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系统分析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评价和教学研究方法,一直受到各时期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从最开始的基于静态要素的教学分析到现在基于信息系统的教学分析,我们经历了对教学系统外观表象的模糊的要素分析到对教学系统内在属性的精确的整体把握的思维方式的变化。基于信息系统的教学分析方法刚刚起步,该方面研究比较有限。国内比较典型是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研究中心的杨开城教授提出的教学系统ⅡS图分析法。通过两年多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阶段性成果:初步建立了ⅡS图分析法的操作规范;基于信息熵理论,构造了激活量的计算算法;初步验证了教学效果和激活量的正相关关系,进而验证了ⅡS图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从教学系统整体功能出发,构造出教学系统的概念模型,并以信息系统为视角引入实际的分析操作步骤。客观有效性是对教学系统建模的首要要求,只有教学系统中本质核心的特征信息在模型中表露出来,我们才能利用模型把握真实复杂的教学系统。
本文在借鉴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着把教学系统ⅡS图分析法应用到更多的学科领域中,力图进一步改进完善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规范,进一步提高该方法的信、效度。本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ⅡS图分析法映射知识网络图的规范——完善网络图的绘制规范
知识网络图是信息流映射及ⅡS图特征属性的客观载体,是整个教学分析流程的基础。ⅡS图分析法中的知识网络图需严格按照知识建模技术进行绘制,保证知识点尽可能详细具体,并与具体真实的教学过程相一致。
(2)ⅡS图分析法输入信息流划分的技术——完善数据采样的规范
本论文根据信息流激活特征,引入信息流切分的信度公式,进一步规范了信息流切分操作。
(3)ⅡS图分析法输出信息的规范——完善测试题的编制和教学效果计算公式
经过实证研究的探索和尝试,引入知识推理路径法,实现了测试题编制的技术化,大大提高了测试题与目标知识点的匹配度;另外完善了教学效果公式,增强了教学效果之间的可比性。
本研究共选取五门抽象程度比较高的原理类科目(第一期:《线性代数》、《基于遗传》和《逻辑学》;第二期:《博弈论》和《项目管理学》),进行了两期实证研究,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知识点激活量与学习效果之间成正相关,进一步验证了ⅡS图法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