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形势的变化,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生源学生占有率越来越高。农村贫困大学生是当前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影响力较大的特殊群体,贫困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就业也带来了较多负面影响。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然而,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这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却暴露出不少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当前高校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政策效应,是摆在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现实课题和重要任务。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我国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出台背景、目的与意义,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助学贷款问题的研究现状,简要说明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内容结构以及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公共选择理论、信息经济理论、成本分担及补偿理论等与大学助学贷款运作机制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力求将相关理论作为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实证分析的出发点。第三部分为我国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运作的现状,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和开展必要的访谈,掌握了农村贫困生大学生的成因、分类、学生资助情况、资助政策的实施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了我国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主要运作模式。第四部分为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主体行为特征的实证分析,对政府、金融机构、学校以及其它与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密切相关的主体行为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农村贫困难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第五部分为国外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运作机制的经验借鉴,主要对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国家助学贷款模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考察,并从中找出了对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运作机制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最后一部分为完善我国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运作机制的对策研究,强调基于助学贷款的公益功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着眼于提高助学贷款效率,强化金融机构制度创新;发挥学校桥梁功能,构建助学贷款安全保障机制;发挥非正式制度安排功效,构建良好社会信用环境。本文的研究创新点,一是研究发现现行国家助学贷款模式比较单一,还款方式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国家助学贷款与其它保障农村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配套政策未形成有机整体,制约了国家助学贷款作用的有效发挥;二是具体考察了农村贫困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相关主体行为特征,发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缺乏有效信用约束的制度环境,银行面临难以有效收回政策性贷款的本金而贷款对象缺乏按期还款的能力与动机的困境;三是提出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安排应强化助学贷款的公益功能,重点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针对有关主体行为特征强化相关制度安排的激励与约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