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框架语义学的汉语多义动词“开”的常用义项分析与教学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special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普遍现象,但是,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来说,多义词因其义项众多,搭配复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都是一个难点。Fillmore提出的框架语义学理论在词典编纂、语言翻译及语言教学方面都有了大量的运用,特别是在观察词义方面,从获取的词的意义中激活与其相关的场景,从大脑储存的知识体系中提取出相应的框架,这对解释多义词、同义词等都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因此,本文以框架语义学为理论基础,以多义动词“开”的常用义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开”作为动词的偏误进行整理分析,再运用框架语义分析“开”的常用义项,得出一些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全文拟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起、框架语义理论和动词“开”的相关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用框架语义分析法对选出的“开”最常用的四种义项进行框架语义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对“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开”的偏误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几种偏误原因;第四部分是基于前两章的分析提出一些多义动词“开”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在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他文献
2014年国家大剧院上演的原创歌剧《骆驼祥子》,将家喻户晓的经典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首次搬上歌剧舞台。这部规模宏大的悲剧,在西洋歌剧整体音乐框架下突显中国化音乐气质,以与原著基本相同故事主线和人物关系,以强烈的戏剧性、民族性、抒情性、交响性,传达出与原著高度契合的情感内涵和美学精神,塑造了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彰显了中国原创歌剧的艺术魅力和走向世界舞台的实力。歌剧中,小福子虽出场不多,却形象鲜明,达
非纸笔测试是一种用来弥补纸笔测试局限性的评价形式,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各种各样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激励评价。在数学教学中运用非纸笔测试,可以了解学生对某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而明晰其特定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语言能力等素养的发展情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1)。
随着国家对科普事业越来越重视,我国的科普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政府主导型科普项目成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的重要手段,大型科普项目成为我国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载体。随着国家对科普项目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投入经费逐年递增,社会对科普项目评估及相关研究的需求也愈加强烈。论文结合作者的工作实际,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科普项目评估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对我国科普项目效果评估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论文建
《昇平宝筏》是一部编写于康乾年间、以西游故事为题材的清代传奇。作为宫廷戏曲,它是一部典型的大戏,与《劝善金科》《鼎峙春秋》《忠义璇图》一并,有清代宫廷“四大本戏”之称。作为一部搬演西游故事的清代宫廷戏曲,《昇平宝筏》的规模远超其他西游戏,其独特的演出舞台、众多的演员人数、铺排的演出场面,蔚为大观,令人惊叹;另外,编者张照赋予其典则的曲词、绮丽的辞藻,其中彰显的曲情,都提升了《昇平宝筏》的文学性和艺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围城”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我国政府对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问题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改善民生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各环保企业也纷纷加大投入,研发新的垃圾处理技术。C公司开发的气化发电技术,更适合解决小城镇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准备在R县进行试点运营。本文以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成熟理论为指导,并结合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C公司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市场对劳动力的急剧需求,促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转向城市工作,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攀升。进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会出现一些问题,会影响留守儿童健康的成长,因此,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研究极为重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安都乡第二中学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测试内容分两部分。1、基本情况2、《中国中学生心
随着“互联网+”与5G时代的到来,普通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数字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学习需求。中学课程资源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相融合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新热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作为教育改革探索的新方向,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首先在混合式教学和传统教学对比的基础上,阐述了混合式教学的特点、理论基础以及应用优势。其次,在混合式教学实践应用之前,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访谈的形式对教师
新时代背景下的少儿美术教育愈发重视美术课程资源的发掘与拓展,地方美术资源在课程中的应用成为了各地美术教研机构开发热点,本文主题也是选择地方美术资源发掘,并将以湖北大冶作为案例展开研究。大冶不仅是荆楚地区最早的青铜文化遗址所在地,也是华夏青铜文化发祥地,拥有深厚的矿冶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遗产资源。尤为难得的是它既具有完整的古代矿产冶炼史,又是中国近代矿冶工业发展的先驱,更涵盖了现代中国矿冶城市转型过程,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全面推行贴合了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以及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成为教育的关注点,人们在关注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开始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审辩性思维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才的重要指标。本文以统编本初中议论文选文为研究对象,以统编本教材议论文选文特点和议论文教学现状为依据,遵循教学发展的规律,力求解决初中议论文教学困境,为教师展开议论文教学提供参照。全文共分为三章,每个部
隐性课程作为现代课程理论的一个分支,具有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有意或无意之间传递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情感态度、行为规范等非学术性知识能在潜移默化中对第二语言学习者造成影响。目前,虽然国内学者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起步较晚,相关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仅有的与对外汉语教学相联系的实践研究大多与目的语语境下的隐性课程有关,研究在华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