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结构升级对城镇居民家庭旅游需求的影响——基于中国25个省(区市)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oce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支撑着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以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增长为导向的消费结构升级对旅游需求的增长具有更为直接的影响。因此,探究消费结构升级如何影响旅游需求的增长,揭示消费结构升级和旅游需求之间的定量关系,对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满足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下居民的新需求,以及进一步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消费结构升级和旅游需求相关研究梳理的基础上,以我国25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将家庭旅游花费作为旅游需求的替代指标,用家庭纯收入增加表示消费结构在数量方面的升级,用恩格尔系数降低和旅游恩格尔系数上升代表消费结构在层次方面的升级,用消费多样性增大表示消费结构在多样性和均衡性方面的升级,从省域尺度和区域尺度层面,分析了我国城镇家庭消费结构和旅游需求的时间变动、空间差异,构建了旅游需求和消费结构升级之间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及相应的计量回归模型,探究消费结构升级对我国城镇家庭旅游需求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整体城镇家庭消费结构升级速度缓慢,出现了先“降级”后“升级”的现象。①从省域尺度来看,2014年,经济较发达的省份消费“降级”更为明显,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反而出现了消费“升级”的现象。从空间分布来看,消费结构较为优化的省份,其空间分布呈现从四周向中间聚拢的态势。②从区域尺度来看,2014年,东部地区消费“降级”的表现更为明显,中部次之,西部最小。东部地区的整体消费水平最高,而东部和西部地区在现阶段的消费水平上,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则优于东部地区。(2)我国居民的旅游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旅游花费方面:绝大部分省份城镇家庭的旅游花费都出现了增长;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旅游花费不断上升,其中,东部旅游花费最高,上涨速度最快,中部和西部旅游花费和增速接近,与东部相比落差较大。旅游花费占比方面:我国整体城镇家庭的旅游花费占比在逐年降低,但降速渐缓;大部分省份旅游花费占比呈先下降再升高的趋势;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旅游花费占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东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小,西部最大。综合来看,我国城镇居民的旅游需求品质是在不断提升的,旅游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3)从本研究构建的计量模型以及分析结果来看,消费结构的升级对城镇家庭旅游需求的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①家庭纯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降低,旅游恩格尔系数上升,消费多样性增大,均会促进旅游需求增长。消费结构升级通过消费需求作用于消费数量、消费层次和消费多样性的升级,进而促进居民的旅游需求增长。②除河北、吉林、贵州,消费结构升级对各省份的旅游需求增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③消费结构升级对东、中、西地区的旅游需求增长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就促进效应的大小来说,东部最强、中部其次、西部最弱。(4)房价上涨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结构升级。2014年,受房价上涨影响,我国整体以及东中西地区城镇家庭的消费结构升级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停滞甚至倒退。家庭纯收入几乎没有明显增长,且出现了恩格尔系数上升、旅游恩格尔系数下降、消费多样性减小的现象,经济发达地区受影响更加严重。从2016、2018年的形势来看,我国城镇家庭的消费结构开始重新步入升级通道中。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一是在理论方面,本研究区别于以往的从个体角度的分析,以家庭为单位研究消费结构升级对旅游需求的影响,定性分析了消费结构升级和旅游需求之间的理论关系,定量探究了消费结构升级对居民家庭旅游需求的影响程度,丰富了旅游与消费结构升级的研究内容。二是在在实践方面,研究中国不同空间尺度消费结构升级和旅游需求的变化情况,能更好的认识居民的需求现状,为相关旅游地、旅游企业制定旅游发展策略提供了实证研究案例。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消费的转型升级,旅游大消费时代已然到来,乡村成为城市居民热衷的消费场所,乡村旅游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热点”。乡村旅游者是乡村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旅游者拥有较强的乡村旅游行为意向时,其更可能产生实际的出游行为或推荐他人参与乡村旅游。因此,深入识别和理解乡村旅游者行为意向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休闲经济时代和大消费时代的到来,旅游活动内容发生改变,旅游
学位
学位
伊沙是当代诗坛的优秀诗人。20世纪90年代,伊沙带着具有解构、反讽等鲜明特征的口语诗进入诗坛,接续了第三代诗人的口语诗特点,开始了他备受争议的诗歌创作。直至今天,关于伊沙诗歌的争论依旧不断。但是从新诗近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伊沙诗歌以幽默的语言对传统诗歌中的陈规旧习做出了抨击和解构,后来提出的“事实的诗意”的诗学观点又为口语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本文将试图梳理伊沙诗歌创作的历程,并将他的创作
学位
平台型治理因通过联结多边公共平台,从而促进多主体协作创新与合作共治而备受关注。然而,平台型治理较为关注多边公共平台的网络整合,而忽视整合后组织结构调适和运行机制创新,高效协同治理的实践效能不彰。基于“小河网驿”公共平台的深度考察,挖掘数字化协同的新模式及其运行逻辑。可见,数字化协同通过价值引导、功能协调、政策反馈、考评监督等方式,突破了平台型治理的既有局限,推动了治理价值的共识重塑、治理主体的跨组
期刊
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操控取向,加之技术理性树立权威的助推效应,使之在现代社会已然具备公共权力的形态,并以此规制社会。技术权力深入至社会权利的内在层面,引发了主体规训、弱势排斥、价值侵蚀等复杂效应。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典范的ChatGPT的出现,意味着在应用领域深度扩展的同时,技术权力将对人类社会产生“狂飙”叠加式的冲击,强制性排斥、致暗性操作、误导性分析及竞争性阻隔所产生的是人类社会权利机会的缺失、主体责
期刊
学位
学位
合作性读写一体化(CIRC)作为合作学习的一种,已经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倡导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作为常规教学方法的补充,本文将以合作性读写一体化作为新教学方法,旨在探索该教学方法是否对促进高中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影响。本文的研究问题如下:1)CIRC模式在多大程度上
学位
为研究高速公路高渗透乳化沥青透层施工技术,结合实际工程,对高渗透乳化沥青性能进行阐述,根据项目特征重点对透层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分析,从施工准备、清扫基层表面、洒布透层沥青、检测验收及封闭交通、注意事项等环节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价。
期刊
国家治理的目标往往具有多元与冲突的特征,如何协调和实现冲突性目标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实践问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等与短期经济增长存在潜在冲突的目标,中央通过以强问责为导向、以绩效“达标”为免责标准的政绩考核,促使地方开展非经济领域治理的“达标锦标赛”。与具有强激励特征的“晋升锦标赛”不同,“达标锦标赛”要求地方必须达到治理绩效底线,具有“强压力—弱激励”特征。地方面对“达标”约束下的“晋升”机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