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纳木错2005-2014年非冻结期的蒸发估算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dui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湖泊水位是全球变化的指示器。水面蒸发是高原湖泊水量平衡的重要环节。高原自然环境恶劣,蒸发实地观测困难,因此水面蒸发模型的应用在高原地区十分重要。目前使用的水面蒸发模型主要有五类,分别为:Dalton模型、温度-辐射模型、组合模型、温度-日照时长模型和温度模型。本文基于青藏高原纳木错湖面2012-2014年日尺度气象观测数据,运用五类水面蒸发模型中的9种经验计算式来估算湖面蒸发量,并与涡动相关实测值进行对比,从而验证各公式的估算结果,进而优化各公式的系数,然后选择适合的水面蒸发公式来估算纳木错2005-2014年非冻结期(5-11月)的蒸发量。主要结论如下:  系数优化后的水面蒸发估算公式除温度模型外,拟合程度均较高。Dalton模型采用日尺度数据估算,拟合精度最高,但其所需参数多,不利于模型公式的推广使用。温度-辐射模型采用月尺度数据估算,所需参数少,估算精度能达到较高水平,是经济简便的水面蒸发估算方法。  纳木错气象因子在季风期和非季风期的差异较大,对蒸发影响程度的差异也较大,因而分季风期和非季风期来优化水面蒸发公式的系数并估算纳木错的蒸发。  纳木错2005-2014年非冻结期(5-11月)的日均蒸发量为2.8mm,波动范围为0.6-8.0 mm。月均蒸发量为87衄,波动范围为78-106mm。非冻结期总蒸发量的10年平均值为608.7mm,波动范围为564.7-662.5 mm,2005-2006年上升幅度较大,2006-2014年出现波动下降趋势,年均下降率为7.9 mmy-1。  纳木错2005-2014年非冻结期(5-11月)蒸发的年内差异明显,其中5-8月份变化和缓,主要受气温和湖气水汽压差的影响;8-10月份呈不断增加趋势,主要受风速和湖气水汽压差的影响;10-11月份逐渐下降,主要受风速和湖气水汽压差的影响。十年非冻结期总蒸发在2005-2006年上升幅度较大,与气温和太阳总辐射变化有关。2006-2014年总蒸发呈现的波动下降趋势主要是受风速和湖气水汽压差的影响。
其他文献
青藏高原拥有世界上除极区外最大的冰川面积,同时也是最大的高原湖区,拥有大量冰川补给的湖泊,其脆弱的冰川和高山湖泊生态系统是全球变化敏感的指示器。冰雪、径流和湖泊中微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也在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在城市规模扩张过程中,出现了一单位双园区甚至多园区用地的现象,这种城市微观土地利用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带
土壤侵蚀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从雨滴降落到地面开始,土壤侵蚀随即发生,并由溅蚀逐渐发展为片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等。在雨滴冲击作用下,土壤因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教学理论等都有了重大变革。在初中数学教育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使教学环境得到改善,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更为重要的就是可以使教学重点与难点得到有效的突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是教学素质教育的创新,它不但能使教学达到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效果,更能为教师提供方便,将课堂教学课程进行优化,
蒸散发是地表与大气之间能量转换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陆地表层水循环过程中最难估算的分量。遥感可以提供与地表蒸散密切相关的参数,替代点上的蒸发测量,实现大范围地表能量
“报网融合”是传媒界的一个老话题,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已经被人们津津乐道。但近几年,在新技术、新平台不断涌现的背景下,这四个字似乎很少提及。其实,“报网互动”还有
<正>动画毕业设计的关键词与成败反思王可越Wang Keyue十几年来,动画专业毕业创作一直是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骄傲。每年四十余部学生作品特色鲜明、风格多样,连
在GIS中,数据至关重要。三维数据由于精确记录了物体表面的几何信息以及物体在空间的三维信息,近几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激光扫描是一种获取三维空间数据的高新技术,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弱的少数几个地区之一,成为探索不同环境模式下积雪对植被影响的理想场所。本研究利用水文年2005~2014重建的每日积雪数据TAI和2005~201
大气气溶胶作为影响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重视,是当今国际科学界的热门研究话题。大气气溶胶作为辐射强迫因子来影响气候变化,但目前缺乏全球范