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基高吸水树脂缓释尿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2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膜缓/控释肥料对养分具有可控释放周期长和利用率高等优点,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然而,合成高分子包膜材料降解性能差,会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开发天然可降解、多功能复合材料作为缓释载体,成为本领域研究的热点。淀粉基高吸水树脂是一种复合多功能材料,具有独特的致密立体网状结构,集吸水保水、吸水保墒、养分缓/控释诸多优点于一体,同时,其原料来源广泛、环境友好,可作为一种优良的尿素缓释基材。本研究通过创新的密炼反应体系,制备出淀粉基高吸水树脂缓释尿素,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样品的化学组成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吸水试验、流变测试分别考察了样品的吸水性能和凝胶强度,最后,运用水溶出率试验对样品的尿素缓释性能进行了考察,为淀粉基高吸水树脂在缓释肥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展开,首先,根据尿素的负载次序不同,探索出两种可行的制备工艺路线,并分析阐述了尿素释放机理。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不同淀粉链/支比(G50、maize、waxy)、不同交联剂含量合成淀粉基高吸水树脂缓释尿素的缓释性能。最后,探究了不同引发剂含量以及不同皂化程度对淀粉基高吸水树脂缓释尿素缓释性能的影响。相关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创新的密炼机反应体系,两种制备方法均成功制备淀粉基高吸水树脂缓释尿素样品,具有较好缓释性能。方法1制备的样品M1-SBSAP具有较高的凝胶强度,方法2制备的样品M2-SBSAP具有较好的吸水能力;尿素缓释行为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持续释放阶段及平衡阶段。初始阶段养分释放取决于吸水树脂的吸水性能;后两个阶段养分释放主要由样品的凝胶强度决定。2、不同链/支比淀粉制备的样品吸水性能呈现出G50-SBSAP>waxy-SBSAP>maize-SBSAP的规律;凝胶强度测试结果表明:maize-SBSAP储存模量最大,其次为G50-SBSAP,且这二者的储存模量值差距不大,waxy-SBSAP储存模量较小,较前二者相差很大,随着释放时间的延长,样品凝胶强度逐渐减弱,呈现力学松弛;G50-SBSAP的缓释效果较其他二者更好。3、随着交联剂含量的增加,吸水性能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规律;凝胶强度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凝胶强度随着交联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交联剂含量对样品的缓释性能的影响不呈规律性。4、不同引发剂含量和不同皂化程度样品的凝胶强度和吸水性能不呈现线性规律,实验结果表明,2.5%CAN、100%皂化样品缓释性能较好。
其他文献
氨基葡萄糖(GlcN)是人体关节软骨基质中合成蛋白聚糖所必需的重要成分。它对于人体及动物体的关节健康和身体的免疫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商品化的GlcN全部是来自虾、蟹等
自以去多余产能、降过高杠杆、促经济升级为着眼点的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后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方针,我国并购市场的规模也随之呈现稳定增长的趋
自从Lorenz于1963年首次发现混沌吸引子以来,混沌理论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比如,安全通信、神经网络、非线性电路及数学等领域.对于超混沌的研究是建立在混沌系
薇菜,别称紫萁,是紫萁科紫萁属多年生草本蕨类野生植物,由于多年的人工“野转家”培育繁殖和积累,如今该产品在我国部分地区资源丰富,产量可观,不仅颇受国内消费者追捧,而且
我国是油脂消费大国,人均植物油消费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我国油脂自给率较低,对油脂油料进口尤为依赖。与此现象形成对比的是,我国有大量的天然油料资源未得到有效的
大气散射是自然界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它使得晴朗的天空在白天呈现蓝色,而在傍晚则显得昏黄;它使得近处的场景显得清晰,而远处的场景则显得模糊。同时,大
本文设计了一种紧凑型的应变式一体化多模态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高集成度、多模态化等特点。整个传感器集成于一个通过压电陶瓷驱动的复合型桥式柔顺放大机构中,使其结构紧
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MRF)是一种对磁场敏感、性能可控的新型智能材料。由于其众多优异的性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所以一直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污染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对VOCs的有效处理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环节。目前,利用转轮吸附浓缩-蓄热催化燃烧反应器对VOCs进行矿化处理一种比较通用的技术。但转轮吸附浓缩设备存在床体间易窜气、吸附剂脱落后难修复和整体更换成本高等问题。本文将利用三座固定床式吸附塔来代替转轮吸附浓缩设备,建立一套VOCs气体吸附浓缩-蓄热催化燃烧中试设备,并通过实验结合模拟化研究方法确定了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应用的快速发展及用户需求频繁变更,移动应用功能越来越复杂,项目开发难度也越来越大。传统的应用一体化开发方式只能为应用项目添加相关功能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