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环境下智能车辆自主换道方法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hi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国汽车保有量逐渐增加,对交通运输安全和效率提出了极大挑战,智能车辆通过搭载传感器,在感知、决策、控制过程中替代人类驾驶员完成驾驶行为,可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率,缓解交通压力。而实现安全、高效的自主换道是汽车智能化的关键一步。本文通过设计搭载先进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平台,对实际驾驶场景进行数据采集,通过数据处理和标注,完成换道场景的提取,为换道研究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对换道过程进行定义,总结归纳换道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按照不同原因统计场景数,对换道场景进行简化,分析换道过程中车辆参数变化。建立换道安全距离模型,保证换道车辆不发生碰撞。由于换道过程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采用模糊控制理论对换道进行控制决策,构建向左换道场景,引入相对速度和相对距离两个指标作为换道的决策条件,从数据中提取换道过程规则,通过与实际换道场景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接下来是对换道轨迹的选择,通过拟合真实数据点,选择与实际轨迹相近的轨迹形状,通过对换道过程的定义建立轨迹约束条件,并从多个维度对比了不同轨迹,通过设定评价函数改进了多项式轨迹,得到了兼顾换道舒适性和换道效率的最优换道轨迹,并对比了不同驾驶风格下的换道轨迹。建立了转向半径约束条件,确保换道过程在极限条件下的可行性。最后,运用模型控制理论完成轨迹跟踪控制。建立了车辆动力学模型和轮胎模型,并通过合理假设实现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简化。由于非线性模型实现复杂、计算量大,故进行模型的线性化和离散化,建立高速环境换道过程约束条件,构建了线性离散化的模型预测控制器,最终在CarSim和Simulink环境下,基于不同的驾驶工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车速、不同换道时间、不同路面摩擦系数的环境下具有极强的鲁棒性。
其他文献
1929年张学良“改旗易帜”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间,内蒙古东部地区处于东北政务委员会的管辖范围之内。东北政务委员会设有专门处理蒙旗事务的机构蒙旗处,创办东北
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增加,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为了避免全球气温的持续上升,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十分必要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能够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氨水脱碳技术吸收能力强,能耗低,是二氧化碳减排的理想选择,但由于氨的挥发性强,会造成氨逃逸,导致额外的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商业应用。因此,提出抑制氨逃逸的有效措施,对于氨法脱碳商业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
本文主要针对永吉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村庄土地整理类型及其背景下的表土剥离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和收集大量的相关信息,依据吉林省土壤、地貌、气象、水文、人口
轴向柱塞泵朝着高压、大功率、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实现这一系列目标的关键在于合理地设计柱塞泵内的摩擦副,使之形成合适的油膜,以提高柱塞泵的工作效率和寿命。配流副是轴
轴向柱塞泵由于功率密度大、变量容易、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而广泛的应用于液压系统中。近年来,轴向柱塞泵朝着高压、大流量、低噪声的方向发展。随着排量的增加,柱塞泵吸油
当前的阅读教学更多关注对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的教学,而忽略意义模式和语境特征的教学,导致学生在交际意识方面比较薄弱,并且在寻找语篇的意义和重要信息上有困难;或者侧重对语境和语义的正确理解的教学,而忽视了基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教学。由此导致学生语言的基本功不扎实,经常在词汇的发音和拼写以及语法结构的分析上出错。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语言学习者要在真实且相对完整的语篇中学习语言,因此
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聚合物型柔性换能材料,可加工成为高效可靠、低成本的振动传感器、加速度计或动态开关等。但由于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本身存在迟滞非线
本试验从2011年开始对大兴安岭南翁河自然保护区的兴安落叶松林进行模拟氮沉降实验。本实验采用4组处理,低氮(TL,2.5 g N·m-2·yr-1)、中氮(TM,5 g N·m-2·yr-1)、高氮(TH,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以其低廉的价格成本、简单的制备工艺、高效的光电转化效率以及环保友好等优点备受研究者们的青睐。对电极作为染料敏
土壤水分是储存在上层土壤中的水,它是各种过程和应用中的关键变量,例如数值天气预报,洪水预报,农业干旱评估,水资源管理,温室气体核算等。现有的土壤湿度监测手段(如烘干称重、遥感观测、湿度计测量等)具有高成本、低时空分辨率、破坏观测对象、费时费力、重复观测周期长等不足。GNSS测站周围的环境会对其观测值产生多路径效应影响,如何利用多路径效应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