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猕猴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泛,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猕猴在亲缘上与人比较接近,因此也是重要的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调查和统计是动物生态学,尤其是野生动物种群生态学关注的焦点。
本文研究了海南南湾半岛、深圳内伶仃、浙江千岛湖等猕猴种群动力学问题。在国内首次应用了3S技术搭建相关信化的技术平台,发展了Jiangs(1991)猕猴种群数量调查方法,实现了各变量在同一时、空中的综合分析,使结果更加客观、真实。我们在2007、2008分别对南湾和内伶仃种群数量进行了3次调查,结合历史数据,对研究地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综合分析,初步形成了如下结论:
对于类似于南湾、内伶仃等这样面积相对较小的研究区域,Jiangs的调查方法是相对比较合适的。3S技术在调查样点的设计、数据的检测、结果分析、建立模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在调查区域内,200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南湾有24群猕猴共1532只,其中东段山分布有9群,西段山分布有15群。2007年的调查显示内伶仃有16群,1060只猕猴;200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内伶仃有16群猕猴共1120只。在对植被质量、坡向、坡度、海拔等进行分析发现,南湾和内伶仃猕猴栖息地虽然存在异质性,但并未显著影响猕猴群体分布及群体大小。种群动态研究结果显示,南湾猕猴种群的最大环境容纳量在1800-—1900只之间,内伶仃猕猴种群在1200-1400只之间。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猴群内成年猕猴雌/雄性比受群体数量的影响,是维持种群遗传多样性的调节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