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地方高校研究生择业观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4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体制变迁、高等教育扩招、就业制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目前又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压力不断向研究生(主要是硕士生)逼近,影响着研究生对职业的评价和就业的取向。这一切都促使研究生改变了以前的择业观,新旧择业观念的冲击碰撞和人生价值的重新定向,使得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对于面临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而言,择业观在择业过程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择业观支配着个体对择业目标的期望、定位与选择,支配着他们对择业的看法、心态和行为等,是研究择业问题最为核心的部分。研究生作为我国社会中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就业状况不仅对个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也会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思考和探究研究生择业观问题,积极探索引导研究生合理择业,是促进其就业的必要之举。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上海市地方高校承担了本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主要表现在地方高等学校。为此,本文特选取5所地方高校的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围绕择业观问题进行研究设计。本论文研究的问题为:1.上海市地方高校研究生的择业观现状如何?2.上海市地方高校研究生的择业观影响因素有哪些?3.如何引导研究生理性调整择业观的对策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上海市地方高校研究生择业意识呈现差异性态势,以确立主体明确为过程;择业动机凸现理想性特征,以实现自我发展为目标;择业标准体现现实性趋向,以满足个体需要为保障;择业态度表现主动性特点,以注重自信积极为姿态。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分析探讨研究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深入观察上海市地方高校研究生价值选择。根据研究发现,得到以下结论:上海市地方高校研究生择业观的现状反映出研究生在择业过程中交织着矛盾、存在着偏差和呈现出转变。研究生往往处在理想追求与现实制约、大众化教育与传统就业观念等矛盾交织之中;择业时,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自身条件与职业选择之间存在偏差;择业观也呈现出转变,择业态度由“等待录用”转向“自我推销”;择业期望由“高居不下”转向“调整下降”。因此,根据科学理性的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出引导研究生改变其择业观需要协同社会、学校和个人三方的力量。政策制定上应该放宽户籍制度,加大就业政策的激励尺度,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学校的教育应该将着力点放在培养研究生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上,加强择业观教育和实践活动;研究生个人要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合理定位、自我规划,努力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
其他文献
韩非(出生年不详—公元前233年)是战国末期法家的思想集大成者。《史记·韩非列传》云:“喜刑名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他与当时秦国著名的政治家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早期
1981--2009年国内外的课件评价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两个基本问题:课件应该由谁来评价?课件评价的标准是什么?本文评述了近30年来国外学者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讨论和争论,分析了国内学
工程项目组合管理模式的选择对项目组合综合效益有显著影响,将战略Partnering模式应用于工程项目组合管理中,有助于提高工程项目组合的管理水平及收益。通过对战略Partnering
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原则,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要运用经济学的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农民工与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论题进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作为研究生教育组成部分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
当前,中国社会正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个没有上学读书、没有务工经商、缺少家庭监管的社区青少年群体开始出现并逐步游离于主流社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包括:知道实验目的和已有条件、尝试选择实验方法及所需要的装置与器材、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目前物理实验教学实践还没
当前,我们所处于互联网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电子科技成为世界的主导。电子游戏作为科技发展后的新娱乐方式,游戏配乐也随之快速发展,由无声时代发展到大作曲家创作的大编制交响乐。据调查,全球因此,笔者认为可将电子游戏中的音乐作为教学素材,引入视唱练耳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同时使用不同的游戏音色可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进行联觉,增加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的部分,包含着许多优秀的思想道德成果。它不仅对于现实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在走向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进程中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家庭、学校、国家的重任。为了他们能完成使命,需要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把大学生个人的成人、成才、成功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