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坳陷牛驼镇凸起区域地温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SIN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驼镇凸起位于冀中坳陷北部,凸起区构造运动活跃,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地热资源具有埋藏浅、分布广、温度高、水资源丰富等特点,是冀中平原上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但该区地热地质构造复杂,在以往的地热资源利用过程中,造成了地热能源的浪费以及地质生态环境被破坏等问题,因此,查明研究区地热地质构造、地温场特征以及地温场影响因素对于更合理、科学、高效、持久的开采研究区地热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以牛驼镇凸起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地热钻井测温、资料收集、野外现场调查、水化学分析测试、同位素技术、三维地质体建模等方法,对牛驼镇凸起区域进行了热储特征、构造特征、地温场的空间展布特征、地热水化学特征以及地温场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研究区地温场的平面展布与基岩起伏一致,高地温梯度值以及大地热流分布在牛驼镇凸起轴部,由凸起轴部向两侧及两端逐渐变低,区内大地热流值的分布范围在54.5~96m W/m~2,新生界地温梯度值在5.0~12.61℃/100m,盖层平均地温梯度值为4.9℃/100 m,基岩热储层平均地温梯度值为2.7℃/100 m。(2)根据研究区水样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数据分析,研究区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主要有两种,分别为Cl―Na型水和Cl·HCO3―Na型水,第四系冷水主要HCO3―Na·Ca型水和HCO3―Ca·Mg型水;研究区地下热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补给区位于西北部和北部燕山山脉高程700~1650m范围内的古生界和中上元古界地层裸露区,地热水14C年龄在1.2~3.4万年之间。(3)研究区地温场影响因素。影响牛驼镇凸起区域地温场的主要因素有:热源、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活动。热源主要包括上地幔热以及岩石中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二者共同为研究区提供了热背景;构造主要在控制基岩展布形态和导热导水断层裂两个方面影响地温场分布;影响地温场特征的地层岩性主要为热储盖层组合以及岩石热导率两个方面;地下水活动作为热的良好载体,影响深部热的传导和分配。
其他文献
随着油气勘探难度的日益增加,埕北断阶带的油气勘探逐渐转向规模优质储层的落实。研究区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认识程度较低,砂体分布特征需进一步深化。本论文以埕北断阶带沙二段为研究目的层,运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遵循“源—渠—汇”的研究思路,开展砂体分布及其控制模式研究,指导研究区中有利勘探区带预测。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将研究区沙二段划分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10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为
学位
为了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规范下更好地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改革,分析工程教育认证、STEM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中的现状,提出工程教育认证与STEM教育理念融合的方法,并以计算机专业机器学习实践教学为案例,阐述教学模式改革路径、具体实施方案等,最后说明实践教学改革效果。
期刊
孤岛油田是我国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典型的河流相大型整装油气田。近五十年的开发生产调整后,孤岛油田已步入特高含水期,地下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极为复杂,控制剩余油分布的地质体单元规模越来越小,特高含水期深入开发要求剩余油分布研究越来越精细。因此,对研究区开展曲流河点坝内部构型表征及夹层分布预测的研究,对孤岛油田后期预测剩余油分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及动态资料进行取心井构型单元及夹层成因类
学位
目的:本研究以“态靶因果”为理论依据,以胰岛素抵抗作为靶点,探讨寒热错杂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及半夏泻心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0名受试者,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组),治疗组(半夏泻心汤联合达英-35组、二甲双胍组),两组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首先,在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年龄、BMI、患病时长、月经情况评分;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月经情况、BMI、
学位
热导率是岩石最重要的热物理参数之一,对沉积盆地热状态及其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仍然缺乏对岩石的热导率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岩石热导率与岩石矿物组分、结构构造等内部因素以及温度、压力等外部因素的定量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本文选择了三大岩石类型中的139件样品利用瞬态平面热源法测量了室温(25℃)下的热导率,选择了28件样品进行了在25℃、50℃、100℃、150℃、200℃、250℃、300℃下
学位
随着辽河坳陷油气勘探逐渐由斜坡区向深洼区拓展,勘探发现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厚度大、砂体类型多样并且多被深湖烃源岩包裹,具有形成岩性油气藏的优势条件。但由于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处于陆相断陷湖盆演化阶段,其中深洼区盘山洼陷构造活动强烈、物源方向多变、沉积体系复杂,严重制约了沙河街组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本文以辽河西部凹陷盘山洼陷沙三段为研究对象,依据层序地层学、构造沉积学和地震沉积学等理论和技
学位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加味黄芪汤对气虚型慢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加味黄芪汤对于气虚型慢性便秘患者血清5-HT、粪便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初步了解加味黄芪汤作用机制。方法:筛选2020年12月-2021年10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0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及门诊,将诊断为气虚型慢性便秘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研究组给予加味黄芪汤颗粒制剂联合枸
学位
本文综合应用钻井地质、油气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方法,通过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以及油气组分、生物标志物、同位素分析和包裹体显微测试等方面探讨了BZ19-6潜山凝析气藏的油气成因与来源及充注历史。研究表明:(1)渤中19-6潜山被两个生烃洼陷包围,发育东营组和沙河街组烃源岩,其中东营组三段、沙河街组一段和三段为优质烃源岩,平均TOC含量大于2%,有机质类型为腐殖和腐泥混合型。现今东营组烃源岩已进入生油阶
学位
目的:系统化总结并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验证戴恩来教授诊治慢性肾衰竭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方法:(1)跟师学习:通过门诊跟师学习、课堂学习、组会讨论、专题讲座、文章著作等方式归纳整理戴恩来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2)数据挖掘:借助现代数据挖掘技术,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归纳总结戴恩来教授诊治慢性肾衰竭的组方用药规律,验证理论认识与临床用药规律的一致性
学位
四川盆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其热体制的认知对于研究整个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烃源岩演化以及油气生成运移意义重大。本文从岩石热物性的基础资料入手整理总结了四川盆地的地层的热导率和生热率,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热流、岩性分布等资料绘制了四川盆地现今地温场以及现今热岩石圈厚度。利用镜质体反射率对四川盆地典型井进行古地温梯度法和古热流法的剥蚀量恢复,并据此绘制了四川盆地白垩纪剥蚀量等值线图、温度场以及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