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鳞癌中NRN1基因甲基化对DNA损伤修复的影响及干预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uizui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食管鳞癌的发病率为恶性肿瘤的第七位,其死亡率为恶性肿瘤的第六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由于缺乏早期诊断的分子标记物,发现时多处于晚期,其5年生存率仅为15-20%左右。食管鳞癌的发生具有地区聚集的特点,尤其是在河南省、山西省和河北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呈现明显高发趋势。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发现DNA损伤修复(DDR)系统的功能失活在许多肿瘤中频繁发生,可达40-50%。Wnt、PI3K和NF-κB等信号通路都可能参与DDR。进展期肿瘤的治疗目前以放化疗、免疫治疗和针对癌基因激活性突变的分子靶向治疗为主。对于功能缺失的突变或表观遗传异常导致的功能缺失,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以应用PARP抑制剂杀伤BRCA1/2突变细胞的“协同致死”治疗的成功,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机遇。与遗传学相比,表观遗传学的改变与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大量的癌症基因组的研究表明,食管癌缺乏热点突变。在食管癌中,许多抑癌基因频繁发生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改变而表达沉默,但是其目前临床应用上缺乏针对基因功能缺失的治疗措施。表观遗传调控能够参与“二次打击”事件,是对Knudson“二次打击”学说的补充。基于“协同致死”原理和表观遗传调控参与“二次打击”的机制,以表观遗传异常为基础的“协同致死”治疗策略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NRN1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6q25.1,其在乳腺癌中频繁发生甲基化,其表达受甲基化调控。NRN1基因在神经发育过程中参与PI3K信号通路。本研究将对NRN1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观遗传调控和功能机制进行研究,同时探讨其甲基化作为“协同致死”治疗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我们使用了8种食管鳞癌细胞系,通过RT-PCR、MSP和BSSQ的技术检测并验证了NRN1基因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甲基化改变。通过对1012例食管鳞癌组织进行了MSP检测和临床因素相关性分析,同时分析了NRN1基因甲基化与583例有随访资料的病例的预后关系。通过IHC的方法检测了96对食管鳞癌组织切片的NRN1表达水平,进一步验证NRN1基因的表达与甲基化的关系。然后使用慢病毒感染构建NRN1基因高表达和si RNA技术构建NRN1基因敲降的细胞模型。用细胞增殖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周期和凋亡实验和裸鼠成瘤等实验验证了NRN1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功能和“协同致死”的作用机制,同时用Western Blot实验和裸鼠成瘤体内加药实验进行了验证。使用统计软件SPSS来分析实验数据。结果通过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检测发现KYSE30、KYSE150和KYSE510细胞中NRN1基因受到启动子区的甲基化修饰而表达沉默;KYSE70、KYSE140、KYSE180和KYSE450细胞中NRN1基因表达正常,启动子区均未发生甲基化改变;而在细胞KYSE410中NRN1基因发生部分甲基化改变,其表达降低。BSSQ测序实验验证了NRN1基因在食管鳞癌细胞中启动子区发生了甲基化而表达沉默。在1012例食管鳞癌组织中,NRN1基因发生甲基化的概率为50.4%(510/1012)。NRN1基因的甲基化改变与患者的年龄(p<0.01)、TNM分期(p<0.001)、分化程度(p<0.001)、肿瘤大小(p<0.01)和饮酒(p<0.05)明显相关,与患者的性别、淋巴结转移和吸烟无明显相关性(p>0.05)。通过对583例有5年随访信息的患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NRN1甲基化改变是食管鳞癌较差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对96对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发现,48例的癌组织中NRN1的表达降低或缺失,其中44例是MSP检测显示发生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再次证明了NRN1基因沉默与启动子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相关(p<0.01)。选择NRN1不表达的KYSE30和KYSE150构建NRN1基因稳转细胞模型,选择NRN1高表达的KYSE450细胞株构建NRN1基因敲降细胞株模型。NRN1基因高表达能明显抑制KYSE30、KYSE150和KYSE450细胞增殖和克隆性形成,抑制细胞的侵袭和迁移,NRN1基因的高表达能诱导细胞的凋亡和G1/S期阻滞。NRN1基因可以抑制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在裸鼠体内的成瘤能力。NRN1基因可以抑制体内和体外的食管鳞癌中的PI3K信号通路的传导。通过MTT实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和体内用药发现同时使用PI3K抑制剂和ATR抑制剂可以增加NRN1基因甲基化的食管鳞癌细胞毒性,比分别单独使用两种药物效果更好。结论NRN1基因在食管鳞癌中发生频繁的甲基化,是食管鳞癌较差的独立预后因素。在食管鳞癌中,NRN1基因是抑癌基因。NRN1基因可以在体内和体外可以抑制PI3K信号通路。NRN1基因甲基化是PI3K抑制剂和ATR抑制剂的“协同致死”治疗的标记物。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黏液纤毛清除系统(MCC)是呼吸道防御各种吸入性病原微粒的第一道防线,纤毛上皮细胞和分泌细胞是构成MCC的两大主要成分,其中能够运动的纤毛是MCC的主要动力来源,对于维持该防御功能完整性具有关键意义。鼻炎、鼻窦炎、Kartagener综合征、囊性纤维化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众多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均与纤毛功能密切相关,在这些疾病中,原发或继发的纤毛运动功能障碍会丧失有效的黏液驱动力,使病原体
学位
研究目的和背景: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其中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临床上引起AKI的常见原因。在生物体内,90%以上的氧分子在线粒体中被消耗,一方面参与产生ATP维持细胞生理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氧自由基造成细胞损伤并导致疾病。近年来研究显示,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自噬,炎症等与AK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一种确定的可治愈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移植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非复发死亡(non-relapse mortalit y,NRM)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GVHD(acute graft-versus
学位
目的:骶髂关节骨髓水肿可反映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病变具有活动性,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骨髓水肿敏感。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DWI技术判断活动性和非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可重复性。对象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经风湿科医生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39例患者的MRI及临床资料,根据BASDAI、ESR、CRP情况,
学位
第一部分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第二致病因子研究在非综合征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聋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是一种被广泛认识的疾病,以前庭水管扩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为其特征性表现。该病在耳聋人群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可占儿童SNHL的5~15%。本课题借助多层次研究,
学位
目的1.CX3CL1(趋化因子CX3C的配体1)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包装和鉴定。2.构建SD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检测注射BMSCs、被p LVX-sh RNA2-CX3CL1慢病毒感染的BMSCs和生理盐水这三组大鼠脑卒中缺血区促炎型(Iba+TNF-α+)及抗炎型的小胶质细胞(Iba+CD206+)。3.明确移植的BMSCs可否逆转抗炎型、促炎型小胶质细胞在脑卒中缺血区的分
学位
研究目的:构建区分表现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 nodules,GGO)的良性病变和早期肺腺癌病变、肺腺癌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病变、不同病理亚型的浸润性腺癌病变以及不同驱动基因突变状态肺腺癌病变的影像组学模型,并同临床和影像学参数模型及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定量参数模型进行比较,来探讨影像组学模型在上述方面的诊断效能和
学位
目的研究外周血标志物肺免疫预后指数(lung immune prognostic index,LIPI)、基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及其前后变化与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疗效及预后的关系,为筛选实体瘤免疫治疗获益人群,提高PD-1抑制剂治疗实体瘤的疗效提供优化策略。方法1.第
学位
微波消融治疗肝内良恶性病灶的疗效已被医师和患者广泛认可,尤其因具有微创、保留更多肝脏组织、激活免疫反应等优势,成为肝内恶性病变综合治疗中的重要一环。但是围绕整个治疗过程,医师经验和技术对治疗技术有效率和患者预后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我们关注损毁范围内病灶残骸的特征影像学表现和消融损毁范围的预测,希望通过图像配准的方法,提供消融后病灶残骸图像表现的证据;训练深度学习模型改进现有术前规划消融范围模型,提
学位
背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老年患者围术期常见的脑功能相关并发症。除年龄为独立危险因素外,麻醉药物也是影响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目前丙泊酚是最常用的静脉麻醉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检查、短小手术。但是对于高龄患者,由于疾病需要进行多次的检查与治疗,这样老龄患者会面临多次静脉麻醉。既往研究相继报道了丙泊酚对认知的保护作用,但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