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米粉生产过程中的菌相变化及发酵对米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i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粉是一类条状、丝状米制品的统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根据大米浸泡时间不同可以分为发酵米粉和非发酵米粉。发酵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在口感、味道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改善作用。然而发酵是在自然、开放的环境中进行,这样往往导致米粉质量难以保证。本文通过对发酵米粉生产过程各环节的调查,确定影响米粉安全性的主要环节;筛选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株,通过强化模拟发酵,探究优势菌株的代谢特性及在米粉品质中所起的作用,具体结论如下:(1)对米粉生产过程中微生物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确定了米粉生产中微生物指标超标的主要环节:冷却池作为关键控制点,应加强卫生控制和管理,及时清理,避免米粉沉积,给微生物提供繁殖的环境;经高温蒸坯之后直至成品,大部分样品中致病菌未检出;部分成品样品黄曲霉毒素B1超标,应加强对生产中霉菌数量的控制,从而控制黄曲霉毒素B1污染,确保米粉的安全。(2)采用微生物传统培养方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在浸泡发酵过程中菌群分布情况,揭示米粉在浸泡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初步确定发酵过程的优势菌株。两种方法结合,共选出两种乳酸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一种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一种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作为米粉浸泡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3)对从浸泡发酵过程中分离出的发酵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测定其淀粉降解能力、淀粉酶活性、蛋白酶活性,结合SPSS软件分析,筛选出发酵乳杆菌L.f-7、植物乳杆菌L.p-35、热带假丝酵母C.t-3、枯草芽孢杆菌B.s-14作为优势菌株。测定优势菌株单菌、混菌在大米浸出液中的生长情况及产有机酸情况。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共同促进了发酵乳杆菌的生长。对发酵液中有机酸进行测定,其中乳酸含量最高,并且混合发酵后乳酸含量明显增加。(4)利用优势菌株L.p-35、L.f-7、C.t-3和B.s-14进行强化发酵,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对发酵终产物中的代谢物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各强化发酵组和自然发酵组中代谢产物存在显著差异,单独强化接种和复合接种各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代谢产物主成分分析可知,接种L.p-35+L.f-7+C.t-3+B.s-14强化发酵组的主要标志性代谢产物为小分子糖类,小分子糖类的溶出,有利于米粉凝胶品质,并且小分子糖类为乳酸菌生长代谢所需的基本物质。因此强化发酵接种四种微生物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米粉品质。(5)接种L.p-35、L.f-7、C.t-3和B.s-14进行强化发酵制作米粉。结果表明,强化接种L.p-35+L.f-7+C.t-3+B.s-14四种微生物发酵制得的米粉蛋白含量明显降低,淀粉、直链淀粉含量明显增加。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米粉品质在弹性、咀嚼性、爽滑感等方面接近自然发酵,优于其他强化发酵组。强化接种四种微生物进行米粉浸泡发酵时,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有利于提高米粉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正> 资本主义起源是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外学者研究甚久,新说迭出,精彩纷呈。本文仅就个人所见,比较一下各方面的不同论点,进而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讨论。 一、西
140万t/a延迟焦化装置焦化加热炉进行定向辐射改造后,随着原料劣质化严重和设备日趋老化,暴露出运行周期缩短,检修费用大幅增加等问题。结合加热炉的结构特点及运行现状,分析
目的探究预防护理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
网上购物已日渐普及,学生是网上购物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校园二手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本文分析了建立校园二手交易网意义,介绍了校园二手交易网站的主要功能。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推动社会道德进步的同时,确实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新问题,这些新问题难以用以往的社会伦理观解释与调解,因而需要我
基于对2007年长春地区主要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数据,本研究首先进行了样本的统计描述,然后与北京大学课题组发布的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全国范围的统计数据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历史时期,人才起着关键的作用。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则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创新素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竞争环境下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被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大学的竞争不单是国内大学的竞争,更是国际间大学的竞争,一个国家的大学国际竞争力状况如何,与
医疗行业与我们每个人密不可分,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医疗服务逐渐大量化、普及化,社会的进步使得民众权利意识逐步提高,然而,随之而来的不是本应更和谐的医患关系,而是医患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且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当前民办高校发展也面临不少问题,师资问题是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之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