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控制DEM匹配与差异探测及其在泥石流灾害地区的应用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hors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确的地表形变信息是进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等工作的基础数据。多时相遥感影像及其DEM产品是获取地表形变信息的主要数据来源。研究无控制DEM差异探测技术,利用多时相DEM监测地表变化,既可减少野外建立和维护控制点的工作,节省经费,又可提高地表变化监测的自动化程度,满足对自然灾害事件的快速响应要求,而且可将其应用范围拓展到过于危险、不易到达和缺乏明显地貌特征等难以建立控制点的地区。另外,该技术还能够利用由于年代久远而无法建立有效地面控制的灾前数据,充分发挥历史资料的价值。从表面上看,无控制DEM差异探测技术是利用表面匹配过程来替代建立控制点的过程,实际上在没有探测到表面差异时是不可能获得精确的表面匹配的,而精确的匹配结果是正确识别表面差异的前提。因此,表面匹配与表面差异探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影响,使问题变得复杂困难。目前的研究成果尚不能够完全满足泥石流灾害地区应用的要求。本文以成都-昆明铁路线的普歪沟泥石流灾害地区为对象,研究自动探测大面积地表变形的无控制DEM匹配算法。选取适合DEM匹配的算法是研究工作的前提。通过试验分析现有的2种代表性算法,最小高差算法(LZD)和最近点迭代算法(ICP),证实了LZD算法的综合性能指标更适合DEM匹配。接着提出建立DEM表面点对应关系的法向对应准则,与LZD组合,使得LZD算法在拉入范围、迭代收敛性等方面的性能得到了全面的改善。要探测DEM差异,先要判断观测量是否具有粗差可发现和可定位能力。运用误差与可靠性理论中的粗差可发现和可定位判断矩阵,证明了LZD算法判断矩阵中零列向量的个数等于LZD算法系数阵列秩亏数,试验验证了LZD算法匹配方程具备粗差发现和定位能力,为DEM差异探测算法提供了理论支持。根据泥石流地区山脊附近区域受泥石流影响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广义控制点的分块区域匹配算法(MSPM)。它借助地性线提取算法来确定广义控制点。试验结果显示使用M-LZD的MSPM算法非常适合泥石流灾害地区存在大面积地表面变形的DEM匹配差异探测。现有的差异探测算法忽略了表面变形与粗差之间的区别,将表面变形作为粗差处理,仅考虑它们的数值大小,没考虑它们的相互联系。因此,顾及地表变形的特点,结合高崩溃污染率的截尾最小二乘估计(LTS),提出基于差分模型的差异探测算法(DM-LZD),进一步提高了在大面积变形情况下的DEM表面差异探测能力和匹配精度。模拟试验结果显示DM-LZD算法能够探测的变形面积超过50%,优于现有的M-LZD和LMS-LZD算法。在多时相DEM上提取向同大小的DEM子块,通过匹配DEM子块来获得整体DEM的转换参数初值,使得DM-LZD算法能够处理坐标系统相互独立的多时相DEM。利用普歪沟1957DEM和1987DEM的实际数据,DM-LZD算法定量测定了普歪沟30年来地表侵蚀和堆积的土方量,探测到的地表形变面积约为匹配DEM流域面积的58.6%,为今后普歪沟泥石流灾害的定量监测和评估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为了调查泰州地区犬球虫感染情况,试验采用粪便寄生虫直接涂片法、漂浮法对泰州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犬的1 120份粪便样本进行寄生虫检测,并对阳性样本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
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快速增长,严重威胁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关于肺癌发生的原因尚不明确。资料表明肺癌的发生与长期吸
试论药膳之理论基础张晔(北京市红十字新华医院100101)祖国传统医学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为人体之健康状态,阴阳平衡为阴平阳秘之必要条件。为达此目的是以药攻或以食治为途径。自
张爱玲是一位具有深重古典情结的女作家,她关注俗世中挣不脱爱恨纠缠的人们,用一颗悲悯的心态写出小人物的悲凉,从中给人以启示。深入到小说的文化背后,《色,戒》中超越了文
学生思维的长度和广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指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着力激发学生的有效思维,构建有效思维课堂
我国颁布实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讼法》之前,信访机构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当前,信访制度的缺陷已逐步显露,因此,必须加强信访立法、剥离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利用现有
本文围绕油气勘探开发中复杂地表复杂储层的实际问题,从地震物理模型实验基础工作着手,深入细致地开展起伏地表、缝洞物理模型模拟实验技术方法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比较逼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苏叶、苏梗和苏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别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紫苏醛、紫苏醇、反式-丁香烯、十六烷酸等65个化合物,并测定了各成分在挥发油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