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以郑州市象湖景观设计为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gen_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景观学视角出发,借鉴国内外旅游学、文化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分类归纳、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基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城市公园绿地的景观规划与设计进行了研究。论文依照景观构成元素在城市公园中的表现形式差异,将融入其中的非物质文化归纳成“展示类”文化和“表演类”文化两大类型,并对其景观表达载体分别进行深入探讨。试图探索一种切合实际的研究方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城市公园绿地的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形成二者的互动。  从理论层面上看,本课题将有利于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整合,有助于拓展学术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视角,一定程度上了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从实践层面上看,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景观化利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独特的方式与城市相结合,提高市民对城市的文化认同感,也促使城市公园绿地成为本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为保护和传承地方文脉开辟了新途径,提供了另类的视角,对于城市的地域文化建设也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一、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特征及涵义做了详尽说明,同时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发展及定义做了阐释。  二、对河南省内几大城市公园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难。  三、在景观表达的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制定出非物质文化的选取原则和选取步骤,并对展示类和表演类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观表达方式做了说明,提出一种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城市公园绿地相互融合的方法。  四、将研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城市公园绿地相互融合的方法,运用到郑州市象湖公园绿地景观设计中,指出象湖公园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表达的方式,并提出相关的设计要点。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在西南山地区域的城镇化过程中,城镇体系中的“大城市、大农村”城乡二元化结构矛盾日益突出,“大城市”与“大农村”之
在我国城市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中村为众多城市低收入者提供了容身之所,而由于城市住房体系不够完善,城市低收入者对于城市低端住房的市场需求又为城中村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对城市
伴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以高铁站为核心的高铁站区成为各地竞相开发建设的处女地。然而,由于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起步较晚,关于高铁站区开发建设的理论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
常言道:“还天下于天下者,方能出世间于世间。”城镇化作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城市利用自身对乡村的辐射,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以期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达到
近二十年,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藏族城镇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正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慢慢失去着独具的民族地域特征,城镇风貌特色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本文正是
本文研究对象为厦门百年老码头——和平码头,它建成于1935年。论文通过梳理这个历经百年时局动荡、见证多次重大事件的老码头的历史脉络,分析了其历经多次改造的建筑本体、周边
广播电视中心建筑是一类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能的建筑类型。广播及电视节目的采集录制、后期的剪辑制作以及节目的正常播出等等,都需要相对专业的空间工艺设计。相应地,广电机器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时期会影响人的一生。儿童的成长离不开阅读,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助于儿童的认知发展,目前,我国儿童阅读环境与国际儿童阅读环境仍有较大差距。所以,帮助儿
本文以我国近30年城镇化进程为大背景,通过分析绵阳市安县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关系,研究以产业规划为导向的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然性,为我国城镇健康、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