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住宅建筑节地策略研究——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ki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正经历着世界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亿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严重不足,而城市化建设又需要占用很多的土地资源,因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必然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选择。城市化的过程必然要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城市居住区用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很大一部分,将会不断增大对城市有限土地的需求,因而绿色住宅建筑的节地问题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中共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绿色住宅建筑的节地策略作为论文的研究方向,建立了“概念及理论研究—系统解析—方法研究—实践探索”的研究路线,对绿色住宅建筑的节地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按照以下思路展开论述。   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土地资源紧缺这一现实国情,从现在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建筑业的发展方向作为背景说明,强调了绿色住宅建筑节地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国内外绿色住宅建筑的评价方法及节地的理论、技术措施进行系统分析,并从中总结出节地研究的方向;最后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及科技手段三个方面分别展开分析,对绿色住宅建筑的节地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已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实际项目进行了应用探索。   作为本文的创新点,本文着重研究了绿色住宅建筑的节地策略,以期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以及绿色建筑的发展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中国城市已经进入“城市病”集中爆发期,其中,内涝灾害是城市化带来的城市型洪水灾害,对经济建设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构成极大的危害。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规划手段
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3亿人;2010年,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2015年末,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数据显示我国于1999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以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山地城市也进行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但随之而来的是城市风貌逐渐趋同、山地地域特色消失、山地城市产生失落空间的问题,城市建设片
城市滨海空间是沿海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建设地段,具有集中展示城市魅力、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和重塑城市活力等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城市的滨海地区在高速发展
中华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其中书院建筑更是其中的一枝独秀,独领风骚,在中华几千年建筑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席位。关中书院是书院建筑中不可多得的存留至今却仍然保持了建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性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自1999年步入老龄社会,未富先老特征日益明显。在全国老龄化发展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国务院提出了“9073”政策,确定了“以居家
莫高窟,由于包含众多佛教洞窟,又被称为千佛洞,位于我国甘肃省西北部敦煌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于前秦时代开始建设,经过南北朝至元代约一千多年的修建与完善,形成了以
笔者在调研重庆地区传统建筑的天然采光过程中,发现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居住文化心理、生活习惯等原因,使得重庆地区传统街区的街巷、院落布局组合趋向于较为紧密和狭小的方式,这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的乡村发展面临日益严重的关于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问题,乡村聚落的空间面临空废化情况日益严重,村庄建设杂乱无序,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等问题,和当下生产生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他们的建筑建设问题不仅与自身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对于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