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在淡水产品中的富集与转化规律研究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353525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砷(As)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类金属元素,具有致癌性。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已造成了水体的As污染。淡水贝类和鱼类对As有很强的富集作用,As又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进而淡水产品的As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水生生物可以吸收环境中的As并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造成鱼体内的As形态差异较大,以往对海产品研究较多,对淡水产品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研究了淡水产品对As的富集机制及转化,为淡水产品食用风险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1)环境淡水贝类中的砷及砷形态选取受采矿污染典型的湘江作为研究水域,采集贝类(大沼螺)进行总砷(total arsenic,t As)研究,发现大沼螺中的t As浓度为9.934±7.173 mg·kg-1干重(dw),湘江流域贝类As污染明显高于其他水体。食用、非食用和整体大沼螺的t As浓度分别为2.802~6.956 mg·kg-1 dw、6.715~28.814 mg·kg-1 dw和4.758~17.117mg·kg-1 dw,大沼螺可食部分的t As浓度显著低于非食部分。通过As形态分析,发现大沼螺中的As B和As(V)浓度较高,As C、DMA和MMA浓度较低,可食用部分As B比例为23.6%~43.0%,非食用部分As B的比例为5.6%~31.7%,远低于在海洋鱼类和海洋贝类中报道的As B比例。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可食部分和非可食部分的As(V)和As(III)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在大沼螺中As(V)转化为了As(III)。食用部分中的DMA和As B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在贝类肌肉中发生了DMA向As B的转化。通过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大沼螺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价值(THQ)为0.31,THQ值低于1,表明对消费者没有造成非致癌健康风险;潜在致癌健康风险(CR)值为1.40×10-4,可接受的CR值介于1×10-6~1×10-4,表明持续食用大沼螺会对当地消费者造成相当大的潜在致癌健康风险。(2)砷在淡水鱼类的富集转化通过设计室内无机砷暴露实验,讨论暴露时间和暴露浓度对底栖鱼鲤鱼体内总砷和砷形态的影响。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会造成明显的砷富集现象,暴露于As(III)时鱼肉中的总砷浓度随时间递增,肝脏和鱼鳃中总砷浓度随时间先增加后减少;暴露于As(V)时鱼肉和肝脏中的总砷浓度随时间先增加后减少,鱼鳃中的总砷浓度随时间递增。鲤鱼的鱼肉、肝脏和鱼鳃中As B的浓度随暴露时间递增,将无机砷转化为几乎无毒的As B储存在体内。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鲤鱼各组织中不同砷形态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转化,包括无机砷的氧化还原反应,无机砷的甲基化过程和DMA向As B的转化。在不同暴露浓度上,发现鲤鱼的鱼肉、肝脏和鱼鳃组织中总砷浓度会随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说明鲤鱼对总砷富集具有剂量依赖性。通过无机砷富集系数的计算,发现鱼肉、肝脏和鱼鳃组织在As(III)暴露时各砷形态的富集系数会因水中溶解态As(III)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在As(V)暴露时各砷形态的富集系数会因水中溶解态As(V)浓度的升高而升高。(3)不同暴露途径对淡水鱼类砷的富集转化的影响通过设计室内无机砷暴露实验,讨论了不同暴露路径、不同组织富集差异的机制、净化规律和转化四个方面对底栖鱼鲫鱼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暴露路径的研究,发现水相暴露导致鲫鱼的总砷积累远高于食物相暴露,说明水体砷污染比食物砷污染对鱼体造成的威胁更大。不同组织的总砷富集规律具有差异,鱼鳃中总砷浓度随时间增加;背部肌肉中总砷浓度略高于腹部肌肉;肝脏中,As(III)暴露后总砷浓度在第30天显著增加,而As(V)暴露后总砷浓度在第30天却显著减少;肾脏中总砷浓度随时间先增加后减少;鱼肠中总砷浓度在无机砷暴露的第1天显著升高,在第3天显著降低,后期表现为总砷浓度随时间先增加后降低;鱼皮中变化趋势与鱼肠相似。通过氧化应激实验进一步讨论砷富集的机制,鱼鳃直接暴露于含砷水体中,难以启动抗氧化酶策略对抗无机砷入侵;肝脏中谷胱甘肽(GSH)浓度与总砷浓度显著正相关,在As(III)暴露中随时间递减,而在As(V)暴露中随时间递增,说明不同砷暴露形态导致肝脏产生不同的氧化应激反应;肾脏能通过调节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抵抗环境浓度的无机砷暴露所造成的氧化压力。通过对暴露无机砷的鲫鱼再净化后,发现其体内的总砷浓度均能够恢复到初始无机砷暴露时的浓度甚至对照组的浓度,说明淡水鲫鱼具有很强的自净能力。通过对砷形态分布的研究,无机砷暴露30天后发现鲫鱼肌肉、肝脏、肾脏和鱼肠中主要砷形态为As B,肌肉中As B约占85%,肝脏中As B约占76%,肾脏中As B约占89%,但鱼鳃中主要砷形态是As(V)(约占62%)。
其他文献
超级电容器由于其功率密度高、温度特性好以及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已成为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但仍存在着能量密度低,造价高昂等缺点,限制了其大规模商业化使用前景。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因其理论比容量高、氧化还原反应活性高、价格低廉等优点,成为了超级电容器研究的热点电极材料。然而,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存在着倍率性能差、循环稳定性低等缺点,严重影响了其在超级电容器的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采用与导电基质复合、微观
学位
快速城市化的平原城市河网水动力条件不足,导致河网自净能力差,污染严重,进一步导致了河流物种多样性的丧失,阻碍城市河流中鱼类等生物生境恢复。提升可控的水动力条件是平原城市河网生态修复的有效手段之一,建立生态模型对生境恢复潜力进行定量表征可为水质水动力提升后平原城市河网生态恢复效应的研究提供借鉴建议,对平原地区城市河流水环境深化改善以及生境恢复潜力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中国典型平原
学位
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的交流逐渐摆脱了单模态的桎梏,通过多模态之间的协同交互来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多模态交互手段的推广,也激发了更多学术界对于多模态研究的关注,而多模态隐喻研究正是多模态语篇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相互交织,产生的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从多模态机器学习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基于双线性池化的多模态隐喻识别模型。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多模态隐喻数据集,包含文本和图片两个模态,并且包含多种数据来源
学位
异常检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个实体之间的复杂交互在社交网络中广泛存在,可以反映出特定的人类行为模式。通过关注这些这些复杂交互关系,有助于检测社交网络中的异常节点。然而,由于现有的图学习方法缺乏一种有效的机制来利用这些复杂的交互关系去检测异常,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两种新的社交网络异常节点检测算法。针对社交网络异常节点检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
学位
随着物联网需求增加及Wi-Fi普及,基于Wi-Fi的人体行为识别(Human Activity Recognition,HAR)在智能家居等领域兴起。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对识别微变化敏感,但同时受人行为和环境影响,环境改变使数据分布不同,导致系统性能下降。为减少数据再采集和模型重训练等繁重工作,本文探寻行为相关的不变特征,设计一种环境无关的自适
学位
超级电容器是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其功率密度远高于电池,被广泛应用于需要极快速充放电的场景。为了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采用具有高理论比容量的电池型电极材料曾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策略,然而低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成为了其研究的主要障碍。本论文以具有高理论比容量的镍基及钴基电池型电极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材料微观形貌结构、优化材料组成、离子掺杂等手段,获得了具有高循环稳定性和高
学位
受实时计算密集型移动应用程序处理需求不断增长的激励,移动边缘计算通过覆及网络边缘的计算资源,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计算范例。然而,如何在动态网络环境下进行移动边缘计算资源分布式管理,仍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难题。本文将基于无人机协助移动边缘计算网络,对同时实现高效异构用户设备计算卸载,最优边缘服务器选址和无人机轨迹优化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针对无人机协助移动边缘计算网络中的动态计算卸载和服务器部署问题,本文
学位
随机占优可以度量两个随机变量分布的大小,是决策理论和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二阶随机占优由Dentcheva和Ruszczy(?)ski于2003年首次作为约束引入优化问题,作为一种风险厌恶决策模型,其在经济、金融、保险、投资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约束的非光滑性和半无限性给二阶随机占优约束优化问题的求解带来了理论分析和计算上的困难。本文从数值优化算法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提出
学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概率统计和随机过程为基础的随机规划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求解该问题的大部分方法需要用到可行集上的投影信息,然而它可能会难以计算甚至不能计算.因此,本文我们考虑约束随机优化问题的一系列无投影Frank-Wolfe算法.首先,我们提出小批次的随机无梯度Frank-Wolfe算法来求解凸设置下的随机优化问题及其复合变体,并在梯度H¨older连续的条件下证明出算法的几乎必然收敛性质.
学位
砷(As)污染是当前我国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作为一种类重金属,砷具有高毒性、致癌性等特征。砷在水体中通常以无机砷[As(Ⅲ)和As(Ⅴ)]两种形态存在,As(Ⅲ)比As(Ⅴ)毒性强且更难以去除。吸附法以操作简易、经济、高效且吸附剂可循环再生利用的优点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水处理技术之一。吸附剂是吸附法的核心,单组分吸附剂是一类广泛应用的吸附除砷材料,但存在同步去除As(Ⅲ)和As(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