因素分析影响外阴癌预后的因素有:BMI指数、病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治疗方式、浸润深度、肿瘤分期。4.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其中合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以及浸润深度>1mm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9.4%、37.0%和45.1%(P<0.05)。结论:1.不同类型的外阴癌临床特征与预后均不相同。2.合并HPV感染的外阴癌预后较好,但部分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需进行仔细全面的妇科检查或转诊阴道镜来提高早期诊断率。而合并有VLS的外阴癌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差,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与早期治疗。3.合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外阴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背景目前,公开发表的一些医学研究的结果不能被重现以及学术论文被撤稿的问题正在成为生物医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文献的报告质量不佳是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之一。报告质量低的文献会影响读者对研究过程有效性和真实性的客观评价。倾向性评分作为观察性研究中控制混杂偏倚的一种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医学研究中。但是,对应用倾向性评分文献的报告质量及缺失值处理和报告情况的相关研究较少。评估胃癌领域应用倾向性评分文献的报告质
目的:本次研究根据前期的研究成果,选取大鼠心肌(H9C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AFB1诱导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模型,评价Sal在体外对AFB1诱导的心脏毒性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1.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采用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活力变化,确定AFB1最佳诱导损伤的时间和浓度,建立细胞损伤模型。2.实验分组:将H9C2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AFB1损伤组及AFB1+低、中、高浓度S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2019年5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行TKA手术的患者共235名,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患侧膝关节内翻畸形角度、针刺痛敏感度、围术期使用阿片类药物总量、止血带使用总时长、术中松解程度、局部浸润麻醉药物种类及用量,记录术前及术后第2、4天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目的:建立纯度良好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培养模型检测大鼠出生后RGCs发育过程中的Jarid1b的表达变化;建立大鼠动物模型来观察视神经损伤后H3K4me3、Jarid1b的表达趋势,推测Jarid1b可能在视神经损伤后再生修复过程中发挥一定功能,为视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基础依据。方法:首先选取出生6天(P6)的乳鼠,麻醉后取其眼球,解剖获得乳鼠视网膜组织,经消化、筛选及纯化制得
目的:远端胰腺切除术是针对胰体或胰尾部良性、低度恶性和恶性疾病而进行的。最原始、适用最广泛、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是开腹远端胰腺切除术(open distal pancreatectomy,ODP)。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近些年微创远端胰腺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distal pancreatectomy MIDP)正成为大趋势。本文是比较本中心微创远端胰腺切除
目的:探讨miR-210-3p在侵袭性无功能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差异,以及miR-210-3p对MMQ和GH3垂体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预测miR-210-3p的靶基因,并为之进行验证,为侵袭性无功能垂体腺瘤的超前诊断和相关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靶点。方法:1.使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来检测临床收集的20例侵袭性无功能垂体腺瘤(Nonfunctional pitui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经腹膜外与经腹途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1例因膀胱癌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腹膜外途径与经腹途径两组。经腹膜外途径组患者共26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6例。经腹腔途径组35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9例。收集术后90d内并发症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间术后并
研究背景:颅咽管瘤是一种少见的颅内先天性肿瘤。目前大多数学者赞同颅咽管瘤起自胚胎期拉克氏囊残存的鳞状上皮细胞这一观点。其组织病理学为良性肿瘤,但是由于其生长部位特殊且具有易复发的特点,使得该病的治疗仍是学界存在较大争议的话题。既往对该病的治疗侧重于肿瘤是否全切以及患者存活率,几十年来技术的快速发展,患者的死亡率已明显降低,治疗的重心已经偏向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现在已认识到颅咽管瘤患者的术后并发
目的:1)筛查膀胱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间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ularRNAs,circRNAs)。2)验证circEPB41L2在人膀胱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ircEPB41L2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3)研究circEPB41L2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1)收集104例膀胱癌患者手术中的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Circ
目的:本研究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结肠癌患者临床特点,从总生存角度探讨T2DM和血糖水平对Ⅱ-Ⅲ期结肠癌预后的影响,为合并T2DM结肠癌患者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外科接受结肠癌根治性手术,符合本次研究条件的Ⅱ-Ⅲ期结肠癌患者262例。其中观察组80例为合并T2DM的结肠癌患者,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