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木燃料乙醇蒸馏废水厌氧发酵特性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p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木燃料乙醇是以杨木为原料通过预处理后进行酶解糖化发酵制备的一种液体燃料。燃料乙醇是清洁的高辛烷值燃料,是可再生能源,然而,在制备燃料乙醇的精馏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废水,该废水具有化学需氧量(COD)高、废水呈酸性、色度深等特点,直接排放将会引起严重环境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采用厌氧发酵生物技术处理杨木燃料乙醇蒸馏废水,考察厌氧污泥与杨木燃料乙醇蒸馏废水配比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在最优配比下,探索杨木燃料乙醇蒸馏废水与牛粪联合厌氧发酵的效应;探究硫酸盐类型对杨木燃料乙醇蒸馏废水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外加硫酸铁的废水厌氧发酵初始、中期及结束时发酵液有机物的特性和色度变化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适宜的厌氧污泥与杨木燃料乙醇蒸馏废水配比(S/W)为微生物菌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当S/W=7.3时,杨木燃料乙醇蒸馏废水的累积甲烷产量最大为265.2 mL/gVS。当S/W比例过高时,底物浓度过小,厌氧发酵中的微生物可利用的基质少,缺乏营养供给,降低产甲烷菌活性,减弱产甲烷能力;当S/W比例过低时,底物浓度过大,产酸速率大于产甲烷速率,出现酸积累,抑制产甲烷菌活性。微生物菌群分析可知,盐杆菌门(Halobacterota)为优势菌。杨木燃料乙醇蒸馏废水单一厌氧发酵的累积甲烷产量高于联合厌氧发酵,当底物浓度为2.58 gVS/L(S/W=7.3)时,单一厌氧发酵累积产甲烷量比联合厌氧发酵高22.16%。挥发性脂肪酸(VFAs)测定结果表明,联合厌氧发酵中产乙酸菌抑制丙酸的降解,从而弱化产甲烷过程。微生物菌群分析可知,拟杆菌(norank f Bacteroidetes vadinHA17),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和纤蝇菌(Leptrolinea)是产酸菌,厌氧蝇菌(Anaerolineaceae)是产乙酸菌,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和甲烷细菌(Methanobacterium)是产甲烷菌,这些菌群存在单一厌氧发酵和联合厌氧发酵中,然而,嗜冷芽孢杆菌(Psychrobacillus)仅存在联合厌氧发酵中抑制产乙酸菌生长,从而影响厌氧发酵产气特性,揭示了牛粪和杨木燃料乙醇蒸馏废水联合厌氧发酵具有外源抑制效应。在S/W=7.3条件下,按照COD/SO4~2-=20的量,向杨木燃料乙醇蒸馏废水中分别添加Fe2(SO4)3、FeSO4和Na2SO4进行厌氧发酵。添加Fe2(SO4)3的杨木燃料乙醇蒸馏废水厌氧发酵累积甲烷产量最高为543.0 mL/gVS,比添加FeSO4、Na2SO4类型以及对照组分别提高了 29.72%、35.82%和104.75%;添加Fe2(SO4)3型的VFAs含量最高,Fe3+可以富集异化铁还原菌,能够提高乙酸含量,增强产甲烷菌活性。硫元素平衡分析可知,厌氧发酵结束后,添加Fe2(SO4)3体系的硫化物含量最低,说明Fe3+的添加促进了体系中的硫化物与金属离子结合进而固定。从微生物菌群和环境因子分析可知,向杨木燃料乙醇蒸馏废水中添加一定量的Fe3+及SO42·能够促进产甲烷菌生长。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添加Fe2(SO4)3的杨木燃料乙醇蒸馏废水厌氧发酵初始、中期及结束时出水有机物的特性。结果表明,杨木燃料乙醇蒸馏废水由简单的芳香族蛋白质类物质、类富里酸物质和类腐殖酸物质组成;厌氧发酵中期,类富里酸物质被完全降解;厌氧发酵结束后,废水中的酯类、醚类、醇类和酚类化合物得到有效降解,类腐殖酸物质的含量和废水的色度降低,但废水中存在少量类腐殖酸物质,表明对废水中的芳香性物质不能完全降解,揭示了厌氧发酵结束后Fe2(SO4)3杨木燃料乙醇蒸馏废水中还存在与色度有关的类腐殖酸物质。
其他文献
本文从影响电极性能的两大因素(电极材料与电极结构)出发,集夹层结构和木陶瓷二者的优点,以林产资源为原材料,制备结构稳定、循环寿命长并且电化学性能良好的夹层结构木陶瓷块状电极。在此基础上,采用钴掺杂、镍催化生长碳纳米管、电沉积MnO2等方法进一步改善夹层结构木陶瓷的电化学性能,并对其进行表征及性能测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将樱桃木刨切薄木和松针碳粉分别用作外覆层和芯层、Co(NO3)2·6H
学位
为了应对我国林业资源中大经级木材原料短缺问题,人造板产业蓬勃发展,目前用于人造板制造的普通木质原料也逐渐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另外,一般的木质原料属于易燃物,这在实际应用中限制了其使用范围。针对三大传统人造板中纤维板原料短缺、易燃等问题,本文在常规干法纤维板制造工艺的基础上,选择用碳酸钙替代部分木纤维,制备复合地板基材用碳酸钙/木纤维复合高密度纤维板。首先探索了碳酸钙添加方式、添加比例及板材密度等参
学位
微纳米碳球作为碳材料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具有高比表面积、可调节粒子直径及孔隙结构等特性,在诸多应用领域备受瞩目。然而,目前制备微纳米碳球原材料主要来自于石油化工产品及其衍生物等非可再生资源,随着人们对大量石化资源利用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关注,开发可再生的生物质基微纳米碳球越来越受到重视。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碳含量高、可再生且可生物降解的芳香环聚合物,但其结构复杂,难以高效利用。通过对木质素形
学位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家具以及室内装饰等行业每年都会消耗大量的木质人造板,同时每年会有大量的人造板及其制品被淘汰。而脲醛树脂因其优秀的加工性能和低廉的生产成本成为人造板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胶黏剂。若采用传统的填埋和焚烧处理废弃人造板,其中残留的脲醛树脂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将废弃人造板用于生产再生人造板能够一定程度缓解我国人造板行业原料供需问题,更有利于实现木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但
学位
木材是一种可持续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和丰富的活性官能团,可用于电催化剂的自支撑基底材料,以木材为基底制备电催化剂是木基功能材料和木质资源高效利用的一个新方向。木材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木材的化学组分与木基电催化材料的催化性能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但大多数研究都只聚焦于将木材作为催化剂的基底,在其上设计和优化催化活性物质的结构,制备高性能的复合电催化剂,而没有研究木材的化学
学位
木材在制备生物燃料乙醇时,经酶解、糖化后的蒸馏废水进行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废液,直接排放对水资源污染较大,需要对其进行降解处理。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无二次污染、可利用太阳光能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优点,是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水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钛酸铋(Bi4Ti3O12,BTO)光催化剂因自身结构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而备受关注,但高重组的载流子以及难以回收
学位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污染物,其种类复杂、难降解、持久性强、生态毒性大,传统的水处理方法无法完全降解。三维粒子电极凭借其独有优势(如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等)对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废水提供了新思路。粒子电极作为三维电极的核心,填充在主电极之间,起到缩短传质距离、提高效率的关键作用,因此研发出具有高催化活性、优异的导电性、稳定性强的粒子电极材料是目前三维电极法的主要方向。MCM
学位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ntecavir,ETV)联合龙柴方对HepG2.2.15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HBV 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含量的变化以及对P-糖蛋白(P-gp)、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ETN)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龙柴方对ETV抗
学位
糖尿病能引起身体多器官的损害,是威胁人体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糖尿病仍然不可完全治愈,只能控制或者预防。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非酶葡萄糖传感器电极材料是将活性成分添加粘结剂和导电剂后涂覆在玻碳电极上制备的,这种电极在多次测试后活性成分易脱落,导致传感性能弱、稳定性差。因此,本文通过设计电极材料的精细结构、阐明微观结构与关键性能之间的关联机制,以构建新型、高性
学位
闽楠是樟科楠属树种,花纹美丽、材质细腻、物理力学性能优异,有浓郁的芳香气味,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树种。闽楠深受人们喜爱,但是天然资源十分稀少,目前在我国南方已开始大规模推广种植。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间伐来提高生长速度和木材质量,因此会产生大量间伐材。闽楠间伐材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对其材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对闽楠间伐材的宏观构造特征、微观构造特征、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径向变异、物理力学性能、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