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4年开始,股权质押规模成上升趋势,单是2015年上半年,两市共有1370家上市公司被其股东进行股权质押融资达6498次,共涉及质押股票1749亿股,按照各股票质押起始日期的收盘价计算,总参考市值达3.15万亿元。2016年开年以来,短短两周市场暴挫20%,质押股票触及警戒线或平仓线的风险陡增。股权质押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来说,是一项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的重要渠道。然而股权质押的背后,却凸显上市公司现金流恶化的现状,特别是中小创的上市公司。市场上涨股权质押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可伴随着市场一路下挫,股权质押带来的爆仓风险陡增。近年来随着实体经济的下行,上市公司资金链问题日益突出,股权质押的系统性风险仍有待释放。当我们对股权质押的各个环节抽丝剥茧后发现,股权质押资金投向存在着差异。从沪深两市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公告可以看出,股权质押资金的投向至少有四个:投向质押股东自身、投向被质押的上市公司、投向第三方以及投向不详。但往往在上市公司所发布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告之中,很难看到对股权质押所贷资金的资金投向进行公布。股权质押资金投向关系着控股股东自身利益,受自身利益的驱使,其股权质押行为会不会存在差异?大股东频繁进行股权质押时,往往对于股权质押的资金用途不做披露,进行高杠杆投资,对被质押公司产生风险,影响公司价值。本文主要从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被质押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价值影响这一角度出发,得出大股东股权质押贷款的资金运用带来的风险,并对大股东股权质押贷款的资金运用进行风险评价,最后除开各种治标不治本的自救措施,从公司内部治理以及外部监管两方面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