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假冒专利罪的扩张与限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产权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呈现出一种扩张态势,这样的先天特征决定了其本身就是一个处于动态发展、适时而变的概念。这种权利的不稳定从纵向来考虑主要表现为一种权利自身的扩张;从横向来看则主要表现为“弱”和“强”保护模式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样隐含着知识产权的扩张,而专利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中之重,这种扩张趋势也不例外。如何有效执行保护措施,以及在执行保护措施之际,如何兼顾财产权人的权益及社会权益,并鼓励发明创造,攸关专利制度的实质意义。本文以我国2008年《专利法》第63条假冒专利罪的扩张为基础,以刑法应当有自己的立场和选择为理论出发点,通过对我国假冒专利罪扩张历程等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对其所涉及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一定的探讨,以期为刑法对假冒专利罪的修改及相关司法解释提供一点建议。论文共分三部分:第一章是关于中国大陆假冒专利罪的扩张与台湾“专利除罪化”。以2008年《专利法》第63条假冒专利条款为基础,对大陆假冒专利罪的扩张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对台湾1994年以前有关假冒专利罪的立法特点与2003年“专利除罪化”历程及缘由进行了讨论。并从大陆参加的与专利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出发,指出相比国际条约,大陆假冒专利罪的扩张超越了国际条约的规定义务;相比台湾有关规定,大陆假冒专利罪刑罚过重,并未对假冒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行为区别对待。大陆假冒专利罪的扩张可谓“区分性不足,严厉性有余”。第二章是关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与假冒专利罪有关立法的比较及借鉴。首先简要分析了这些国家与假冒专利罪有关的立法规定;其次从专利制度的客体范围、单纯实质假冒行为是否入罪、相关法定刑轻重、专利标识等方面与中国大陆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论述了所述国家对与假冒专利有关犯罪轻型化和区别对待专利制度客体的刑事立法设计方式,对我国刑法对假冒专利罪扩张的限制及修改相应条款的借鉴意义。第三章是关于刑法对假冒专利罪扩张的限制。首先从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特点和区别出发,论述了从专利制度客体视角之下对假冒专利罪扩张的限制是罪刑相当原则的必然要求、是对可能迅速扩张的假冒专利犯罪的合理限制、是减少对刑法进行负面道德评价的优选途径之一。其次从专利权的不确定性、认定侵权的困难性、程序的繁琐性和冗长性、众多的专利侵权例外因素、专利侵权的交易性等方面提出对单纯非法实施他人专利行为犯罪化进行限制。最后是对与假冒专利罪扩张及限制有关问题的探讨,分析了法释[2004]19号第四条第(二)项中“专利权人”的修改及第(三)项中“件”与“项”区别之必要性;从法内出罪正当化角度分析了2010年《专利法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并对希望通过刑法提高公众专利乃至知识产权意识的观点进行了探讨。最后从刑法的立场就是对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当原则的坚持,在绝不超越2008年《专利法》及2010年《专利法实施细则》关于假冒专利行为规定的前提下,选择其中最适合刑法进行规制的行为作为犯罪,就是刑法面对假冒专利罪扩张的选择和限制,并提出了相应立法设想。
其他文献
以三乙醇胺、丙三醇、乙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氢氧化钠以及糖蜜等为原料,在正交试验基础上通过单因素优化复配,研究了各因素对水泥助磨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粉磨20 m
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给市场运作造成极大的破坏。该文结合劳动力市场模型 ,就信息不对称理论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规避作了系统的讨论。
与传统电火花加工技术相比,电火花诱导可控烧蚀铣削加工是一种高效特种加工技术,具有材料蚀除率高、相对电极损耗低的特点。本文在前人对电火花诱导可控烧蚀加工技术研究的基础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我们就被灌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知恩不报非君子”等思想,感恩不仅是对父母的回报,还是对他人、对社会的
本研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探索性地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最终得到了作用路径关系,
项目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学科,是管理理论、现代工程技术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发达国家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简洁地理解为实现创新的管理。进一步地说,项目管理是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和各国的实践都雄辩地证明了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价格稳定。中央银行家们为探求以价格稳定为导向的货币政策的努力贯穿了整个货币政策理论发展与实践的历史
大跨建筑由于其技术制约性,结构与建筑的关联程度远大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大跨建筑形体的构筑、建筑空间的围合、建筑形象的塑造都与结构选型紧密的相关联。张拉结构作为一类较
本论文研究英汉交替口译中的顺译。首先,本文定义了交替口译,并把顺译和非顺译这两种翻译策略进行简单对比。接着,本文从认知学和语言学给出顺译的理论依据。从认知学上讲,由
微弧氧化技术是近年来材料表面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属于材料工程、电化学和电能变换技术研究的交叉领域,其氧化机理的不确定性和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导致了微弧氧化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