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政院日记》的医学史料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政院日记》(以下简称《日记》)是反映李氏朝鲜中后期(1623-1910)国政要闻的编年体史书,由国王的秘二B机构承政院负责记录、整理、编制成册。本书几乎全部用汉文书写,是中外学者研究李朝历史的重要参考;全书文本体量庞大,现存2亿4250万字,共计3247册,乃存世规模最大的第一手史料;二岛中内容丰富,广及社会、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地理、医学等诸多方面,是考察李朝朝政运行、社会变迁等的可靠资料宝库。本书于1999年被韩国指定为国宝303号,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承政院日记》现存一部原本,藏于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韩国国家历史研究所网站公布了本书全部文字,首尔大学奎章阁韩国学研究院网站公布了相应的书影。由于条件所限,笔者不能亲赴韩国,本课题主要以后两种网络资源作为研究材料。
  在医学领域,中韩学者对《承政院日记》的研究还有诸多值得继续拓展的余地。本课题从医学的角度着眼,采用文献学、史学、图表分析、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历经筛选、整理、分类,使从《日记》摘录出的近5000万字医学史料系统化、条理化;再从中选取记载相对完整、详细的部分史料作为进一步探讨的对象,厘为临床、药物、方剂、针灸、疫病、医学人物、医事制度、医书8类,各自述其大要;通过分析各类史料的特色和价值,总结李朝中后期医学发展的规律,揭示李朝医学对中医学吸收、借鉴的特点,探索中医药在海外传播、发展的经验,为中外医学文献及交流史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撑。
  本次研究分以下三步展开:
  第一,介绍《承政院日记》的基本情况。包括本书的编撰机构、采用的文体、全书册数和字数、书籍的版式特征、后世对本书的重修增补、记载的时间范畴、载录的主要王室成员等内容,使读者对本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研究《承政院日记》各类医学史料的内容和特点。
  有关临床类史料,主要从王室成员及大臣的治病记录中获得,其中以大王的临床史料为最多。宫廷医疗针对危急重症的治疗,多通过设立议药厅或侍药厅来应对;对于女性成员的怀孕生产,则设立产室厅或护产厅来集中调护。这两类临时机构的设立以及对两个机构土i要活动的记载,成为研究临床类史料的典型代表,集中体现了李朝医学应对常见疾病、疑难重症、妊娠产育等诸多方面的诊疗史实及医学水平。
  所涉药物类史料,重点关注了有关药物的贸易、颁赐、输送以及人部药的运用等内容。在贸易方面,李氏朝鲜多以唐材的进口为主,主要从购买唐材的经办人、唐材的种类及品质、唐材与乡药的对照鉴定等角度揭示其特点。丹木、胡椒是李朝国内药物颁赐、输送的重点,从中体现了两种药物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李朝医学沿袭了中国医!学人部药应用的精华成分,笔者以胎水、童便参与临床实践的事例,展示出李朝医家对中国医学某一方面的学习和吸收特征。
  所获方剂类史料,主要从临床史料的处方用药中摘出,初步收集到的760余首方剂,呈现出补方多、泻方少的态势,反映出李朝宫廷医家重补轻泻的审慎态度和偏好。腊药作为一类成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77币N疫病防治,在国王赏赐及对外医学交流中也不时登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清心丸享誉本土及域外,成为李朝医学对外交流的“形象大使”之一。李朝医家所用的医方,组方配伍变化最多的是二陈汤类方,在《日记》中出现频次极高,又屡经化裁,运用十分灵活,追其本源,多可上溯至明代临证综合性及入门类医著《万病回春》《医学正传》《医学入门》等。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李朝医学强调临床实用,重视推广普及,且活用中国名著医方已经颇有心得的特点。
  所见针灸类史料,以针刺治病的记录为主。笔者通过对针药合用治疗显宗眼病这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李朝针刺治病的选穴配穴规律,以及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处方用药特点,说明李朝针灸医学既有对中国针灸学的继承,又积累了治疗本土特有疾病的宝贵经验,揭示出李朝医家在学习、接受中国医学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本土化发展的特点。梳理与针灸医家有关的史料,可以展现部分著名针医的个人事迹及其对针灸医学的贡献。追溯针灸择日与禁忌史料的源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李朝针灸学对中国针灸学的借鉴多侧重于临床实用性的特点。
  所载疫病类史料,主要包括记载疫病流行和危害情况的地方政府公文,以及朝廷针对疫病暴发推行的防治举措。笔者以表格形式归纳并展示了显宗在位15年间各地疫病流行的概况,并着重分析了正祖时期“疹疫救疗节目”的颁布经过,以此归纳李朝政府控制疫情、救助病忠的符项措施。
  与医学人物相关的史料,特指医官、医员、医女、外医等医者的医事行迹。笔者初步汇列了2200余名医者(详见附录),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医官。在高宗朝晚期的近代化变革之前,医者的人员结构并无明显的变化;其后,在改称“大韩帝国”的高宗末年及纯宗时期,医者队伍发生较大变化。通过整理医家的医事行迹,笔者为10位首医各立小传,又简要介绍了3位针医和1l位儒医,在李朝医学人物研究方面提供了一些新的史料补充。
  对论及医事制度的史料,笔者着重介绍了高宗改制之后医疗机构的变更,主要表现在牛痘局、惠民院、赤十字病院、大韩医院、慈惠医院等机构的陆续设立,原有的医事制度退H{历史舞台等。笔者将与医学教育及取才用人有关的史料也归入医事制度类加以讨论。医官的选拔主要行医科考试及民间征召两种途径,医女制度在《日记》涉及的时代由逐渐成熟走向衰颓,最终在高宗晚期废止。
  有关医书类史料,主要反映在以《万病网春》《东医宝鉴》《医学正传》《医学入门》为代表的相关记述,大多涉及部籍的刊印、书中医方的运用等内容。中国医书在李朝时期的屡次重刊印行,不仅能为后世提供较高质量的朝鲜版本,还能体现出李朝医家对其接受、认可的态度,如《万病回春》《医学正传》《医学入门》三部明代医书在李朝多次重新刊印,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还在医学教育中确立重要地位,反映了李氏朝鲜对上述三书的重视程度及三书在朝鲜的流传普及情况,揭示出明代医学对李朝医学的巨大影响力。
  第三,得出结论。通过分析《承政院日记》医学史料的特色,总结各类史料之于李朝传统医学的贡献,梳理《日记》所载12位君王在位期问医学发展的大致脉络,探讨明清医学对李朝中后期医学发展的影响,本次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其一,《承政院日记》本身具有极高的研究利用价值。作为世界上部头最大的第一手编年史料,《日记》为开展有关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医学等诸多方面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例证和可供深入探析的线索。
  其二,《承政院日记》中的医学史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可作为编纂李朝中后期医学史料汇编、医学大事记、医学年鉴的可靠资料来源,也是编纂、研究李朝王室医案的重要宝库。
  其三,《承政院日记》的医学史料能够反映李朝中后期医学发展的特点。概托来说,李朝中后期的医学,在仁祖、孝宗、显宗时,为缓慢发展阶段。肃宗、景宗时,属于稳过渡期。英祖、正祖、纯祖时,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宪宗、哲宗时,发展儿近停滞。高宗、纯宗时期,呈现挑战与机遇并见的局面,一方面,医事制度的近代化改革导致李朝传统医学尽显颓势,近乎断绝;另一方面,李济马“四象医学”理论的提出使李朝传统医学的发展重现某种活力。
  其四,《承政院日记》的医学史料可以折射明清时期中朝医学交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医疗活动、药物贸易、医书交流三方面,总体以李朝的引入和接受为特点,反映中医学对李朝传统医学发挥了极大的促进、推动作用。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新史料:指史料发掘与应用的创新。笔者从《承政院日记》伞文初步筛选出医学相关史料约5000万字,如此规模的朝鲜医史材料的汇集为前人所未/曼:进而i对其进行整理、分类,汇编成册,旨在弥补朝韩医学研究领域中大型汉文史料的不足,为后续研究的展开提供较为可靠的文本,此为笔者首创;笔者在上述两次梳理《日记》医学史料的基础上,系统阐释各类医学史料的内容与特色,总结相关史料的学术价值,在国内亦尚属首次。
  新观点:笔者通过大量文献梳理及分析,基于《承政院日记》史料提出一些关于李朝医学的新观点。例如,通过梳理不同时期医事制度变化、医籍刊刻相关史料,将李朝中后期的医学发展分为5个时期:“缓慢发展期”“平稳过渡期”“稳步发展期”“发展停滞期”“挑战机遇期”,并阐述了每个时期的发展背景及特点;厘清李朝翻刻中国医籍的相关史料,解决了版本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据《日记》所载史料认定《增补万病回春》的重刊时间为肃宗五年(1679);挖掘中朝医学交流相关史料,从而提出明清时期中朝医学交流主要围绕医疗活动、药物贸易、医书交流三方面展开,并以清心丸、二陈汤等具体案例阐述中朝医学交流之脉络等。
  新视角: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开拓了《承政院日记》医学史料研究的新视角。本文在收集《日记》医学史料基础上,从临床、药物、方剂、针灸、疫病、医学人物、医事制度、医书8个方面切入,主要运用文献学和史学的方法,结合图表分析与个案研究,全面、系统研究各类医学史料的特点与价值,纵向分析李朝仁祖以后各历史阶段医:学的发展、演变;横向联系中朝医学之间的交流及相互影响特点。在此基础之上,选取王室成员常见疾病的治疗和常用医方的运用进行示范性研究,汇总《日记》所载主要病证和方剂,总结李朝王室的常见病、常用方,分析朝鲜医学对中国医学的继承及其本身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探讨了中国医学对朝鲜医学的巨大影响等问题。
其他文献
如何有效地利用多酚与食品中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构建具有功能性的新型食品配料用于提高其对人体健康的利用价值是目前食品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姜黄素是一种典型的具有高生物活性,低水溶性与低生物利用度特点的活性小分子,由于其具有许多优良的生物活性,例如抗癌,抗氧化,抗炎以及治愈伤口等等,受到医药健康领域的青睐。姜黄素在食品领域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姜黄素单体功能性的研究与姜黄素复合物的配方或制备工艺的探索,对
学位
本研究以金萱茶鲜叶为乌龙茶加工原料,首先建立了乌龙茶样品中茚虫威、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氰戊菊酯、三唑磷和毒死蜱农药残留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进而以乌龙茶传统加工工艺为基础,研究了不同工序、紫外照射、微波与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及其联合应用对乌龙茶样品中6种农药残留的影响,初步鉴定了晾青叶中茚虫威、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氰戊菊酯和毒死蜱的紫外照射降解产物。主要研究
学位
本论文以新鲜哈密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超临界CO2技术(SCCO2)处理前后及贮藏期内,哈密瓜汁的色度、浊度、褐变度等指标变化趋势,并分析了相关数据的动力学;同时采用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固相微萃取-气质联机(SPMEIGCIMS),对SCCO2处理前后哈密瓜汁中的脂肪酸、香气成分、糖及有机酸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测定,并研究了SCCO2处理前后的变化规律。对SCCO2
学位
枇杷为我国南方特产水果,果实柔软多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枇杷果实成熟于高温多雨的初夏时节,采后在常温条件下不耐贮藏和运输,极易变质腐烂而失去商品价值。低温贮藏可有效抑制果实腐烂的发生,但同时会出现果皮和果肉粘连,果肉由柔软多汁变为质地生硬、粗糙少汁的木质化败坏症状,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从而缩短果实的贮藏期。因此,研究枇杷果实采后木质化败坏的机理及其控制技术,已成为解决枇杷
学位
离子束与传统的辐射诱变因素(x射线,γ射线)相比,它除了具有能量沉积作用外,还具有质量沉积、动量传递以及电荷交换作用,具有更高的生物学效应。Li离子束不仅具有普通离子束所具有的特点,还可以与生物体内的氢元素发生H(7Li,Be)n内靶核反应,从而有望获得显著的诱变生物效应。本研究利用pUC18质粒DNA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剂量的Li离子束对离体DNA的氢键损伤效应和诱变效应;利用两个小麦品种(ZY
学位
长期耕作对土壤质量和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关注。土壤微生物通过残留物分解、营养元素循环及与其它有机体结合等方式在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腐殖物质对土壤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土壤微生物的高度丰富性和多样性,研究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极具挑战性。此外,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至今没有定论。长期施肥对土壤腐殖物质组成及结构的影响也一直备受争议,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全球范围内遇到的
学位
CO2和N2O等温室气体引起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破坏是当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农田土壤CO2和N2O排放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农林复合系统已被IPCC列为温室气体减排措施,但有关土壤CO2和N2O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草地及农田生态系统,农林复合系统土壤CO2和N2O排放的研究不多。本文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以豆科紫穗槐和禾木科香根草绿篱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绿篱刈割枝
学位
高概念、大数据时代,创新意识与原创思维得到高度重视,海量医疗数据的产生对医学研究提供了巨大便利。中医药学以天人相应、形神一体的思维模式与真实世界研究注重临床实际情况的理念不谋而合。将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有效地融入到中医药的诊治规律及精准化方药的探索中,使中医原创思维与形象思维、具象思维、逻辑思维相结合,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思路。  顽固性高血压病(Resistanthypertension,RH)作为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的月经不调或闭经,并伴有促性腺激素升高和雌激素减低等症状的疾病,也是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害女性的生理、心理和社交等多个方面,使她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并带来长期的健康风险。如何改善患者整体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成为国内外生殖学术界及妇科学术界日益关注的问题。但是,目前针对PO
研究目的:应用温湿度传感器动态检测的方法对足部温度进行动态、连续的测量。对足部怕冷或怕热进行定量检测,并据此为足部怕冷或怕热的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①研究方法:本研究根据足部怕冷或怕热有加重或缓解的情况,因此可通过暴露局部使足部周围温度下降,营造加重或缓解的条件,进而观察温度的变化曲线。②研究对象:受试者源于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城镇居民,共观察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