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金融化程度对其出口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多产品出口上市企业的微观证据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8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研究表明,出口行为会受到金融发展的正向影响。然而,伴随着近年来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和实体经济发展增速的放缓,企业倾向于把更多的资金投向金融业,企图通过金融投资获取更大的回报,出现了“企业金融化”行为。这种行为对企业原本经营的实体经济业务产生了正反双向的影响,即正向的“蓄水池效应”,企业通过金融投资管理盈余资金,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从而为实体经济业务提供更多的流动性,对实体经营业务产生正向影响;反向的“挤出效应”,企业将原本用于经营业务的资金用于金融投资,当实体经济需要资金而金融投资不能很快变现时,便会对实体经营业务造成负向影响。对于我国多产品出口的企业而言,出口是企业实体经营业务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企业的出口业务也会受到企业金融化行为上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本文将研究对象聚焦在我国多产品出口企业,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这些企业的金融化对其出口行为的影响。文章利用2008~2015年的多产品出口上市企业的年度数据,通过logit模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企业金融化对其出口行为的影响。文章首先根据企业金融投资资产的期限将企业金融化划分为短期金融化、长期金融化,以及二者加总得来的整体金融化三种类型,并从企业是否选择出口、企业的出口额、产品创新率三个角度代理企业的出口行为。接着,文章通过机制检验、异质性检验,探究企业金融化对出口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在企业不同性质的背景下、不同时间区间中这些影响的变动情况。最后在稳健性检验中,文章通过扩大样本范围、替换衡量金融化的方法、将产品数量和企业产品平均出口额作为被解释变量、工具变量法检验,确保了本文结果的稳健性。研究发现,短期金融化会发挥“蓄水池效应”,促进企业进行出口;长期金融化和金融化整体更多地对企业的出口行为产生“挤出效应”,表现为会降低企业的出口额、企业的产品创新率,对出口行为形成负面影响。形成这种负面影响的主要机制之一是企业的流动性。由于企业的长期金融化和整体金融化会占用企业运用于出口活动的资金,于是通过减少企业的流动性对企业出口行为产生了“挤出效应”。本文还发现,当企业为国企背景时,这些影响都变得不再显著,因为国企背景的企业本身流动性充足,也更容易获得外部融资,因此较少受到流动性对出口业务的制约。本文还分样本期检验发现,在2008~2010年金融危机发生及修复期,短期金融化对企业进行出口决策的正向影响消失,“蓄水池”效应失效。在稳健性检验中,将在样本期无出口行为的企业纳入样本范围、用金融收益衡量法代理金融化变量、替换被解释变量为产品种类数和企业产品平均出口额后,得到的结论基本与基准回归一致。根据本文的结论,要在运用好金融化“蓄水池”功能的同时,认识到金融化的“双刃剑”作用,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对出口产生的“挤出效应”,背离企业经营初衷、将重点集中在金融市场获取利润的倾向。引导企业运用金融化更好地盘活、管理资金,亦严防企业过度运用长期金融工具导致脱实向虚,从而让金融正向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其他文献
企业责任缺失而导致的重大影响事件频发,为企业、国家乃至社会敲响了警钟。2008年以来,有关部门相继颁布政策法规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指出企业可以将实现社会责任作为重要的战略发展任务。尽管目前社会各界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意识及认知都得到加强,但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整体偏低,且近年来还出现下降的趋势,监督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似乎已经成为社会重要共识。互联网的普及为投资者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渠道,那么
学位
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成为全球性议题的当下,我国积极践行“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向,绿色债券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绿色债券在审批速度、政府支持方面具备优势,但我国的绿色债券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相关准则尚不完善,本文旨在研究各“绿色”要素能否顺利传导到定价端。本文搜集了2016年1月-2021年10月发行的公司类绿色债券和同类型的普通债券数据,运用带有固定效应的线性回归模型,一是验证了绿色债券和普通债券发
学位
本文研究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持股对公司现金持有决策及其经济后果的影响,并检验了可能的作用机制。从过往的研究结论来看,QFII可能会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环境、加强公司的预防性动机等渠道,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产生影响。但仅从理论层面分析,QFII持股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是难以确定的。因此,本文选取了2010至2019年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形成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此问题做出
学位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券商声誉对其承销IPO效果的影响。首先对于我国的股票一级市场来说,其虽然在逐渐加强市场化转型,但历史上的行政干预影响仍存在,所以在研究国内券商声誉时直接使用国外文献中常用的券商市场份额和承销量排名作为商誉的代理变量并不适合。不够完善的市场带来的较为严重的IPO抑价现象,导致一级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削弱了一级市场公开募集资金的能力,也导致投资者的在二级市场投机性增强。关于IPO抑
学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问题一直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当政府或者某些监管机构频繁做出某些可以改变公司经营环境的决策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也就随之出现。有文献对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它们发现了相关证据,证明公司投资与企业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是,这些文献大多使用国家层面的EPU指数,无法确切描述中国省际的EPU的区别所带来的影响。而中国幅员辽阔,省际EP
学位
公司股票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证券市场上上市的行为,被称为交叉上市。国际资本间的流动性不断增强,为了获取更多的融资途径,各国企业纷纷选择在国外发达资本市场交叉上市。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在港股上市,或者以ADR、GDR等形式在英美上市的方式,实现多市场融资。但目前A+H股仍是我国交叉上市的最主要形式。自1993年H股青岛啤酒首次在A股上市后,我国交叉上市的行为开始不断增多。一方面历史原因造就的H
学位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逐渐变成热点话题。从最初的考虑来看,企业社会责任旨在通过参与志愿活动和道德导向的社会实践,为慈善活动或慈善性质的社会目标做出贡献。因此,在自然灾害等广泛的经济危机中,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尤其重要和有价值。而长期以来,自然灾害一直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几乎所有省份均面临着自然灾害的负面影响,企业慈善行为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可能会对中国投资者和消费者产生更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自然
学位
近年来,伴随着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等危机事件的频发,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了诸多政策予以应对,这些政策在提振经济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企业不清楚今后的经济环境将如何变化,政府政策又是否会相应改变。在外部环境经常性变化的背景下,企业的融资、投资等决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以此为出发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宏观政策不确定对于市场主体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因此
学位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出口贸易也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与此同时,技术创新活动日益兴盛。但是,由于利益冲突,导致别国可能会对我们实行一定程度的制裁,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着重探讨行业贸易救济案件数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现有文献大多从经济贸易不确定性指数(EPU)和加入WTO前后关税变动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不确定性对我国国内企业的创新活动影响,较少从非关税壁垒之一的贸易救济
学位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行,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变量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研究中国国债利率的预测问题,本文引入了因子增广动态Nelson-Siegel模型(Factor-augmented dynamic Nelson-Siegel model,以下简称“FADNS”模型)。本文研究了FADNS模型的样本内拟合以及样本外预测能力,并与文献中其他模型进行了比较。在实证研究中,本文使用MAE和R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